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聪明孩子玩出来
14773100000058

第58章 侧身钻

兵兵4周岁了。幼儿园中班有一个游戏叫“侧身钻”,老师和家长说,在家里也可以让孩子多做这个游戏。

妈妈给兵兵买了几个直径60厘米的呼啦圈,和兵兵一起玩“侧身钻”游戏。妈妈扶好圈,让兵兵侧着身子,从圈里钻过去。动作要领是:身体对圈侧站,下蹲,一只脚伸过圈,低头缩身钻过去。这个动作并不是多复杂,可孩子们往往喜欢身体正面一低头就钻过去了。

为此妈妈专门找了几个高度在60厘米左右的纸箱子,把纸箱子剪去上下底儿,放在客厅里,让兵兵钻。由于纸箱子厚度比较小,兵兵想正面钻,根本钻不过去,他不得不侧身钻。钻过一个纸箱子,又钻另一个纸箱子,先用右侧身子钻,再返回来,用左侧身子钻。

为了增加兵兵游戏的乐趣,妈妈还编了故事:“在一座山上,有许多许多的山洞,很多人都喜欢到山洞里探险,据说,在山洞里藏着一张藏宝图,只要你找到藏宝图,就能找到你喜欢的宝贝。不过,这个山洞里也有很多机关,要想平安的进出,必须得侧身钻。兵兵,你愿意去找出那张藏宝图吗?”

兵兵开心地说:“愿意!”

妈妈叮嘱他:“钻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把‘山洞’弄塌了,还有,要细心地找出藏宝图。”

妈妈事先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只抽屉,这个抽屉标有记号,让兵兵容易找到。比如画中的抽屉上画着一朵小红花,就提前在真的抽屉上也贴一朵小红花。抽屉中提前放一种兵兵喜欢吃的零食或者他喜欢的玩具。妈妈把“藏宝图”折叠一下,用透明胶布粘在其中一个“山洞”的内侧。这样,兵兵要一边侧身钻,一边仔细看“山洞”壁上是不是有“藏宝图”。当他找到“藏宝图”时,妈妈提醒他:“你现在还在山洞里呢,只有钻出来才能去取宝贝哦!”兵兵就又侧身钻出来了。

兵兵去寻找贴着小红花的抽屉,他找到了,打开抽屉拿出“宝贝”,也拿出了惊喜。兵兵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对这种游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妈妈还去买了几米长的松紧带,把松紧带两头系住并抻开套在两把椅子上,像孩子们玩跳皮筋那样。然后,妈妈让兵兵侧身钻过松紧带儿。妈妈指导他先侧身,横着迈过一条腿,再低头缩身钻过去,再跟上另一条腿。松紧带有弹力,需要兵兵把动作做得干净利索才不会绊住腿脚。

父母随时都能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器具,让兵兵玩“侧身钻”游戏。比如,妈妈带兵兵回姥姥家,姥姥家有一扇铁栅栏门,几根粗粗的钢筋间隔比较大。妈妈估测了一下,兵兵的身体钻过去完全没问题。妈妈就说:“兵兵,你看那扇门玩‘侧身钻’多好。”兵兵一看就飞快地跑过去,扒着铁栅栏,侧身从栅栏这边钻到栅栏那边去了。

这扇铁栅栏被孩子们玩了很多年,下面的部分又光滑锃亮,不用担心有毛刺会扎伤孩子的手。兵兵就这样在铁栅栏上攀爬着,侧身钻过来钻过去,陶醉在自由掌控身体的乐趣中。

“侧身钻”游戏让孩子的动作更协调,身体更灵活。实践证明,在遇到危险时,多做这种游戏的孩子的逃生能力比没做过这种游戏的孩子要强得多。

美国心脑血管专家哈肯·德米塔斯博士提出,孩子在小时候多做“侧身钻”游戏,可以有效地降低成年后患偏瘫的几率。偏瘫在中医上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态,叫做偏瘫步态。在孩子4岁时,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让孩子多做侧身钻游戏,可以让身体左右侧的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得到分别的锻炼,减少将来患病的可能。

“侧身钻”游戏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失的游戏!

“单腿跳跃”看似简单,却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要跳得好,人的颈部、肩部、上下肢等都要参与运动。跳动时身体不停地震颤,脊柱、下肢等处骨骼反复地撞击,会促进骨内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这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