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卡耐基学习人际关系吸引力
14785900000018

第18章 幸福家庭都有共同的秘诀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就是那温馨的港湾,它为你抚平伤口,舒缓你的心灵。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家庭建立在幸福的土壤上,不怕风吹雨淋。爱情是花,婚姻就是果实。如何拥有最幸福的婚姻,也是永恒的婚姻。也许一切并不是那么的困难,你只需一些小努力,在意生活中的一点小细节。你的一个体贴的小动作,你一句关爱的话语。一点一滴幸福的家庭就被你建起。

1 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

爱情与喜欢是不同的。爱情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高形式,也是最强烈形式,它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另一个个体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一种高级情感。

爱情,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关于爱情,自古以来,中外名士笔下挥洒出多少优美隽永、意蕴悠长的文章和话语。唐代诗人“幽忧子”卢照邻有诗曰:“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著名诗人白居易亦有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歌德用这样的话语来盛赞爱情:“爱情,你的话是我的食粮,你的气息是我的醇酒。”夏洛蒂·勃朗特如此描述爱情:“爱情是真实的,是持久的,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甜也是最苦的东西。”

爱情还常常被作为各类艺术形式的表现主题。无论是古代的诗歌、传奇、散文、小说、戏剧,还是现代出现的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爱情都成为这些表现形式的寄托载体。那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纯真的、专一的感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爱情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高形式,也是最强烈形式,它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另一个个体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一种高级情感。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生存的欲望和繁衍种族的需要。每一个发育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内心的渴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渴望变得越来越迫切,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满足,有可能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表达的话,这就是性。很多人不愿意把这个东西放在爱情里讨论,因为觉得过于庸俗害怕玷污了爱情的神圣。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它也是爱情的一部分。基因学研究表明,男女间之所以会相互吸引、爱慕,荷尔蒙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过于强调性的成分也是不对的。

爱情的动力不是来源于性欲,而主要在人的精神层面得以产生。这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体的外貌和能力的积极表达的过程,由此一个人开始了对另一个人的关注,在这个基础上从而产生了爱情。

卡耐基认为,爱情生活决不只是局限在家庭范围内、停留在休闲时间里,它会影响到人的所有的领域、所有的时间。社会心理学家费洛姆也认为,爱情并不是把两人从其他人中独立出来,而是要求两人更多的去关注其他人和世界。最失败的爱情就是两人完全形影不离,这样的两个人是不成熟的。

爱情与喜欢是不同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我喜欢他(她),但不爱他(她)”这样的现象,就是很鲜明的例子。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对爱情和喜欢这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建立“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最终发现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爱情量表”的相关选项是:

1.他(她)觉得情绪很低落的时候,我觉得很重要的职责就是使他(她)快乐起来。

2.在所有的事件上我都可以信赖他(她)。

3.我觉得我要忽略他(她)的过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我愿意为他(她)做所有的事情。

5.对他(她)我有一种占有性。

6.若我不能和他(她)在一起,我觉得非常的不幸。

7.假使我感到孤独寂寞,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他(她)。

8.在世界上也许我关心很多事,但有一件事就是他(她)幸不幸福。

9.他(她)不管做什么,我都愿意宽恕他(她)。

10.我觉得他(她)的幸福是我的责任。

11.当我和他(她)在一起时,我发现我什么事都不做,只是用眼睛看着他(她)。

12.若我也能让他(她)百分之百的信赖,我觉得十分快乐。

13.没有他(她),我觉得难以生活下去。

“喜欢量表”的相关选项是:

1.当我和他(她)在一起时,我发觉好像两人都有相同的心情。

2.我觉得他(她)非常好。

3.我愿意推荐他(她)去做被人尊敬的事。

4.在我看来,他(她)特别成熟。

5.我对他(她)有高度的信心。

6.我觉得什么人和他(她)相处,大部分都会有很好的印象。

7.我觉得我和他(她)很相似。

8.我愿意在班上或团体,做什么事都投他(她)一票。

9.我觉得他(她)是许多人中,容易让别人尊敬的一个。

10.我认为他(她)是十二万分聪明的。

11.我觉得他(她)是所有认识人中,非常讨人喜欢的。

12.他(她)是我佷想学的那种人。

13.我觉得他(她)非常容易赢得别人好感。

针对心中的某一个人,如果你的选项多集中在「爱情量表」,那表示你对他(她)的感情以“爱情”成份居多,如果多集中在「喜欢量表」,则意味着你对他(她)的感情处于“喜欢”层面。

相比较来说,阅历比较丰富的成年人因为自身心智的发育成熟及一定的社会化程度,可以较容易地区分爱情和喜欢这两种不同的情感,而对大部分初入社会、年龄尚浅的年轻人来说,就很容易混淆。

2 家——我们心中温馨的港湾

家!多么熟悉、亲切、温馨的字眼。但我们对它似乎从没多留意过几次。当你忙碌于自己学业或事业的时候,家似乎是旅馆,每天急匆匆来去,成了吃饭睡觉的地方;当你满身疲惫,在外面受到了伤害时,家就是那温馨的港湾,它为你抚平伤口,舒缓你的心灵。

构成家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有人说是房子,世界上有多少间房子,就有多少个家。是这样吗?

1983年,卢旺达的战争造成人民流离失所,到处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三十七岁,他的一家有四十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因为战争的原因几乎全部离散丧生。他几乎绝望了。最后,他意外打听到自己五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心情异常激动的他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当时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的搂在怀里,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一天在美国洛杉矶的大道上,一个富翁喝醉酒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一个正在执勤的警察看到了,跑过去扶起他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富翁反问警察:“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警察大惑不解,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幢气派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翁叹了口气,缓缓地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家不是一个简单的范畴,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单纯地由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物质上的富足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转眼即逝的。试想,纵使你的房子面积广大,装饰豪华,但如果没有感情的维系,房子下的人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再美丽的房子也只会觉得阴冷无比。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虽然小,但并不是微不足道。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通过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联大特别会议则确定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其宗旨就是呼吁各国重视家庭的作用,促进家庭和睦与幸福,推动家庭为社会和谐作贡献。中国古语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家是一切的基础,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联结着个人和社会,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和睦的家庭可以使家庭成员心情舒畅、安心工作和学习,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很大作用。相反,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家庭,不仅不利于家庭成员的身心成长,而且会给社会增加负担,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3 从爱情走向婚姻

爱情是花,婚姻就是果实。爱情如果没有婚姻作结果,那就像是一把焰火,虽然有霎时的美丽,虽然会发出夺目的光芒,但当微风一起,便只会四散消失。同样,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空洞的,虚无的,触之即破的,是不完美的。

如果婚姻中有爱情相伴,那将是最幸福的婚姻,也是永恒的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爱情和婚姻是不同的,但又是有联系的。

谈恋爱时,恋人之间借助一切机会,用尽一切方式,来向对方表达自己那绵绵的爱意,或者看电影,去郊游,散步,或者打电话,吃烛光晚餐,互赠信物,再加上彼此都有相对多的空余时间,恋爱在这时看来是多么的美好啊!

每一个恋爱者都曾设想过未来的婚姻生活,他们怀着过高的希冀,以为未来的婚姻就像一首诗,一幅画,热恋中的他们甚至弄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抱怨婚姻生活枯燥无味。然而,步入婚姻殿堂的他们慢慢发现那曾经炽热的誓言变成了遥远的过去,彼此不再温情脉脉地注视,家庭生活的各种琐事铺天盖地而来。在这时,对于那些不能正确理解爱情,片面看待婚姻的人来说,婚姻似乎成了爱情的坟墓。

因为有了这种想法,于是想当然地自己不再像恋爱时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不再向对方讲殷勤的话语,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生活就这样似乎平平淡淡地过着。殊不知,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婚姻生活,倒真是把婚姻变成了爱情的坟墓。

因为无法接受现实生活的平淡,看到当初的爱情已然不在,因此当有“第三者”闯入时,就会以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爱情”,于是或者离婚,或者婚外恋,家庭从此不得安宁。

爱情是花,婚姻就是果实。爱情如果没有婚姻作结果,那就像是一把焰火,虽然有霎时的美丽,虽然会发出夺目的光芒,但当微风一起,便只会四散消失。同样,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空洞的,虚无的,触之即破的,是不完美的。

进入婚姻,并不意味着爱情的结束。当然,要我们仍然保持热恋时的状态,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许多别的方式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比如,晚上留一封情意浓浓的信,感谢对方为家庭做出的辛劳;偶尔地在某个节日送上一束鲜花;节假日全家一起出游;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普通的话语表达自己对他/她的关切;或者和他/她一起做家务,不仅体验其中的乐趣,还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当然了,如果婚姻中有爱情相伴,那将是最幸福的婚姻,也是永恒的婚姻。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管这句话是真是假,婚姻对于恋人来说,无疑是对自己爱情的一个考验。而婚前的“最后自由”时光很容易使“准新人”暴露出一些婚姻中的隐患来,以下的四套话可以说是命中率最高的“婚前杀手”,不要小看它们,有时候不经意间的话语流露很可能让你们经营多年的感情在婚前那一刻分道扬镳!

成家了咱俩今后可不能老下馆子了!

将爱情推向“婚姻坟墓”的最大黑手,就是彼此对婚后生活的不适应,而这里最主要的因素又是婚后双方感觉不到恋爱期间的美好情感。的确,婚姻意味着一段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但它并不代表将过去的一切作以了结。特别是双方早已习惯的相处方式,如果它们能够增进两个人的情感的话,那还是继承下来吧。

你家怎么这么多乡下亲戚啊?

很多话不宜明说,例句就是这样。即将与对方组建新的家庭,对方的亲戚也就成了自己的亲戚,“你们”二字可能会给对方心中不快。更为重要的是,即便对方家中某七大姑八大姨言行举止令人不爽,也没有必要这样直白地抱怨。什么样的情况,对方自然会明白。再者,将来成家之后,这些“没教养”的亲戚,一年又能见上几面呢?

咱们结婚以后,你必须把他(她)的联系方式都给删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天空,也拥有自己的美好记忆。成家立业之后,夫妻双方的感情的确重要,但这并不表示对方应当将曾经的情感抛于脑后。试想,一个对过去感情不重视的人,又何尝能够对现在的情感负责呢?只要你们的情感发展正常,那就没有必要如此苛求对方。

你现在后悔也不迟啊!

在即将踏上婚姻殿堂时,两个人因为情绪激动而发生口角很正常,毕竟当幸福来临之际,任何一点的不快都有可能让情绪激动的人发脾气。但是,和对方吵架,还是应当就事论事,不要将对方的一点过错上升到自己“羊入狼口”的程度。没有人愿意在即将成婚之际听到自己的爱人如此抱怨,这对他(她)的打击十分强烈。

4 夫妇不和的主因

卡耐基说,魔鬼为了破坏爱情而发明的一定会成功且恶毒的办法中,唠叨是最厉害的了。它能带给生活的,只有悲剧。

(1)唠唠叨叨讨人嫌

事实的确如此。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拿破仑的侄子,爱上了当时的绝世美人特巴女伯爵玛利亚·尤琴,并且想要和她结婚。此时他的顾问向他指出:“她的父亲只是西班牙一位地位并不显赫的伯爵……”,但拿破仑三世立刻反驳说:“那又怎样?”在他的心中,她高雅,妩媚,年轻,貌美,只要看到她,他的内心就充满了幸福快乐。爱情似乎让他昏了头脑,最终他不顾全国的意见,和自己钟爱的女人结婚了。

一个是位高权重,一个是美娇如艳,新婚的他们拥有财富、健康、权力、名声、美丽、爱情、尊重——多么十全十美的罗曼史啊。从来就没有婚姻之圣火会燃烧得那么热烈。

然而,好景不长,这圣火很快就变得摇曳不定,热度也开始冷却了,慢慢只剩下了余烬。拿破仑三世可以使尤琴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皇后;但,不论是他爱的力量也好,他手中无人可比的权力也好,都无法使这位法兰西妇人中止挑剔和唠叨。

充满嫉妒和猜疑的玛利亚·尤琴,经常藐视他的命令,甚至不给他一点私人的空间。当他处理国家大事,和大臣们讨论重要事务时,她竟然冲入他的办公室里,并且干扰不休。她不会让他单独一个人,嫉妒让她总是担心他会跟其他的女人亲热。

她还常常跑到她姐姐那里,数落她丈夫的不好,又哭又闹,既唠叨,又威胁。她会不顾一切地冲进他的书房,不停地大声辱骂他。拿破仑三世虽然身为法国皇帝,拥有十几处华丽的皇宫,却找不到一处可以得到片刻安宁的地方。

尤琴这么做,最终得到了什么呢?

答案如下:我引用莱哈特的巨著《拿破仑三世与尤琴:一个帝国的悲喜剧》——书上这样写道:“于是拿破仑三世常常在夜间,从一处小侧门溜出去,头上的软帽盖着眼睛,在他的一位亲信陪同之下,真的去找一位等待着他的美丽女人,再不然就出去看看巴黎这个古城,溜达溜达神仙故事中的皇帝所不常看到的街道,呼吸着本来应该拥有自由的空气。”

这就是尤琴唠叨所得到的后果。的确,她是高坐在法国皇后的宝座上。的确,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但在唠叨的毒害之下,她的尊贵和美丽,并不能保住爱情。最可怕的事情,终于降临在她的身上。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嫉妒和唠叨。

男人离开家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太太唠叨不停。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姗蒂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常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困窘不堪。有一天苏格拉底刚一进家门,姗蒂就莫名其妙地对他唠叨不休,接着就是破口大骂,言语不堪入耳。苏格拉底早已习惯这一切了,于是就坐在一边旁若无人地抽起烟来,姗蒂看到他对自己不理不睬的,更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端起一盆子水就是迎头一泼,顿时苏格拉底全身湿淋淋的。为了躲避她,苏格拉底经常不回家。

夫妻一起生活,很少有不吵架的。但事情过后,心智健全的人自会解决一般的争执而不至于产生裂缝。和疾风骤雨的吵架相比,每日没玩没了的唠叨就像是一块加了水的海绵,更能拖垮对方。“为什么你不能像别的男人那样去赚大钱?”“为什么你总是不升职,你看看隔壁人家老王,进公司没多久,就当上了x长。”“我怎么就嫁给你这样一个没出息的男人?”洗衣服嫌洗的不干净,做饭不是嫌咸了就是嫌淡了,诸如此类的家庭噪音不绝于耳。

让我们看看发生在生活周围的例子吧。

时值五一黄金周,一对家住武汉的夫妻,从九江回汉过五一;从中午出门开始,妻子就不停唠叨婆婆这不好那不好,一路上抱怨不断,丈夫异常恼火,一气之下,开车撞向护栏。所幸二人只是受了轻伤。或者如《泰晤士邮报》所说:“许多太太们不停地在慢慢挖,自掘婚姻的坟墓。”因此,如果你要维护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请记住:改变自己唠叨的毛病。

(2)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

卡耐基认为,婚姻生活中一方试图去改变另一方的举动往往会走向不幸。“在生活中,我会做出很多傻事,但从来不想为爱而结婚。”英国著名政治家、小说家狄斯累利这样说道。的确,他没有为爱而结婚,他保持单身状态一直到三十五岁。三十五岁时,他向一位有钱的寡妇求婚了,而这位妇人竟然比他要大十五岁。他是因为爱情而向她求婚的吗?不,绝对不是。她知道他是冲着自己的金钱来的。但她没有拒绝,相反,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求他等一年的时间,好让她有机会研究他的个性。等一年过去了,她就嫁给他了。

这听起来是多么的无聊可笑,但结果却让我们意想不到,狄斯累利的婚姻竟然会成为众多充满破碎和污点的婚姻中最成功的例子。让我们看看他们两位的做法吧。

狄斯累利求婚的这位夫人既不美丽,也不高贵,更不聪明,而且和狄斯累利的差距特别大。她的谈吐经常让人啼笑皆非,例如她“从不知道是希腊人,还是罗马人先从历史中出现。”她的衣着,让人感觉非常古怪;在家具布置上更是不敢恭维。然而,她在婚姻生活中却是一位天才,即她懂得保持自己丈夫的特色,而不去强行改变他。

当狄斯累利在外面费尽心机地与人争辩,筋疲力尽地回到家时,她从不会过问自己丈夫刚才已经讨论过的事情,相反,她会说些家里发生的琐事来松弛他紧张的神经。妻子所营造的轻松地家庭环境让狄斯累利越来越喜欢家,在家里,他不需要斗智斗力,精神上的轻松愉悦使他觉得和妻子在一起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同样,狄斯累利也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妻子。不管她在别人面前出了什么洋相,他从来不会责备她。如果有人取笑她,他也会挺身保护她。虽然他的妻子不是十全十美,相反却有着诸多的毛病,然而三十年来,她一直兴高采烈地谈着他、赞誉他、夸奖他,最重要的是,不管他做什么,她都相信自己的丈夫不会失败。

三个十年过去了,他们相处融洽。有时候他们会开这样的玩笑:

“知道吗?我和你结婚是觊觎你的财富呢!”

“是这样吗?不过我敢打赌,现在如果我们从头开始,你肯定会为了爱情和我在一起。”

狄斯累利不置可否。是啊,他们都很聪明,都懂得如何欣赏对方的优点,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行改变他。最终两人意外获得爱情的真谛,缔结了美满的婚姻生活。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何况婚姻中的两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有着不同的个性与不同的生活阅历,所以与其强行改变对方,不如试着欣赏对方。慢慢你会发现你的另一半,也许在用同样的方式靠近你,逐渐的因爱做出改变,幸福就这样到来了。

(3)过分苛责惹人烦

卡耐基说,使许多罗曼蒂克之梦撞击离婚礁石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那些毫无用处、令人心碎的批评。

狄斯累利在公职生活中最难缠的对手,就是那伟大的格莱斯顿(英国政治家,1868到1894年间,4度担任首相)。这两位仁兄,对于在帝国之下的每一件能够争辩的事物都相互冲突,但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私生活都充满幸福和欢乐。

狄斯累利和妻子凯瑟琳·格莱斯顿在一起生活了59年,差一点就是60年了,他们一直互相热爱着。我喜欢想象这位英国最威严的首相格莱斯顿,轻握着他夫人的玉手,和她在火炉边的地毯上跳着舞,唱着这首歌:

夫衣褴褛,妻衣亦俗;

人生浮沉,甘苦与共。

在公开场合中,格莱斯顿是一位让人心生敬畏的人;但在家中,却永远不批评。当他到楼下要吃早饭的时候,如果看到全家人还在睡觉,他就会以和婉的方式来表示他的不满。他提高了声音,制造出动静,唱着不知其名的圣歌,声音回荡整个屋子,以此告诉其他家里的人,全英国最忙的人已经自己一个人在楼下等着吃早饭了。他保持着外交家的风度,体谅人的心意,并强烈地控制自己,不对家事有所批评。

你批评对方时,其实就是在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你在某些方面让我无法接受。”作为发泄不满的一种方式,这很容易破坏两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或许会有意地避开你,或出言反抗,导致冲突升级,或怀恨在心,为将来的不合埋下隐患。总之,批评是一种没头脑的表现,起不了什么作用,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假如你要维持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请记住这条规则:“不要批评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