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14768700000076

第76章 对娘家生活的挥别——“回门”的意义

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寓意深刻,不仅向父母展示了新婚的状态,更具有向过去无忧无虑的娘家少女生活挥别的含义。

新娘回门是别具意义的:过去姑娘深居闺阁,从未离开过父母,一出嫁必然会十分想念父母,回门看望二老乃是人之常情,同时也表达了“成家不忘娘”的含义。而新婿随同前去拜见岳父岳母,这也就意味着新婿去拜谢岳父、岳母,不仅能借以沟通两家人之间的感情,还向他们表达了感激之情。同时,二人同去还能展示夫妻间的甜蜜恩爱,幸福和睦。

回门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把“回门礼”看成是短期的“从妻居”或象征性的“从妻居”形式。从夫居的婚姻居处形式是从人类最初的从妻居长期演变而来的,在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从妻居婚姻和从夫居婚姻的交替形态必然会存在一段时间。女性的权力并没有完全丧失,男人们也可能用比较缓和的方式来解决婚姻的居处矛盾。于是,就会出现允许妻子短期居住在娘家的情况。只不过,随着父权制的日渐兴盛,这种居住娘家的期限被压缩得越来越短,以致最后仅存在着象征性的礼仪了。

回门礼对于出嫁女子来说也有着现实意义。女子出嫁是进入一个新的家庭环境生活的开始,自然存在众多不适应,因而在各地皆有新婚之后回门的习俗,以便使新娘对这种新的生活环境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也使新郎有一个拜见女家亲属的机会。由于各地回门风俗不一,从而使这种习俗成为婚俗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并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她们婚前属于父母,婚后就属于夫家。婚礼其实就可以看做她们归属权从娘家到夫家的过渡仪式。“归宁”,从表面来看是指婚后新娘向父母报平安,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即:从此以后,她的生命已经和夫家不可分割了,同时也不能日日待在父母身边报养育之恩了,之后就要侍奉公婆,请父母也不要再挂念。

所以,“归宁”可以看做是女子同父母的正式告别,几乎绝大多数地方都认为回门即告婚礼结束。回门虽然代表了婚礼的正式结束,但由于男女双方处在联姻之初,尚需要加强往来,以帮助沟通两家的关系,也为初为人妇的新娘创造一个逐渐适应婆家生活的时段,但是,在封建社会中,从此以后,妇人便不能轻易回娘家了,除非父母发出邀请,或得到公婆、丈夫的批准,而且一般情况下,应该由丈夫陪同前往,否则会被视为失礼。有些女子婚后还要举家外迁,在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这也可能致使她和娘家的联系完全中断。从悲观的角度来看,回门礼可能是她生命中最后一次与亲人相见了,所以无论对于新娘本人还是她的家人,自然都会珍视这次难得的相聚机会。

新娘为人妇之后,就会受到“三纲五常”等封建宗法制度的限制和约束,同时她也将开始承担相夫教子的家庭责任,也就是说,她将告别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了。

延伸阅读

江南一带的“回门”习俗

自古以来,江苏一些地区就有新婚夫妇同男家亲属一同去女家会亲的习俗。当新婿和亲属到达女家时,女家派人在门前迎接,进入厅堂,地铺红毡,双方亲人在红毡上互行跪拜礼。然后主人献上以桂圆、红枣、莲子泡制的“小三道茶”,婿家客人作揖答谢。茶毕,继而献上“大三道茶”,即茶点、汤圆、蛋饺。正餐主人设盛宴招待客人和宾朋。浙江地区新婿到达岳家,即由岳家派人引见拜会各亲族和宾朋,俗称“认亲”,然后设宴畅怀,富有人家还会请戏班子演堂会。有些地方新婿到达岳家还有“郎”习俗,即如同闹新房时戏新娘一样逗新婿。尽管各地回门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项是基本相同的,即新娘在回门的当天必须返回婆家,不在娘家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