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129

第129章 江城子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赏析]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凭吊的是六代繁华的消逝,寄寓的则是现实感慨。开头三句点出凭吊之地六朝故都金陵和当地的物色。“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大处落墨,展现出日暮时分在浩荡东去的大江,鲜艳明丽的落霞映衬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平”,显出江面的空阔,也暗示时节正值江南草长的暮春:“落霞明”,衬出天宇的寥廓,也渲染出暮景的绚丽。整个境界,空阔而略带寂寥,绚丽而略具苍茫,很容易引动人们今昔兴衰之感。所以第三句就由眼前滔滔东去的江水兴感,直接导入怀古。“永无情”三字,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篇的主句。这里的“水”,已经在词人的意念中成为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的一种象征。“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三字一顿,句句用韵,显得感慨深沉,声情顿挫。

接下来“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两句,是对“如无情”的具体发挥。这一切,都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滔滔逝波,一去不复返了。“暗逐”二字,自然超妙。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如今,那轮曾照姑苏台上歌舞的圆月,依然像西子当年的妆镜一样,照临着这座历尽沧桑的江城,但吴宫歌舞;江左繁华,均逐渐波去尽,眼前的金陵古城,是否再要演出相似的一幕呢?这个结尾,跳出六代的范围,放眼更悠远的历史,将全词的意境拓广加深了。

怀古诗词一般只就眼前景物抒发今昔盛衰之慨。这首词的内容意境尤为空灵,纯从虚处唱叹传神。但由于关键处用“无情”、“暗逐”、“空有”等感情色彩很浓的词语重笔钩勒,意蕴却相当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