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文坛巨匠
14782700000016

第16章 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少年时代即博览群书,工文辞,显露才华。麟德初年,在刘祥道协助下王勃自举,被朝廷起用,任命为王府修撰,因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斥出府。曾任虢州参军。后在探父途中因溺海而死。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天下,人称“初唐四杰”。其诗多为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之作;在诗的风格上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力求清新,但一些诗篇仍流于华艳。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有集,但已失散,经明代人搜集辑有《王子安集》。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即善于作文,九岁时得到颜师古注释的《汉书》而攻读,并作《指瑕》指出其中失误之处。麟德初年,刘祥道巡视行至关内,王勃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刘祥道将此事上奏朝廷,经考试成绩优异,尚未成年就被破格任命为朝散郎。他多次在金銮殿上进献歌颂皇恩的文章。沛王听说了王勃的名字,就将他召入王府,专事修撰,曾写《平台秘略》一书。全书撰成,沛王愈加喜爱和器重他。当时,诸王进行斗鸡比赛,王勃开玩笑,写了千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高宗生气道:“这也值得虚构渲染,岂不是扩大矛盾!”将王勃斥出王府。

王勃被革除官职之后,客居在剑南。他曾登上葛愦山眺望,感慨万端,不禁想起诸葛亮当年的功业,在赋诗中流露出自己的心情。王勃听说虢州有许多草药,就请求补任虢州参军。但又因他倚仗自己有才学而欺凌别人,被周围的官吏所嫉恨。没入官府的奴隶曹达犯了罪,躲藏到王勃住处,王勃因害怕此事泄露出去,就把曹达杀了。事情暴露之后,本当将他处以死刑,但正遇大赦就被免刑。其父王福田寺,受王勃牵连由雍州司功参军被降职为交趾县令。王勃在前往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亡,年仅29岁。

当初,途经钟陵时,九月九日这天都督在滕王阁举行盛大宴会。都督本打算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文以向宾客炫耀,便拿出纸和笔遍请来客作序,但无人敢应接。当推让到王勃时,只见他欣然接受并不推辞。都督很生气,起身离席而去,派出官吏前去探察王勃作文情况。官吏接连向他禀报,一次比一次称述王勃所作文章不凡,于是都督惊异地叹道:“这是位天才呀!”请王勃将文章写完,宴会在十分欢乐的气氛中结束。王勃作文章,开始时并不深加思索,先研磨许多墨汁,再痛饮一番酒,便倒在床上蒙被而睡。待睡醒时,挥笔疾书成章,不改一字,当时人称王勃这是作腹稿。王勃酷爱写文章。

以前,王勃祖父王通,隋朝末年居住在白牛溪,教授的学生很多。王通曾作文120篇记述从汉魏到晋代的事迹,以接续古代《尚书》但后来所作的序被遗失,另有个篇有目无文,王勃为其补充了残缺散失的部分,经归纳整理定为25篇。他曾言道为人之子不可不懂医术,当时长安曹元有秘方,王勃跟他交游,获得了其中所有要领。王勃曾读《易经》,一次他在夜里梦见有人告诉他:“《易》有太极,你要刻苦钻研它。”醒后作《易发挥》数篇,直到作《晋卦》时因患病才停止。

王勃之兄王,弟王助,都考中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