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35

第35章 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原文: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工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译文:要有跟人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可有跟人共享功劳的念头,因为共享功劳彼此就会互相猜疑;可以有跟人共患难的胸襟,不可以有跟人共安乐的贪心,因为共安乐彼此之间就会互相仇视。

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是人类美好的品德,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古语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做法,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能共同欢乐但不能共同患难的现象,存在着很多有功就抢、有过就推、有乐就享、有难就躲的人。俗话说:“同船过渡百年修。”人生在世也不过是短短的时光,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享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当我们踏入工作岗位,我们面临的就是同事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它可以让你变得更优秀;另一种或者是你不适应这种竞争,最终被淘汰出局。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也许对公司的一切都一无所知,这就需要你去发现,你去了解周围的同事。同时,周围的人们也在注视着你,这是肯定的,要想立足,首先就是要用竞争的姿态去适应工作环境。但是,不要因为竞争而丧失良好的印象,这需要你有个良好的尺度去把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荣誉和成功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你无视别人,就很难在职场立足。因此,不要感叹上司、同事和下属度量的狭小!其实造成最后这种局面的根源还是在于他自己。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不要忽略别人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成功中总有自己奉献的一份力量,而这个部门经理却傻乎乎地独自抱着荣耀不放,别人当然不会为他如此自私的做法而感到舒服了。

美国有个家庭日用品公司,几年来生产发展迅速,利润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给每一个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员工明白了“水涨船高”的道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自不用说,还随时随地地检查出产品的缺点与毛病,主动加以改进和创新。

职场的黄金原则就是要与同事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共当。当你在职场上小有成就时,当然值得庆幸。但是你要明白:如果这一成绩的取得是集体的功劳,离不开同事的帮助,那你就不能独占功劳,否则其他同事会觉得你抢夺了他们的功劳。

李明灏先生精力充沛,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担任该社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而且他还很有才气,工作之余经常写点东西。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荣耀无比,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祝贺。但过了一个月,他却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属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意不去,并处处回避他。

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发现,他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就事论事,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主编的贡献当然很大,但这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努力,其他人也应该分享这份荣誉,而现在自己“独享荣耀”,当然会使其他的同事内心不舒服。

虽然上帝给了我们两只手一张嘴,但人们还是喜欢用嘴而不喜欢动手。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高谈阔论的人。他们总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多么的出众,如果能按他说的计划实行,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这些人滔滔不绝,在自己空想的领域里如痴如醉。然而,在旁人看来,那是多么的可笑和愚蠢啊。

所以,当你在职场上有特殊表现而受到肯定时,一定不能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你的职场关系带来危险。当你获得荣誉后,应该学会与其他同事分享,正确对待荣誉的方法是:与他人分享、感谢他人、谦虚谨慎。

在职业生涯中,最圆滑的处世之道就是当你的工作和事业有了成就时,千万记得不要独自享受。要让自己拥有团队意识,摒弃“自视清高”的作风,换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意识。只要注意到这一点,你获得的荣耀就会助你更上一层楼,你的人际关系也将更进一步。

歌德曾经说过:能分享他人痛苦的,是人;能分享他人的快乐的,是神。如果我们懂得了分享,那生命的价值就在分享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有人说堆金积玉只不过是棺材里带不去的泥沙瓦砾。爱恨情仇只不过是水里捞不出的月亮,雾里看不清的醉花,风里停不住地彩云。我们又何必死死地困在其中。不如把这一切都去分享,分享给知己朋友,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那么就有了两份快乐;一个人的痛苦,如果两个人分担,那么痛苦就会减少一半。学会分享,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宽广;学会分享,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地阳光。生活中,两个人分吃一个苹果比一个人独享一个苹果多了什么?那就是多了一份彼此流露的开心与快乐!有好好处共同分享,有了困难相互帮助才能构建彼此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