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14791000000024

第24章 佛陀如果听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

偶尔又听了一遍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

1877年初,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来到莫斯科,听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在听到第二乐章时,托尔斯泰感动得泪流满面,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这表达了他领受音乐的能力。

我想到一个问题,佛陀如果听了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的音乐,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评价呢?

我学习、亲近佛教多年,一直有个困惑,佛教徒似乎很少谈论这些。佛教对世界文化遗产怎么看?难道这些世界文明的瑰宝在佛教徒的眼睛里会忽然黯然失色?

我感觉在这里有很多误解。

成佛是大解放,应更能够欣赏艺术。所谓四大皆空,并非一切都不感兴趣,一切都看穿。恰巧相反。“空就是色”。“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要什么有什么。在我们的心灵解放以后,重新欣赏艺术,更感觉奥妙无穷。

我们现在以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为例,尝试与佛陀通心。

柴可夫斯基说这是他最真挚的作品。

第一乐章的主题,真挚、纯洁,应该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颤动。听这音乐,需要有一颗童心。佛陀恰巧有一颗童心。童心是一张“白纸”。童心是空。

他当然会听出音乐中的纯真。

儿童的天真、无邪,是儿童特有的精神。当一个聪慧的儿童,没有受任何污染,把他的感受无拘无束表达出来的时候,这种儿童的精神是超越个人的,也体现了宇宙的精神。

佛陀的童心不是幼稚,它与成熟、老练并行不悖。

“色就是空”。

《第六交响乐》是幻灭的音乐。他会理解柴可夫斯基的幻灭。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表达了自己在独处与交往中的感受。

《第六交响乐》对于美好的向往,显然凝聚了他与梅克夫人交往的体验。第一乐章中那晴天霹雳般的强音,显然是他内心的地震,它影射了生活中的哪一段经历?哪一次重大的事件?是他的第一次婚姻?是与梅克夫人的分手?都是,又都不是。是这些感受的综合。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天才都具有这种能力。他们的灵感以及表达灵感的能力非凡夫的逻辑所能够解释。

真正的美的创造是自我超越的迸发,充满张力的音乐本身也体现了一种人格境界。高的境界未必只有宁静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