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台湾文学史
14789800000024

第24章 梁实秋

台湾的小品、杂文创作,以梁实秋、柏杨和李敖为代表。

梁实秋(1903.1.6—1987.11.3),原名梁治华,北平人,祖籍浙江杭州,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进科罗拉多大学英语系,后入哈佛大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曾主编上海《时事新报·青光》副刊,后与徐志摩组织新月派,主编《新月》月刊。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一生主要精力在英国文学研究方面,散文创作也成绩卓著。一生出版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杂文》、《文学因缘》、《雅舍小品续集》、《槐园梦忆》、《看云集》、《关于鲁迅》、《白猫王子及其它》等约30种,还有文学评论集,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梁实秋以他的《雅舍小品》奠定了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等是步入中年之后的梁实秋在历经了各种风风雨雨和战争灾难之后,淡薄了曾有过的“兼济天下”的入世热情与政治理想,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人情洞察、艺术情趣、智慧学问融为一体,在恬淡闲适中捕捉艺术的人生情趣,形成了幽默闲适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或取材于人们的生活琐事:《喝茶》、《饮酒》、《理发》、《洗澡》等;或记叙人们的礼俗爱好:《廉》、《懒》、《吃相》、《听戏》、《放风筝》等;或着眼于各具差异的心理禀性:《女人》、《男人》、《孩子》、《代沟》等;或摹写社会变化中的人生世相:《暴发户》、《广告》、《退休》等;或抒发思乡怀旧之情:《故都风情》、《清华八年》、《骆驼》、《谈徐志摩》等;或记录域外风情、比较中西文化:《西雅图杂记》、《圆桌与筷子》等。

梁实秋的散文文体多样,小品、杂文、游记、评论等,其中以小品散文居多。深厚的中外文学修养,使他从容地谈天说地,观古论今,往往在简约朴素中充满玄机巧慧,情趣与理趣兼具。梁实秋散文的构思漂亮缜密,遣词简洁典雅,吸取古文的雅净简练与口语的生动活泼,形成文白圆融无间的文字风格。

梁实秋以其幽默闲适的学者散文在台湾文坛卓然成家,成为散文界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