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111

第111章 河渎神

张泌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赏析]

《河渎神》原属唐教坊曲名。唐词多缘题而赎,《河渎神》即用以咏鬼神祠庙。张泌这首词中,从河畔神词的角度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素雅的秋江图。上片的开头两句,“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是典型的祠庙外围景物,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接着,笔锋转向楼阁。“画阁”,是指镂画彩图的楼阁,这是庙中供奉神像的地方。“昼灯”即神前的长明灯。时正当午,阳光透进薄纱窗,挂着的珠帘在屋内留下一条斜斜的影儿。这里,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人物,可是“画阁珠帘”数语,已经意味着其中有人物在。至于是神是人,或是人化了的神,迷离恍惚,未可根究。下片是从这位画阁主人观景的角度来写的,同样没有写人,而字里行间却能体会到,作者的笔下是一种倚楼眺望的景致。从景色的变换中,我们不难想象,那位倚楼人伫立凝望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从日午时分直到夜幕初降。他究竟在观望什么?仅仅为了欣赏江景吗?作者全词的主旨,正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写情,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寓情于景”。张泌这首词正是如此,从字面上看,句句写景,又处处在写人。词的最后,经过几番静和动的交替,终于又点出了原有的寂寞、宁静和萧条,语尽意未尽,颇有唐人所推崇的意境。借景写情,正是这首作品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