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14776900000001

第1章 习惯“我就不想睡觉!”——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家教摄像头

小浦6岁了,他每晚睡觉都很晚,每到晚上都比白天更兴奋、更贪玩。还经常看动画片,遥控器总是他拿着,别想放手。如果爸爸妈妈强制性给他关了,他还会大哭大闹,然后自己又打开看,怎么说都不肯睡觉,晚上一般要11点左右才去睡,早上又经常赖着不起床,上学总是迟到。

有时候,即便不看电视,他也总是在床上辗转翻侧,要不就找借口不睡,如:要喝水,上厕所,身上痒痒,太热了,等等。

每当妈妈劝他早点儿睡觉时,他总是对妈妈说:“我就不想睡觉!”妈妈真是拿他没办法。

专家如是说

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一个人生命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每个人包括孩子在内所必需的。相反,睡眠质量差则可诱发多种脏器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常可表现为烦躁、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或记忆力减退等,长此以往,不利于大脑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当然也会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导致孩子晚睡、晚起的因素有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孩子的不良作息习惯所导致的。而导致这种不良作息习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夜间照明过亮、电视的诱惑、孩子白天活动少、父母作息规律的影响等等。而孩子早晨不爱起床,一般说来是睡得太晚所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有相关的实验发现,孩子早睡可以显著地改善白天的瞌睡和哭闹,并且早睡的孩子身体健康,患病的几率小。

好习惯培养

1.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孩子晚上睡不着,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和父母一块睡的孩子,更是如此。比如,父母一直开着灯看书或来回走动,那么孩子就很不容易入睡。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就寝时间一到就关灯,让房间变得昏暗和安静,孩子上床以后就很容易入睡了。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并不一定要跟孩子在同一时间入睡,但是孩子入睡前的活动应有父母陪同,这样的情境比较容易让孩子有安全感,顺便也可以监督孩子的作息。

2.父母尽量做到早睡早起

父母的作息规律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您是一个很会享受“夜生活”的父母,那么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成长,要尽可能以身作则地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如果因为工作而早出晚归,也要首先安顿好孩子的睡眠,如回家以后注意别吵醒孩子等。

3.安排安静的睡前活动

有些孩子由于白天“疯”玩而兴奋,不易入睡或睡不安稳。此时,父母不应强制性地催促孩子“快睡!”、“快闭上眼睛!”等,这样一来,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更加睡不着。相反,要试着为孩子安排一些安静、有趣的睡前活动,比如,温和地和他谈话,给他讲故事,给他唱歌,等等,都能使孩子更顺利地进入梦乡。

4.白天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

孩子白天的活动量多少,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睡眠。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玩累了就会不知不觉地睡去的情形,所以让孩子在白天充分地运动,可以有效地促使孩子早入睡。

5.控制好孩子的午睡时间

孩子每天的总睡眠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不同年龄平均睡眠时间为:3~4岁,12个小时;4~5岁11个小时;5~6岁10个小时。

孩子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从早晨到中午,由于接受各种教育活动或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身体一定很疲劳,再加上饭后需要静养,使食物得以消化,所以午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孩子的午睡时间为多少合适呢?这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及气候变化而定,但一般情况下,为孩子安排1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就可以了,太长、太短都不好。时间太长,孩子进入深睡眠状态,不易叫醒,而且晚上孩子就会变得精力充沛,迟迟不睡,导致早上不起床,中午接着睡,如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时间太短,若低于半个小时,那么孩子的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对身体成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