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每日读
14772300000008

第8章 爱憎分明,分寸适当

原文: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对待品行不端的小人,对他们抱严厉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事在于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对他们抱恭谨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对他们有礼。

对于美与丑,做到爱憎分明并不容易,而做到分寸适当就更为不容易了。对待小人的缺点和过失,我们常常心生憎恶,不去教育,那么小人依然还是小人,或者是连人带事一起批评,而不是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对事不对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伤害了小人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了改过自新的信心,所以,洪应明认为,与其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真正去爱一个人。而对待比自己地位、声誉高的人,一般人都会去以礼相待,在这种情况下,最难做到的是礼节有度,而不是恭敬过度,甚至流于奉承谄媚,所以,一件平凡的事也足以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德行。

春秋时,楚王大宴群臣,名叫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员,宠姬妃嫔,统统出席,务要尽欢。席间奏乐歌舞,美酒佳肴,饮至黄昏,兴犹未尽。楚王命点烛继续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人敬酒。忽然一阵怪风,吹熄了所有蜡烛,漆黑一团,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座附耳对楚王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赶快叫人点起烛来看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楚王听了,忙命不要点烛,却大声向各人说:“寡今晚,务要与诸位同醉,来,大家都把帽子除下来痛饮。”

于是各官除掉帽子,楚王命令点烛,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席散回宫,许姬怪楚王不给她出气,楚王笑说:“此次宴会,目的在狂欢,酒后狂态,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岂不是大煞风景,岂是宴会原意。”

许姬听说,方服了楚王装糊涂的用意。这就是有名的“绝缨会”。

后来楚王伐郑,有一健将独率数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逼郑的首都,使楚王声威大震,这位将军后来承认他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个人。

凡事都要讲究适度,如果超过了度,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人们矫枉切勿过正。一个人很值得称道的优点也不免会伴随着不足,居心仁厚的人可能会因为心肠太好而原则性不强,善于观察的人可能会因为明察秋毫而不轻易饶人,清廉正直的人可能会因为嫉恶如仇而流于偏激,只有在发挥自己优点的同时又能克服自己的弱点,才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人生中,人们定会遇到许许多多令自己“难堪”的情境,对此,人们可以借助于“糊涂”,“忍让”一下,不过于斤斤计较,暂时“吃点小亏”,作点“退却姿态”。这种“糊涂”,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人生,具有“保护自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