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14784000000211

第211章 虞美人

陈与义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赏析]

昔人谓陈与义词,常常是“两句景即两句情,两句丽即两句淡”,“又有一句景对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见方回《桐江集》卷五)。说明他在艺术结构上很讲究匀整、对称,讲究情景搭配,浓淡相宜。细审此词,也很富有这种特色。它的上阕,前二句首重写景(或事),后二句着重抒情。即以后二句而言,前一句是着重抒情,后一句着重写景。当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似难截然分开,但大体上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这句主要是写蒙蒙细雨洒向大河的水面,当然也洒向秋塘上的荷花,洒向词人的船篷。这景色确实带有朦胧诗意。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词人的感情贯注进去,仿佛这细雨也洒向词人的心田,带来阵阵清凉。词的下阕,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结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与景融合到一起,表现了舟行的快感。盛开的荷花,本为无情之物,此刻却把词人一路相送到青墩,这是用拟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连绵不绝。它给读者的感觉,宛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所写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写“一路繁花”,一个是写“两岸猿声”而已。

此词节奏明快,格调轻松,并在疏放中微蕴沉郁之旨。黄升《花庵词选》评陈与义词云:“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也就说他的词风非常象苏轼,若以此词和东坡同调之作(波声拍枕长淮晓)相比,我们便更加深信不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