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146

第146章 菩萨蛮

张先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赏析]

这首词始终围绕颜色运思,并用以穿针引线,贯串全篇。上半阕着眼于颜色的绿与绿之相同,使空间隔绝的近处芳草与远方行人相连结,使时间隔绝的今日所见与昔时所见相沟通,从而使楼前景与心中情融汇为一,合为词境。下半阕着眼于颜色的新与旧之不同,使回忆中的昔时之袍与想像中的今日之袍相对照,使身上衣与镜中人相类比,并使容颜之老与老草之新形成反比,沿着这条由颜色展开的思路,这首词在谋篇方面是句句相承、环环相扣的。上半阕,因“忆郎”而“上层楼”,因“上层楼”而见“楼前芳草”,因芳草之“绿”而回忆郎袍之“绿”,再因去时之“袍”而想到风飘之“袖”。首句与次句的两个“楼”字,紧相扣合,次句与第三句的两个“绿”字,上下钩连;第四句的“袖”字固与第三句的“袍”字相应,句中的“回头”两字也暗与第三句的“去时”两字相承:针线极其绵密。下半阕虽另起新意。却与上半阕藕断丝连。因过拍两句回忆起去时之袍,换头两句就进一步想象今日之袍;在换头两句的上、下句间,则是因衣袍之“旧”而致慨于“颜色非长久”。接下来的两句,更因袍色之不长久而想到“镜中春”也不长久,再回溯上半阕“芳草年年”绿句,而有感于不如花草之年年常新。从结构看,通篇脉络井然。层次分明。

这类以感春怀人为内容的闺怨词,在唐宋词中本是一个几乎写滥了的题材。这首词却在运思、谋篇方面自出机杼,别具格局,因而有其陈中见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