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14776900000081

第81章 习惯“童童,你怎么不跟阿姨说‘谢谢’!”——接受他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家教摄像头

童童今年6岁了,刚上小学一年级。

一天,妈妈接童童放学回家,踏上公交车时,车里已经挤满了人,童童和妈妈只好站在中间的通道上。这时,旁边的一位阿姨看见了,主动把座位让了出来。童童心急,一下子就挤了过去,坐在座位上非常得意。妈妈连忙对童童说:“童童,你怎么不跟阿姨说‘谢谢’?快向阿姨道谢!”谁知童童却坐在那儿,眨巴着小眼一声都不吭。妈妈又说:“童童,你应该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快跟阿姨说谢谢。”可是,无论妈妈怎么启发,童童就是不肯吱声。

专家如是说

一般情况下,当别人赠予孩子礼物时,父母肯定会提醒孩子说声谢谢,孩子也可能出于对礼物的喜欢麻利地向别人道谢。但是,谢谢不应只停留在赠予其物品时才让孩子说,别人给予帮助时也必须要说,也许别人给予的帮助只是微乎其微,但感谢不能因为事小而无视。孩子只有懂得感谢才会知道感激,才会珍视自己的获得与拥有。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能够心存感激并且经常说“谢谢”的孩子情商更高:机灵、热情、细心、更有活力。而且,这些孩子也更乐于帮助别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就得让孩子先学会懂得感谢,让他诚心诚意地说出“谢谢”。必须要让孩子明白:只要别人帮助了我们,无论这帮助多么微不足道,都应该明确地表达我们内心的谢意;只要别人给予我们礼物,无论这礼物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要明白这不是别人应该给我们的,必须明确地致谢。

好习惯培养

1.做孩子的好榜样

培养孩子说“谢谢”的好习惯,应该从点滴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父母要给他做出榜样,带头感谢他人,为孩子做出向美、向善的表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向别人说一声谢谢,比如,妈妈做好了饭,爸爸和孩子药一同感谢妈妈;爸爸把房子打扫得很干净,妈妈和孩子要一起感谢爸爸,等等。

2.让孩子体会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可以鼓励孩子以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孩子在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感谢的同时,感受到快乐,比如,在上学或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位老爷爷在吃力地拉着车,提醒孩子主动上去帮忙,老爷爷对孩子说“谢谢”后,孩子肯定会因这件事而高兴一阵子。也可以让孩子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谢谢他,比如,当孩子帮助父母拿衣服时,父母应及时对他表示感谢:“谢谢你,宝贝儿子!”;叫孩子帮忙叠一下被子,做完时就对他说:“辛苦你了!”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助人为乐的热情,而且会让孩子懂得和任何人交往都需要讲礼貌。

3.鼓励孩子用独特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既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心意,又让整个过程充满创意和快乐,比如:鼓励孩子在家人生日、教师节的时候亲手制作表达美好祝愿的贺卡、画一些画或者写一些字;父亲节和母亲节时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或者做一些动作(如拥抱),表达对父母的谢意;春节或孩子过生日时要教育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是否昂贵,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