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32

第32章 忍得一时之气,才做得人上之人

原文: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译文:发觉被人欺骗不要立刻说出来,受人侮辱也不要立刻生气,一个人有吃亏忍辱的胸襟,在人生旅途上自然有无穷妙处,对前途事业也一生受用不尽。

生活中离不开忍,英雄等待出头之日,而要忍,别人打你耳光需要忍,甚至连夫妻生活也需要忍。忍中具有道德、智能,忍中具有真善美。在忍中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所以,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忍,都要学会忍。

那么,怎样去忍呢?答案就是学会弯曲的做人艺术。山路十八弯,水路十八盘,人生之路也必定充满了荆棘坎坷,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人生旅途上不仅要有挑战困难的决心,更应具有一颗学会弯曲的心。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张飞闻讯,悲痛欲绝,严令三军赶制孝衣,为关羽戴孝,逼得手下将官无奈,最后铤而走险,将其刺杀。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举兵伐吴。

诸葛亮、赵云等人苦苦相谏,都无济于事。这时的刘备已完全失去了理智。结果被吴将陆逊一把火烧得溃不成军,数万军士丧生,刘备本人带着残兵败将退归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呜呼。蜀军从此一蹶不振了。魏大臣司马懿多谋善变,遇事极为冷静,从不为自己的情绪左右。一次,诸葛亮出兵伐魏,进军至五丈原。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筑垒抵御。当时,蜀国大军出动,粮草有限,利在速战,司马懿则坚守不出,以待时机。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诸葛亮心生一计,派人给他送去了妇女的服饰,以侮辱他。讽刺他胆小如女人。

但他看到后只是佯装恼怒,却始终按兵不动。诸葛亮也就没有办法了。最后,诸葛亮看同魏军 长期相持,难以取胜,心力交瘁,加之过度操劳,病死在了五丈原军营中,蜀军只好退走。

做人能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境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身受不白之冤的人被关在同一所监狱。一个看到的是窗口外明亮的星星,而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四周的高墙。看到星星的人甘于默默忍受困苦,而看到高墙的人终因承受不了外来的流言蜚语,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上吊了。10年后,案件水落石出,真相大白,那个看到星星的人被洗掉了冤屈,重获了自由。可叹的是另一个悲观的人却早已命归黄泉。可见,生活中糊涂一些,懂得弯曲,也不失为大丈夫。这种弯曲不是见风使舵,不是奴颜婢膝,不是昧上欺下,相反,它是另一种意义的人格和超脱。

懂得弯曲,是为了不折断正直。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理智。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弯曲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的海阔天空;是为了让生命锻炼得更坚强。

生活中,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否则,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身边的人也累。而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

喜怒不形于色,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忍得一时之气,才做得人上之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正如洪应明的观点,在遇到被人欺骗侮辱时,要审时度势,不动声色,不吃眼前亏,才能保存自己,以谋他日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