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揭秘万物由来之谜
14778400000021

第21章 药物药品

定心丸的由来

古代战争很残酷,刀光剑影,人叫马嘶,受了战伤,痛苦自不必言,那生死搏斗的场面,更让人心有余悸,所以要治好伤,首先要恢复心神安定,于是就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定心神的药丸,取名“定心丸”。创制者是明朝的军事家茅元仪。

定心丸的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份。其中,木香可解痉、抗菌;硼砂可解毒、防腐;焰硝可解毒消肿;沉香可治呕吐呃逆、胸腹胀痛;甘草可镇痛解毒;雄黄可治破伤风、惊痫;辰砂可治癫狂、惊悸、肿毒、疮疡。

维生素的由来

1893年,年轻的荷兰医师艾克曼住在爪哇时,看到当地正在流行一种可怕的疾病——脚气病。这种病使中国、日本和一些南美洲、非洲国家吃大米的人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艾克曼医生决心研制一种药物来治疗这种病,但他给患者用了许多药物都不能见效,最后还是靠母鸡的启发才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有一天,他走过鸡窝,发现有的鸡也有这种病。经过仔细观察,才找到它们发病的原因是吃了脚气病人吃剩下的白米饭。经过实验证明,只要在白米里稍加一点糖,病就会很快好了。他终于找到了治疗脚气病的方法。

米糖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呢?这个问题由波兰的科学家封克解答了。他在1912年从米糖中分解出一种药用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叫做维他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维生素。

青霉素的由来

1928年的一天,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正在研究细菌。他把葡萄球菌小心翼翼地移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就在他打开培养皿盖子的一瞬间,空气中的青霉孢子像小偷一样溜了进去。当然,弗莱明并没有察觉到这一切。不久,培养基的整个表面几乎布满了葡萄球菌,唯独青霉抑制了周围的葡萄球菌的蔓延。

这是什么原因呢?弗莱明分析出,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灭葡萄球菌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旧称“盘尼西林”)。可惜的是,弗莱明的这一重要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那时候,人们还没有找到杀灭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的药物。谁要是得了败血症或肺炎,就等于得了不治之症。

上世纪40年代初,医生们第一次用青霉素救活了一位患有败血症的危重病人。青霉素一时成了家喻户晓的灵丹妙药。它的价格在当时比黄金还要昂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青霉素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得救了。为此,弗莱明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凡士林的由来

凡士林的发现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早期移民生活。他们发现许多的池塘以及许多地下水冒出来后,上面常蒙着一层厚厚的油,当地的印第安人有时将这些油涂在烧伤和创伤的地方,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于是,有的移民便将这些油装入瓶里,当药出售。

那时,移民们将这种油称“印第安油”。有个名叫乔治。毕索尔的英格兰年轻教师对这种油发生了兴趣,想通过钻井方式来取得较浓的油,便和他的朋友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的泰特斯维尔附近打了一口井。对于他们的奇怪行为,当地人难以理解,称之为“疯人之举”。没想到当钻到25米左右深处时却找到了石油。发现石油的消息迅速传到纽约州,一位年轻的化学家鲍勃。奇斯布勒当时正在潜心于从煤中提取煤油,于是他便移居到泰特斯维尔去了。

与钻井工人相处在一起时,鲍勃发现他们身上总附着一种像蜡一样的物质,实际上就是“印第安油”的凝脂。而每当钻井工人划破了皮肤或烧伤时,他们总是将这些物质涂在伤口上。他便将这些物质带回去做实验,终于提取出一种干净的糊状油膏,具有较强的止痛、治疗刀伤、烧伤等功效。他立即向政府申请他的专利权,并将它取名为凡士林。

卡介苗的由来

19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先发明了用减弱了毒力的细菌来预防某些疾病的方法。法国微生物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从中受到启发,他们密切合作,共同进行试验,希望能制造出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来。但是,结核病是那样的顽固和可恶:应用杀死了的结核菌做疫苗,接种在人身上后并不能产生有效的抵抗力,而应用活的结核菌疫苗却会使接种人患上可怕的结核病。

1907年,卡默德和介兰开始培养一株从患结核病牛的乳汁内分离出来的致病力甚强的结核菌。他们将该菌培养于含有牛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中,每隔3周移种一次。在培养移种过程中,他们用动物进行了200多次试验,整整耗费了13年的光阴,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们制成了灭毒的活结核菌。

1921年,灭毒的活结核菌苗首次被应用于人类。它不仅不会使人引起可怕的结核病,反而使人体对结核菌产生出抵抗力。

为了纪念这两位为疫苗付出了艰苦劳动的科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人们把这种疫苗叫做“卡介苗”。直到今天,卡介苗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依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云南白药的由来

20岁时,云南江川人曲焕章在家乡独立行医。滇南地势险恶,常有人被猛兽伤害,于是他开始了止血活络、接骨生肌的药物研究。在一位百岁老人的指引下,他找到一种专治刀枪伤口的草药,这种草药开着白花,生长在悬崖之上。

一次,曲焕章看到一只动物用草根茎和上黏土,替自己的断腿“敷石膏”。动物自我医疗的本领,启发曲焕章有意识地探索这方面的奥秘。一天,曲焕章碰到一条碗口粗的大蛇横在路旁,便拔刀劈断蛇尾。断蛇翻滚一阵后,便向路旁深草中滑去。他紧随观察,断蛇在河道乱石中停下,吞食一种不知名的野草后,又返回受伤的地方,将身体两个断面碰合在一起轻轻蠕动,几个小时后,蛇身蛇尾居然接上了。曲焕章欣喜若狂,立即采集了这种有接骨效能的植物。

又有一次,曲焕章冒着生命危险与猛虎搏斗,用匕首刺伤了猛虎。猛虎带着匕首逃走了。为了探明伤虎能否自愈,他跋涉三天找到了虎穴,发现了老虎正在咀嚼一种野生植物——他要寻找的刀伤药。

经过10年研究,1908年,曲焕章30岁时,正式配制出“曲焕章白药”——

云南白药。

“阿司匹林”的由来

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古希腊杰出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在他的著作中记载,咀嚼柳树皮可以治疗分娩疼痛和产后发热;古罗马的医生也常用杨树皮浸出的液体治疗坐骨神经痛;美洲的印第安人用喝柳树皮泡制的茶退烧,证明很见成效……这一切都提示人们:在杨柳科植物的树皮中含有一种退热止痛的成分。如果能把这种成分提取出来,无疑将为人类找到一种维护健康、抵抗病痛的良药。

1800年,科学家们从杨柳科植物的树皮浸出的液体中,提取出一种溶于水的酸性盐类,取名为水杨酸盐类,实验证明它有退热止痛的作用。

1853年,德国化学家杰尔赫通过用干燥的苯酚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再用硫酸处理,首次合成了水杨酸盐类的前身——纯水杨酸。纯水杨酸虽然有退热止痛作用,但毒性较大,对胃有强烈的刺激,而且味道也令人讨厌,所以很难在医疗中应用。

1893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为了解除自己因患风湿病所致的痛苦,在杰尔赫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解除纯水杨酸毒性的办法。他让纯水杨酸进一步和醋酐反应,生成了乙酰水杨酸,又称醋柳酸。醋柳酸既保持了纯水杨酸的退热止痛作用,又大大降低了纯水杨酸的毒性和副作用。霍夫曼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种解除病痛的良药,也为医药治疗学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新合成的乙酰水杨酸(醋柳酸)就是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