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历代游记
14782900000004

第4章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作者简介”

慧远(334~416年),东晋时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原平县东北)人。十三岁时游学许昌、洛阳,后来师名僧道安皈依佛教。涉猎儒家经典,尤好老庄哲学,晋武帝太元九年(384)入庐山,居东林寺,与刘遗民、宗炳、慧永等十八人结白莲社。在山三十余年,足迹不出庐山,研治佛经,被唐代净土宗推尊为初祖。慧远在庐山时结交达官贵人、名流学者,宣扬佛学,对江南佛教的传播做了重要贡献。著有《法性论》、《匡山集》。

“原文”

石门①在精舍②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③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迳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

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④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采,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寻之。

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⑤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注释”

①石门:在江西庐山北,是庐山名胜之一。

②精舍:佛教寺院的通称。这里指慧远建的龙泉精舍。

③三泉:指山上附近的几处泉水,汇流为石门水。“三”是虚数。

④七岭:人们认为庐山有大岭七重,所以用“七岭”指庐山。

⑤灵鹫:峰名,在印度,亦称灵山或就峰。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讲经,故佛家以此为胜地。

“赏析”

本篇是作者与庐山众僧人同游石门、赋诗纪游,诗成之后所写的序文。石门也因此次众僧出游而闻名,成为庐山的一处名胜古迹。

文章首段介绍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突出其地处庐山一隅,人兽罕至。足见作者是将此处目为“绝境”。然后简要交代出游的时间和人物,细写众人艰难行进的经过,表现了出游者极高的兴致。中间部分生动地描述石门神奇瑰丽的景观。次而描写石门由于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万千气象,形光声色兼备。作者驰骋想象,使得这里的景象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充满着灵气和仙意,足以引发游者的哲理玄思。文章的结尾由实而虚,由写景寓情转而阐发佛理,寻悟真谛。

全文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语言骈丽。本文虽是佛徒之作,言佛家之理,但读后可令人得到一种启示:自然美在于映照。观赏自然山水,欣赏者只有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意,才能领略到自然美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