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207

第207章 第二百〇 贺新郎春情

李玉

篆缕销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掀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

[赏析]

李玉词留下来的只有这一首,黄升云:“风流蕴藉,尽此篇矣”(《花庵词选》)。

开头三句已充分写出了“画堂人静”,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宁静,人不会对炉香那么注视,看出它升起后的形态变化以至于散灭;对庭阴的“转午”,也不会感觉得出来。身在如此寂静的环境中,在想些什么呢?下句才透出一些消息:“芳草王孙知何处?”表明“她”是在怀念远人。“惟有杨花糁径”,点明此刻是杨花飘飞的暮春天气。

“渐玉枕、腾腾春醒”。从方才的“醉沉沉”而人有所感觉来看,她依枕而睡并不久。“腾腾春醒”与“醉沉沉”上下照应,彼时即有“芳草王孙知何处”之感,梦回春醒,这种感觉岂不更深?

“镇无聊、殢酒厌厌病”。前面的景物描绘无不离有一个“情”字,到此刻全写出女主人公残春时节的心情。长日情思无聊,故缠绵于酒,借以消愁。“云鬓乱,未掀整”,没有好心情去梳理零乱的鬓发,因“无聊”而“殢酒”,因酒而“厌厌病”,因病而懒妆梳,总因春去而人不归引起。词写到这里,已由外部的状态约略透露人物的内心。

转入下阕,则完全是女主人公自我抒情了。“江南旧事休重省”,这句劈空而来,一下启开了女主人公的心扉。一个“休”字蕴含着多少说不尽的情意。接着直率地道出了底蕴:“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到处探听而信音杳然。“月满西楼凭阑久”,她悄悄登上西楼,独自望着银白的月光洒满大地,痴痴地想着,“依旧归期未定”——他现在大概正想着回来,只是日子还没有确定,这样她又陷入了揣想中:“又只恐瓶沉金井”。慨叹爱情破裂已无法挽救。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盼着听到马嘶声,所思念的人也许会骑着马归来吧。但直到“银烛暗”了,“梧桐影”尽了,月落了,仍不见人归。

“谁伴我,对鸾镜”,这是一声痛彻肺腑的哀鸣。昔日鸾镜前,倩影双双,也许还有过张敞画眉那样的风流韵事,今日独对鸾镜,岂不令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