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68

第68章 事可而止,留有余地

原文: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不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译文:做每件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做绝,那么上帝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会对我造成损害。如果过分追求事业完满,追求功绩盖世,那么即使没有内患,也必将招来外忧。

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德·圣苏荷依曾说过:“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做事也要讲究艺术。在办事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的做法与自己的要求不符,可以通过巧妙的暗示,这比使对方恼怒的指责要高明得多。如果对方办事的方法不符合你的要求,当面指责只会造成对方的反抗,容易把事搞砸。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可以轻松地把事情处理好。

美国一家大超市的经理杰克每天都到他的连锁店去巡视一遍。有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台前等待,没有一个售货员对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货员在柜台远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身为经理的他当然对这一情况很不满意,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杰克并没有直接地指责那些在上班时间闲谈的售货员,他采取了巧妙暗示、保全员工面子的方法处理了这件事。他站在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售货员当然看到了这个情况,自责的她们再没有让类似的情况发生。

杰克没有直接指责员工的不负责,而是亲自去为顾客服务,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起到了间接地纠正员工错误的作用。

卡尔·兰福,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当了许多年的市长。他时常告诫他的部属,要让民众来见他,他宣称施行“开门政策”。然而他社区的民众来拜访他时,都被他的秘书和行政官员挡在门外。

最后,这位市长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把办公室的大门给拆了。他的助手们知道了这件事,也只好接受了。从此之后,这位市长真正做到了“行政公开”。

有些人面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因为他们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这时,就要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伊丽莎白女士运用巧妙暗示的方法使得一群懒惰的建筑工人,在帮她盖房子之后清理现场。开始请工人干活的时候,伊丽莎白女士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木屑。她不想去跟工人们抗议,因为他们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后,她跟孩子们把这些碎木块捡起来,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领班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草地上这么干净。”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放在一边,领班也每天都来看看草地的状况。

这种办事的方法,使人们易于改正错误,又维持了自尊,使他自己以为自己很重要,使他希望和你合作把事情办好,而不是反抗或抵触。

生活中的很多事,起因复杂,因此办起事来更复杂。许多时候我们清楚,真理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道理就可以不依不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明代思想家吕坤如是说。世间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但也正因此这个世界才得以不断发展。月无常圆,金无足赤,就是因为有残缺,才会激起我们对完美的追求,虽然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但这追求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发展,如果有什么东西达到了极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停滞或死亡,所以我们经营事业也好,享受生活也好,都要掌握一个“度”。

给事物留下发展的余地。清初著名学者朱舜水先生就说过:“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