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文坛巨匠
14782700000011

第11章 陶潜

陶潜(365~427),字渊明,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高门把持政权和黑暗污浊的官场生活,毅然辞官归隐。长于诗文写作,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为内容,从中寄托他鄙视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表达他对人生世事的豁达态度和独特感受。风格平淡自然,语言简洁含蓄,感情亲切纯真,意境浑厚高远。开“田园诗”一派,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有《陶渊明集》传世。

陶潜年少时便怀有高洁的志趣,曾撰写《五柳先生传》用来比拟自己。说:陶渊明像五柳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宅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五柳”作为名号。他悠闲安静、沉默少言,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但不过分穿凿字句,每当对书中的意趣有所领悟,便欣然自喜,忘记吃饭。生性极爱饮酒,但因家贫不能时常有酒喝。亲朋故旧得知他这种情况,有的备酒邀他来。他应邀前去喝酒便要将酒喝光,以求能痛快一醉,醉了便告辞,从不顾惜主人的挽留。家中四壁空空,萧然空落,不能遮挡风吹日晒,粗布衣裳打着补丁,饭篓水瓢常常是空的,但他却安然自在。经常撰写文章自寻其乐,颇能表达自己的志趣,忘记名利得失,但愿这样度过一生。

他的自述就是这样,当时人说这是他真实的写照。

母亲年老,家境贫苦,陶潜起初担任州祭酒,但因不堪忍受吏职的约束,时间不长,便自动辞官回家。以后州府征召他担任主簿,他没去就职,而在乡下亲自耕田种地维持生计,于是陷入贫病交加的困境。又出去担任镇军将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们说:“我打算谋求一个小小的县官,以便为归隐田园准备一些资用,可以吧?”执政的人听说后,任用他为彭泽县令。陶潜让县吏在公田上全种上酿酒用的秫稻,妻子坚持要求种粳稻,才让用二顷五十亩地种了秫稻,五十亩种了粳稻。郡府派遣的督邮来到县上,县吏告诉陶潜应当扎上绶带拜见督邮,陶潜叹息着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便解下县令印绶离开职位。

义熙末年,朝廷征召陶潜为著作佐郎,他没去就职,江州刺史王弘想要与他结识,但就是请不来。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潜的老朋友庞通之携带酒具在半路上的栗里迎候他。陶潜有脚病,让一个门生两个儿子抬着竹轿送他上山。来到之后,非常高兴地与庞通之对饮起来。一会儿王弘来到,陶潜并不冷落王弘的厚意。先前,颜延之担任刘柳的后军功曹,在寻阳和陶潜交情深厚。后来他又担任始安郡守,路经柴桑时,接连几天,天天都到陶潜家去。每次前去必定要尽兴畅饮,一醉方休。临别时,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便把钱全部送给酒家,随即不断地前去打酒。恰逢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无酒可饮,陶潜走出家门,在宅院旁边的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恰巧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在菊花丛中自斟自饮,直到醉了才回家。陶潜不懂得音乐,但有一把没有彩饰的素琴,也没琴弦,每当饮酒饮到高兴时,就抚弄素琴来寄托他的心志。凡是到他家来的人,不论贵贱,只要家里有酒就必要设酒招待。陶潜若是先醉了,便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觉,您可以回去了。”他天真坦率的禀性就是这样。郡城守将前来看望陶潜,正遇他的酒酿好了,陶潜顺手摘下头上的葛巾来滤酒,用完了,还把葛巾再戴在头上。

陶潜年轻时担任过卑微的官职,认为做官有损清白,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辅国大臣,耻于再屈身在后起的王朝中任职供事。自从宋高祖帝业渐渐兴盛起来,他就不再肯出仕做官,凡是所写的文章,都题写上年月日期,义熙以前的,就写上晋朝的年号。自宋朝永初以来的文章,就只记甲子了。他给儿子写信以说明自己的志向,并且作为训诫,信中说:

天地赋予人生命,有起始必会有终止。自古以来的圣人贤者,又有谁能够避免。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他是孔子的大弟子,亲身领受过孔子的教诲,发出这样的言论,岂不是由于穷困或显达不可非分求得,长寿或早夭永远不可外求的吗?我已年过五十,仍贫困穷苦;因家境贫寒衰败,四处游走。生性刚直,才智愚顽,与人多有违忤,自忖像我这样,必定会给世俗带来麻烦,只得勉强辞世隐居,使你们从小就饱受饥寒了。我时常感慨东汉王霸贤妻说过的一句话,破衣烂絮自己穿着,有什么愧对儿子的呢?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只是抱恨没有羊仲、裘仲那样的人为伴,家里没有老莱子妻那样的贤妇,怀着这样苦涩的心情,自己确实感到惘然若失。

自年少时便喜好读书,偶然也喜欢悠闲安静,读书有所收获,便欣喜得忘记吃饭。看到树木枝叶繁茂,交构成荫,应时而鸣的鸟儿变换着叫声;也使我高兴而心喜。我曾说过,五六月在北窗下坐卧,遇有凉风忽然吹来,自以为是在远古羲皇时代了。思想肤浅学识孤陋,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追缅过去,令人感到茫然而无可奈何。

得病以来,身体逐渐衰弱虚亏,亲朋故友不能帮助,每每要用药石疗救,自己担忧寿期将要到了。遗憾的是你们几个孩子年纪还小,家中贫穷没有佣人,打柴汲水的体力劳动,什么时候才可免除?除了在心里挂念着这些,又能说些什么呢?然而你们虽不是一母所生,应该想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义理。鲍叔牙和管仲,分配财物互不猜疑,归生和伍举,铺草坐地叙说情谊,因此,管仲能由失败取得成功,伍举因丧事而建功立业。别人尚且能做到这样,何况你们是同父的弟兄呢!颍川人韩元长,是汉末名士,身居卿佐高位,80岁去世,与兄弟同住在一起,直到死去。济北人汜稚春,是晋朝有德操的人,七代人共守家业,家人没有谁抱怨。《诗》说:“高山令人仰望,大道供人行走。”你们要谨慎啊!我还能说什么呢。又写下《命子诗》留给儿子们。

陶潜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去世,时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