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一般说来,敌对双方在作战中通常都是用“正”兵对阵,挡住正面,而用“奇”兵出击,争取胜利。
兵势篇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
兵势篇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
兵势篇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
孙膑画像
张巡
安禄山
孙子兵法
唐掐丝菱纹柄金黄色刀
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击,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就是说,用兵应造成一种险峻的态势,这种态势如同湍急的流水,具有巨大的冲击力能漂移重石,还应像鹰隼急速地俯冲那样,具有很高的速度,由于节奏极快而能捕杀禽兽。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其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就像张满的弓弩;其行动的节奏,是短促的,就像击发弩机。具有这样的态势节奏,正如鹰隼一击,百鸟无以争其势;猛虎一奋,万兽无以争其威。
正如古语所说“附近州县望风而降”,这就是战争态势的威力。当代军事家刘伯承曾说过:“其势险,其节短,是为将必求之术。”势者,用兵之势,又称态势,不是指形式、格式。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讲的不是一个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而是讲这人占有险要的关口,一人居关而守,万人攻而不取,这“势”,是地势之利。《孙子》记载,“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是指地势之利。
为了说明用兵打仗必须造成的有利局势,刘伯承引用孙子“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他认为那时孙子不可能懂得物理学,当然更不知道加速运动,但孙子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圆石从很高很陡的山上滚落下来的力量,是很难抵挡的。四川有种水鸟,羽毛绿色,像八哥,嘴很尖,在高空中发现水中的鱼,就将双翅夹拢,依靠全身重量,自天而降,有时竟能捉到比自己大几倍的鱼。《势篇》记载的“其势险,其节短”,就像这种鸟,冲下来很猛(势险),时间又很短促(节短)。这样一来,力量再大的鱼亦难以抗拒。智勇双全的将领在作战斗部署、战役布势中都力求这种险峻之势。这样,敌人想要挡住我之进攻,就犹如“抓沙子搪水,徒劳无功”。
刘伯承还强调说,险峻的态势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的,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军语上所讲的实力。例如,武松打虎靠的是胆量和武功,加上喝十碗老酒和吃几斤牛肉,这种综合条件下所构成的力量,造成了有利于武松的态势。老虎缺食而筋疲力尽,武松则是足食饱腹,且以死命相对,所以,武松最终能置猛虎于死地。作战不仅要讲速度,还要重视“节”的作用,把握“节奏”,善于“权衡”,力争不失“时机”,不耗“无用之巧”,张弛得体,该张时则张,该弛时则弛,乃能在战争中达到“势险、节短”,显出无比的战斗威力,克敌制胜。
孙子的这种主动造势、以势佐胜的“势险节短”的作战思想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兵经百篇》中认为:“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兵垒》中也说:“若乃勃然而起,忽然而至,如豕之奔,虿之螫,狸之搏,兔之脱,谁能御之?”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也说过:“游击队的作战,要求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采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很快地解决战斗。”
“势险节短”这一军事谋略也适用于经商,经商必须要有竞争,充分利用“势险节短”,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略思想,主动灵活地指导企业经营,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无锡色织一厂就因运用“势险节短”的策略,久盛不衰。1979年10月,一位香港客商带着一寸见方的仿毛织物——涤棉磨毛巾的样品到无锡色织一厂洽谈,探询1980年1月底以前,该厂能否生产出同类产品。厂长徐云翼知道此乃当时国际市场上的紧缺货。他详细察看了样品后,当即回答:“只要你们能提供磨毛设备,我厂就能按时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客商很快把设备发到无锡。该厂一个月安装成功,第二个月就供货1700米。该厂因此名声远扬,生意兴隆。
1982年,一位美商在收到样品后,以质量不合要求提出取消订货。徐厂长指示,按其绒毛长一些的要求,再提供样品供其选择,结果客商十分满意,与该厂重新签订了供货合同。徐云翼说:“国际行情瞬息万变,客商要求多样,我们必须使产品具有竞争力、吸引力和应变力。”
徐厂长的经营方针是:高质量、多品种、少批量、快交货、全准期、优服务。全国色织布行业平均交货期为100天,这个厂的“慢车”是80天,“快车”是60天,还有少于60天的“特快”。按期履约,经商有信,赢得声誉。美、日、德和香港的许多客商指名要这个厂的产品,有的还提出织物免检。
当化纤织品降价,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徐厂长采取了特殊对策:特小批量——从500米开始承接;特快交货——最快58天以下;特殊整理——承接表面磨毛等工艺难度高的订货。他们完成的最小批量是1500米,还是一花三色各500米,交货只用了42天。这真是“势险节短”,怎么能不生意火爆呢?
用势险节短之谋,先做大量准备工作,到了紧要关头,再用精兵,以突然迅速的行动,突击市场,一下子达成战役企图,从而抢占市场制高点。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它为集中化,全方位市场开拓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例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第二年,曹操在仓亭再败袁绍。
公元204年,曹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桓部落。乌桓部落首领蹋顿单于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决定北征乌桓,一举消灭袁氏残余势力。
在北上之前,曹军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袁尚已经苟延残喘了,不值得再去征伐。如果我们孤军深入,后方的刘备肯定会劝刘表趁虚进攻许都。那时恐怕就进退不得!
针对这种言论,曹操的谋臣郭嘉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说:乌桓恃其边远,肯定不会做准备,我们应该出其不意,即使孤军深入也一定能击败他们。况且袁氏与乌桓关系非同一般,而河北百姓对袁家还有一些感情,一旦今天我们放过袁尚,等到来日他养成气力,到那时再想制住他就难了!所以一定要迅速灭亡袁氏。至于刘备更不足虑,现在他依附刘表,刘表不会重用他,所以,即使是“虚国远征”也不用担心。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决定北征乌桓。
公元207年,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县),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
曹操这次北征是势在必得,他带到无终的将领除了本地人就是一些骁勇的骑将,他们分别是张辽、徐晃、张合、张绣、曹纯、郭嘉等人。眼看大军就要启程进军辽西,天公却不做美,夏秋季节大雨连绵,“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傍海道不通”,进军时间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秋七月。此时的乌桓也已经有了准备,把守要道,曹军很难前进。
这样看来似乎只有退军这一条路了。如果此时退兵,那么将前功尽弃,任由二袁养成气力,将来乌桓骑兵一定会时常骚扰幽州,那时曹操的背后就永无宁日。曹操当然不会轻易的离去,他在徐无山(今河北玉田东北二十里)请出了熟悉当地情况的田畴。
田畴建议兵走“卢龙塞”(今天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线)直达辽西。在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在右北平一带长年作战,卢龙塞还是畅通的,但是从东汉建武年间直到建安年间,长达两百年的时间这条路人迹罕至,基本来说这是一条没有路的路。要不是田畴这个“辽西通”,看来当时是没人能想到从这条路出塞的。
在田畴的带领下,曹军过卢龙塞出关,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尤其是塞外“五百里”绝地,大大延缓的曹军的行程。直到到达平冈一带,曹军才真正可以急行奔袭。实际上即使是到了平冈,离柳城还是有百余公里的距离。
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今辽宁省建昌县城东的大黑山)附近,二袁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才仓皇集结数万骑向西迎敌。两军在白狼山遭遇。这是一场遭遇战,其实也是一场决战。如果曹操战败,那么全部曹军势必全军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如果乌桓战败,那么他们的柳城势必失守。
当时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兵马盛众,但他们面对曹军的到来却措手不及,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单兵能力强,但整体作战弱。曹操的优势是出其不意,手下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和百战余生的精锐骑兵和虎豹骑,不过他们经过十几天的山路和急行军,体力已经大打折扣,更何况他们的重装主力步兵在后面,面对多于自己的乌桓军很多人也都发怵。
“狭路相逢,勇者胜!”曹操登白狼山观敌阵,看到乌桓军阵不整,阵形松散,便命令张辽、张合二人为前锋冲阵。张辽气吞山河,勇猛无畏,直冲敌阵。在张辽的带动下,曹军的精锐骑兵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下一场血战。徐晃、张合、曹纯等将领奋勇争先,数万骑兵的大混战,可以想象战斗的惨烈。
乌桓原本就人心惶惶,一看曹军如此勇猛,其阵行开始崩溃,混战中,曹纯麾下虎豹骑俘获单于蹋顿,将其斩首。乌桓群龙无首,最后终于被杀得七零八落,尸体遍野,三郡乌桓的主力骑兵在这场决战中开始全面崩溃。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并一举平定了三郡乌桓的亲袁势力,直接占据柳城。曹操将投降的乌桓的精锐军队编入麾下,号为“天下名骑”。在凯旋途中,曹操豪情万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
⊙原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孙子兵法·兵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