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品读
14787700000005

第5章 变化是没有止境的

○译文

对于贪利的敌人,要以小利引诱他;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战胜他;对于兵力充实的敌人,要加强力量防备他;对于兵力强大的敌人,要避免与他决战;对于易怒的敌人,要骚扰激怒他;对于自卑而谨慎的敌人,要使他更加骄狂;对于体力充沛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劳;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们。

§§作战篇 速战速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 孙 子 兵 法 》 品 读

西汉陶俑

作战篇 速战速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项羽

曹参

作战篇

速战速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孙子兵法》品读

作战篇 速战速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作战篇 速战速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军事后勤,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对战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古今中外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对后勤建设无不非常重视。拿破仑在决战胜利后,曾把第一枚勋章挂在他的后勤部长的胸前;毛泽东极力强调军队生产队的作用,等等。时至今日,军事后勤理论日臻完善,但追本溯源可见到,军事后勤这一思想理论体系框架,正是基于我国古代兵法名著《孙子兵法》而建立的。古代简陋的兵器和原始落后的作战方式与指挥方式,不仅没有阻碍,反而促进了先进的军事理论的诞生,《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兵家奉为兵经。

战争是经济力量的对抗,是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争斗和体力上的厮杀。尤其是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很不发达,人的体力与马匹的强弱甚显重要,因而作为将帅在谋略消灭敌人同时,必须首先考虑到保存自己。显而易见,饥困几天的士兵是谈不上有很强战斗力的,兵强马壮无疑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前提。而人要吃饭,马要食草,损坏了的兵器装备要有及时的补充,由此必须有切实可靠的后方勤务。对于这一点,2500多年前的孙武是独具慧眼的,他在兵书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军争篇》)在那时,军事术语中还没有“后勤”、“军需”等词,但他在这里所列举的“辎重”、“粮食”、“委积”,却大体上包括了现代军队所说的后勤军需的基本内容。孙武的这段话,明白无误地向人们昭示着这样一个战争信条:军队无后勤,则不战自亡。

历史证明,没有经济条件与经济资源,是无法取得战争胜利的。古今中外战争都是政治、军事与经济的竞赛,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是较强的。战国时代,商鞅就认识到“国不富,不可以养兵”。经济是实施战争的基础,战争严格受物质条件的制约。只有在充足的物质条件保证下,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同时,战争又会严重地破坏经济,致使国家处于困境而无力再实施战争。孙武通过对战争费用的实际考察,认为充足的物资保障是实施战争的前提条件。战争极大地依赖于后勤,只有物资齐备,方可兴众举师征伐。

战例

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攻占徽州后,亲自到石门山拜访老儒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朱升高瞻远瞩地送给他一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说,要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储备粮食;不图虚名,暂不称王。朱元璋认为老儒的话很有道理,即提出了一个在两淮、江南地区“积粮训兵,待时而动”的行动计划。

“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按照老儒朱升的提示,朱元璋首先抓紧军队建设,提高军队的作战本领,尤其重视军事纪律的训练和整顿,强调“惠受加于民,法度行于军”。同时,朱元璋大抓农业生产。他设置营田司,任命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并且还抽出一部分将士,在战事之余开荒屯田;推行民兵制度,组织农村壮丁,一面练武,一面耕种。这样一来,军队的后勤军需有了保障,所生产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支援贫苦的百姓,改变了军队历来吃粮靠百姓的习惯,深受农民的欢迎。

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朱元璋还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刘基、叶琛、宋濂、章溢四大名士被聘至应天,朱元璋称他们为“四先生”,特筑礼贤馆,给他们居住。

此外,朱元璋为了避免树大招风、较早暴露自己,以防止在自己力量脆弱的时候被吃掉,他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用的还是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的还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连斗争的口号也不改变。直到朱元璋改称吴王后,发布文告,第一句话仍是“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表示自己仍是小明王的臣属。朱元璋经过如此数年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开拓疆土,巩固根据地,在外人毫不留意的情况下,培养了一支足以与元军相匹敌的军事力量。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一天天强大,原先的盟友,为了争夺利益,也逐渐变成了对头,变成了朱元璋改朝换代的强大阻力。于是,朱元璋在同元军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不得不对盘踞在周围的敌对势力进行清除。四周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部,以陈友谅部的势力最大。

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外围的重镇太平,杀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他还在太平立国,自称皇帝,并调集舟师,从江州向东直指应天,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在陈友谅的嚣张气焰面前,朱元璋的部将感到局势紧张。有的主张出城决一死战,有的主张弃城转移,也有的主张献城投降。朱元璋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站在一边默不做声的刘基。刘基斩钉截铁地回答,先斩主降者和言逃者,才能破敌获胜。他说,陈友谅劫主称帝,骄横一世,其心时刻不忘金陵。现在气势汹汹,顺江东下,乃是向我示威,逼我退让。我们不能让其得逞,只有坚决抵抗。他又说,常言道,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骄将悍,但他们行军千里来犯我,既是疲军,又是不义,而我们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待敌深入后,我以伏兵击之,自当必胜。这一仗对我们来说关系重大,一定要打好。刘基的一番话,坚定了朱元璋抗击的决心,他采纳了刘基的计策,巧出奇兵打败了陈友谅的进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鼓作气收复了太平,巩固了金陵这块根据地。

陈友谅虽退守江西、湖北一带,但他和张士诚仍然是朱元璋的劲敌。为了扫平群雄,北定中原,最后推翻元朝政权,朱元璋军中对东张西陈两个战略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将领主张先易后难,即先打张士诚。这一战略思想对朱元璋也产生了影响。

刘基的主张则相反,他认为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这种人不足为虑。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据长江上游,对我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而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故当先除陈。陈氏一灭,张氏自孤,存亡便由我了。陈张既平,就可拥麾北上,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了。刘基的分析高瞻远瞩,应该说是朱元璋扫平四海、建立大业的唯一正确战略方案。朱元璋采纳刘基之计,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陈友谅战死。消灭陈友谅势力以后,朱元璋马不停蹄,立即又挥戈东进,征伐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张士诚走投无路,自缢身死。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尽归朱元璋所有。

朱元璋在围攻张士诚的同时,派大将廖永安去滁州假意迎接小明王至应天,从瓜州(今江苏六合东南)渡江时,廖乘机把船弄翻,使小明王溺死江中。这样,又为朱元璋以后的登基,扫清了一个绊脚石。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制服了浙江的方国珍,平定了福建的陈友定,又乘胜南进攻克了广东、广西。在实现了整个南部中国除四川、云南外的统一后,不失时机地调集精锐部队实施北伐,同元朝政权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

元朝政权虽然依靠地主武装,于至正十九年(1359)攻陷了宋政权都城汴梁(今开封),后又拔掉了宋最后一个据点安丰(今安徽),把北方红巾军也镇压下去。但它的统治基础,也在各支起义军,特别是北方红巾军的沉重打击下趋于瓦解。此时,它仅仅依靠几支地主武装支撑残局,且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已是摇摇欲坠、不堪一击了。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大军出发前,他亲自制订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先取山东,撤除大部的屏障;再回师河南,剪掉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如此一来,天下形势为我所掌握,然后进兵大都,元朝势孤援绝,可不战而胜。”

北伐战争按照朱元璋的计划顺利实施了。当年十一月,徐达就率军推进到山东,平定了山东全境;继而兵分两路,又胜利进军河南,所向披靡,元朝将领纷纷归附。至第二年三四月间,北伐军包围元大都的战略已告完成。

朱元璋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下,在后方稳步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做好了战前的物质储备,一旦时机成熟,便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这时他的实力已经是无人能敌了。他在这个过程中,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充分体现出他出色的战略决策意识。

⊙原文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兵法·作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