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14776900000046

第46章 习惯“我不知道先学哪门功课好。”——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家教摄像头

兰兰9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她在学习上十分用功,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没有较大的提高,原因主要在于她不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放暑假了,兰兰每天都认真地写着作业,她想通过这个暑假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天,兰兰吃过早饭坐在书桌前准备写作业,她在书包里翻了半天课本也不知道该学什么好: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都挺多,而且她这两个科目的成绩也都差不多,那么到底该先学哪个科目好呢?

10多分钟过去了,她仍然没有定下来先学哪一门功课,妈妈看到她在书桌边抓耳挠腮,走过来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她告诉妈妈:“我不知道先学哪门功课好。”

妈妈问她:“兰兰,你有没有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兰兰疑惑了,问:“妈妈,为什么要制定学习计划呀?”妈妈说:“你看你,坐在书桌前10多分钟了,还不知道该学什么好呢,如果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就能提高你学习的效率了。”“哦,原来是这样。”兰兰似乎明白了。妈妈接着说:“比如,你上午可以安排学数学,下午可以安排学语文。另外,早晨的记忆效果比较好,你可以背诵英语。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兰兰点了点头。

这样,兰兰有了计划,每天学习时有条理了许多,后来她的成绩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

专家如是说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了计划与安排,往往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很有可能会失败。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孩子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强化自我,增强信心。没有明确计划的孩子,心里总感到事情多得堆成山,做数学作业时心里会记挂着语文作业,一会儿心里又想起了英语作业,这样会使孩子惶惶无主,没有稳定感,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完成它。

好习惯培养

1.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孩子的学习计划不宜制定得过高或过低,因为要求过高不仅难以执行,而且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要求过低,孩子的学业则难以长进。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对孩子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例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为70分,不能直接把学习目标确定在90分,而应该设置为75——80——85——90……这样才能使孩子在不断的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为孩子制定长计划和短计划

孩子的学习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孩子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如一个学期)想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究竟要干些什么,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计划。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使人无法预测的变化,因此这个长远的计划不需要很具体,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给孩子制定的短期目标可以是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是几天或一天之内的,当孩子每天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时,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只有长计划,没有短计划,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不容易达成;只有短计划,没有长计划,便缺乏努力的大方向。所以,长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大致安排,短计划是具体的行动计划,两者缺一不可。

3.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

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只是一种可能性,要让孩子把计划变成现实,还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千变万化的情况,所以制定计划不要太满、太死,要留一些机动时间,确保计划能全部实行。增加完成计划的可能性,还要使计划有一定的灵活性,计划终归是计划,不应绝对不变,在孩子具体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允许计划稍微有些变动。例如,某天孩子因参加运动会觉得身体非常疲倦,那就应该及时改变计划让孩子早休息。当然,计划必须以基本不变为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孩子学习的随意性就会很大。

另外,当孩子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反思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修订学习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