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一样细致,那么士卒就可以同将帅赴汤蹈火;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一样关心,士卒就可以跟将帅同生共死。
九地篇 因地制宜随敌应变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汉文帝刘恒
九地篇 因地制宜随敌应变
苏轼
孙武在本篇列举了六种地形之后,紧接着又提出了“六兵”(“走兵”、“驰兵”、“陷兵”、“崩兵”、“北兵”、“乱兵”),并且强调指出:这六种败兵的出现,主要的原因还不是由于地形的原因,而是为将者用兵的失误;地形对于战争的胜利,只是一个辅助条件,胜败的关键,是为将者是否善于掌握“战道”,也就是战争规律。
这“战道”究竟是什么?归结为一点,那就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一切都要按“战道”办事。
“彼”,指的是敌方。知彼,可以说是这“四知”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方面。孙子突出加以强调,认为“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己”,指的是我方。孙子十分重视知己。知己不仅是多方面的,甚至矛头直指国君:“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天”,孙子认为:“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是纯粹的物质现象,而知天则是取得军事胜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孙子在《火攻篇》中的叙述更为明白:“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把知天与军事行动密切联系在一起,是“知兵”的重要方面。
“地”,孙子明确指出:“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他还强调说:“地形者,兵之助也。”为了知地,他十分重视利用向导,认为“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彼、己、天、地”,孙子认为,乃是实在事实,无任何虚幻神秘的成分,只有慎察其事实,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确定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指导原则,克敌制胜。
掌握战争规律,按照战争规律办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甚至会有很大的风险。难就难在,有时候,要坚持按战争规律办事,甚至皇帝老子的话都不能听,都要“顶撞”,这风险还不大吗?然而,要克服这个“难”,要敢于冒这份风险,依靠的又是什么呢?孙子回答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这就是说,只有不图个人名位,不畏惧可能招致的罪责,而以广大民众利益为思考问题、作出抉择的唯一出发点,才能真正坚持“战道”。2000多年前,孙武能站在这样的人生观与得失观的高度来考察问题,不能不发人深省,令人敬佩。
仔细思考一下,打仗有“战道”,要按战争规律办事,而做其他什么事也都有“道”存焉,也都得按规律办事。办事要明理,办事要研究规律,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是中国人在办事中奉行的至理名言。毛泽东认真总结并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几千年来对办事规律研究的成果,将办事规律科学地表述为: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他明确指出了,不论办什么事,只有懂得那件事的规律,才能办好那件事。
战例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领马步水军83万,水陆并进,计伐东吴。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向刘备建议:往投东吴,使南北相持,我军将可从中得利。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献计,当即派他去东吴进行游说。
诸葛亮奉命来到江东,几次用计,促使孙权与周瑜下定决心与曹军抗争。然而,在这过程中,由于诸葛亮屡屡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才能,遭到东吴都督周瑜的嫉恨,周瑜决心设计除掉诸葛亮,为东吴根除后患。草船借箭就是因周瑜蓄意谋害诸葛亮而由诸葛亮导演出的精彩一幕。它生动地说明诸葛亮用兵具有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特点和才能。
一天,周瑜在大营中邀请诸葛亮与众将官一道议事。大家坐定后,周瑜对诸葛亮说:“近日即将与曹军会战,水上交锋,先生以为应该用何种武器为先?”
诸葛亮说:“大江之上,两军交锋,应以弓箭为先。”周瑜说:“先生所言,正与我意相合。只是现在军中箭枝甚缺,能否请先生监造10万枝箭,以作应敌之需;这是公事所在,还望先生不要推辞!”诸葛亮明知这是周瑜设计陷害,但他却心中有数,便回答说:“都督委派之事,我岂敢推辞,只是不知10万枝箭,何时即需备齐呢?”周瑜说:“10日之内备齐如何?”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即将到来,若等10日,恐怕误了大事!”
周瑜听了有些纳闷,心想:我限10日,正要难为于他。他却反说10天时间太长,这是何意?便问诸葛亮道:“那么,依先生之见,那应是几天完成才好呢?”诸葛亮说:“只消3天,便可向您缴纳10万枝箭,以应急需。”周瑜听了更是暗暗吃惊,说道:“这可是军中无戏言呀!”诸葛亮说:“我岂敢戏弄您大都督呀!您如不信,我愿立下军令状,3日之内缴不出10万枝箭,甘愿按军令受罚!”
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话,以为这下诸葛亮是中了自己的计了,大喜过望,当即命令军政司拿来纸笔让诸葛亮签下军令状,并假惺惺地对诸葛亮说:“待您完成这件大事,我定当重谢,摆酒为先生庆功!”诸葛亮说:“今日造箭已经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吧,到第三天您来取箭就是了。”说罢便告辞而去。
诸葛亮走后,当时任周瑜军中赞军校尉的鲁肃吃惊地对周瑜说:“诸葛亮莫不是有诈吧,3天怎能造成10万枝箭呢?”周瑜说:“管他的,是他自己送死,又不是我逼迫他。今日他当众立下令状,这下便插翅也难逃了;我还要吩咐工匠故意拖延时间,所需要的器材也迟迟不给他备齐,看他如何是好!您与诸葛亮交情甚好,不妨到他那里去探听一下虚实,看他到底怎样动作。”
鲁肃便来到了诸葛亮住处,诸葛亮一见鲁肃来到,故意装作为难起来,对鲁肃说:“子敬呀,您可得救救我哩!3日之内如何能造成10万枝箭啊!”鲁肃说:“这全是先生自取其祸,教我如何相救?”诸葛亮说:“事到如此,别的事我也不求您了,只求一件事,借给我20艘船,每艘船配军士30人,船上一律用青布做成幔帐,各扎稻草人千余来,排在船的两边,这样,我包管3天后缴纳10万枝箭就是了。只是我的这个要求,请您务必不能告诉都督,不然的话,他又会坏我大事。”对于诸葛亮这点微不足道的要求,鲁肃满口答应了,回到周瑜那里真的没有提诸葛亮借船的事,只说孔明根本用不着什么造箭的器材和工匠,一切他自有道理。周瑜听了鲁肃的回报感到十分奇怪,但又想不出怪在哪里,便说:“那好吧,看他3天内怎样拿10万枝箭来见我!”
鲁肃按诸葛亮的要求私自拨出20艘船,每船30人,以及布幔、稻草束等一一齐备,只等诸葛亮调用。却不料第一天并不见诸葛亮的动静,第二天也还是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天时,诸葛亮才秘密邀请鲁肃来到船中。鲁肃问道:“您叫我到船上来是为什么呀?”诸葛亮说:“特地请您来一同去取箭哩!”鲁肃感到奇怪,问道:“到哪里去取箭呀?”诸葛亮笑着说:“这您就不需多问了,等船开到前面您自然会明白的。”说罢,命令士卒用长长的绳索把20艘船连在一起,朝着北岸魏营的方向开去。这天晚上,大雾迷漫,长江之上,更是迎面不辨人影。诸葛亮只是催促船队加速前进,到五更天时,已经靠近曹军水寨了。这时,诸葛亮吩咐军士把船倒过来,头朝西,尾朝东,一线儿摆开,就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得不行,说道:“先生,你这样大喊大擂,假若曹操听到了,出兵来攻,如何是好?”诸葛亮笑着说:“不碍事,我料他曹操见到大雾迷漫,不辨虚实,必不敢出兵,我们只管喝酒取乐,等天亮雾散,便回营去。”
且说曹操营中,听得江上擂鼓呐喊,水军首领毛蚧、于禁慌忙报告曹操。曹操听到报告,下令道:“江上重雾,吴军忽至,必有埋伏,切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5000人前去以乱箭射之。”说着又派人叫张辽、徐晃也各带陆军弓弩手3000人前往江边助射。这样水陆两军弓弩手合计共约万余人,一齐向江中放起箭来。一霎时,箭如骤雨。过了一阵,诸葛亮又教军士把船再换个方向,头朝东,尾朝西,并且更逼近水寨受箭,一面还继续擂鼓呐喊。就这样,一直闹到日出雾散,诸葛亮才下令向江东返航。这时,20艘船上的稻草束上已排满箭枝,等到曹操发觉派兵来追赶时,诸葛亮的船已经走了20多里,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
在返航的路上,诸葛亮对鲁肃说:“我叫士兵大略地算计了一下,已经得了10万余枝箭,明日用它来射曹军,这岂不是很合算吗?”鲁肃听了这话佩服得五体投地,问道:“先生真是神人呀,您怎么会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回答道:“为将者用兵打仗,如果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那岂不是一个庸才?用那样的人带兵是注定要误事的。我在3日前便已算定今日必有大雾,所以才敢在周瑜面前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哩。”说着说着,船已到岸,周瑜正派500军士在江边等候搬箭,计数的结果竟计10万有余,周瑜想害死诸葛亮的阴谋又没有得逞。
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格外的“神通”,而是由于他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掌握了魏军不擅长水战的弱点,观测了当时的天象和地形,才导演出了这么精彩的一幕。如同他自己在与鲁肃谈体会时所说的: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那他便是一个庸才。
⊙原文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孙子兵法·地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