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177

第177章 临江仙

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赏析]

晁冲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弟弟,他因和苏轼交往,和晁补之一道遭受新党的政治迫害,后来隐逸以终。

这首词显然是怀旧之作,但写得比较冲淡隐约,表现性情的豁达通脱,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词的发端直接叙述当年和朋友们在汴京西池(金明池)畅饮的欢娱情景,从“年年多少欢娱”的语气中隐隐透露了“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的极为沉重的怅惆情绪。别说分手后断绝音信,即使而今仍象以往一样天天见面,谁又敢和当初那般亲密谈论呢?所以说“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这是由追忆往事联系现实所悟出的道理。语言平淡通俗,却勾画出在严酷政治压迫下反常的社会现象。

下片从往事的回忆写到个人目前的处境和想法。政治环境既然如此险恶,把人逼到息交绝游的境地,他现在只能在被锦屏围障着的七尺卧榻上得到一点安全感,在那上面做着自己的梦了。患难知交的相濡以沫,却以欢畅的语气出之,何异含着眼泪的微笑!下文“相思休问定何如”,仍是悬想与梦中故人相见后的情景,深知彼此眼前处境,也不须互相问讯起居何如了。下面接着发抒他的感叹:“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春天都已过去了,落花的命运还堪闻问吗?这个“春天”是政治上的春天,“落花”是指他们那一班受风雨摧残的同道。向他们发出“季子平安否”之类的问讯,岂不徒增辛酸吗?这两句比喻,含意甚为显豁,但因为情深语痛,故不觉其浅露。

全篇以淡雅笔触写肃杀的政治气候,从“忆昔”写到“夜梦”,从“夜梦”又转到“春去”,括尽人世沧桑与复杂心事,一气贯注,曲折尽情,发人深思,饶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