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14791000000003

第3章 肯·威尔伯的意识谱理论——意识层次论

一、肯·威尔伯的意识层次图

肯·威尔伯为了表达不同意识层次的联系和区别,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意识层次图”。该图根据“我”与“非我”的不同范围,把我们的意识状态划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

在斜线的顶端,在角色层次,“我”的范围最小,大部分都是非我。在这一层次,人只认同他自己意识的很小的一部分,只认同自己的“角色”,其他部分都是阴影,都是非我。这一“角色”也就是人的某一个“次人格”。例如,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扮演了这样的工人,他整天的工作就是拿着扳手拧螺丝钉,他自己似乎已经变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有一个功能,只有一个念头,只有一个动作。以至在大街上,他把一位妇女的大衣纽扣也当作螺丝,拿着扳手在她的大衣上转动。

在私我层次,人已经有一个自我,但只认同自己的心理,不认同自己的身体,把身体看成是非我。心灵与肉体的分立以及由此而来的二元论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模式。“这个词语表现了一个偏见,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心灵的而不是肉体的。圣-弗朗西斯甚至称自己的身体为‘可怜的蠢驴兄弟’。我们大多数人确实也是在这样想:我们只是在驾驭自己的身体,就像骑着一头驴子一样。”我们常常说“我有一个身体”,就像说我有一个什么东西一样。由于我们常常生病,身体似乎是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们常常不喜欢自己的身体。

在生命整体层次,人的身心是统一的,既认同自己的心理,又认同自己的身体,但把环境看成是非我,也就是把我们皮肤以外的东西都看成是非我。

在后人本层次,人逐渐认同环境。对环境的认同越多,斜线越往下,最后达到一体意识层次。在斜线的底端,斜线通过后人本层次以后逐渐消失,此时,人认同全宇宙,达到了无疆界的一体意识的境界。在这个时候,人对自己的“自我”会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感觉。这就是一体意识的层次。

这一意识层次图,清楚地描述了人的意识状态随认同的范围变化的情况,描述了“无疆界觉知”、“一体意识”产生的过程。

二、“我是谁?”

如果我们不断地追问,“我是谁?”当追问到我们与世界、地球、宇宙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进行终极关切的活动。

心理剧的奠基者莫瑞诺是一位极富灵性的人。他写道:“我只是一具将会腐烂并将变成无意义尘埃的尸体吗?或者,我现在所能够感觉到,而且延伸到宇宙的意识是最真实的?换句话说,我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或者,我是上帝?”这是典型的终极关切问题。同样的问题,多少也回荡在所有关心生命意义的人心里。是的,我们常常在这种矛盾之中。这实际上也是“我是谁?”的困惑。实际上,莫瑞诺的追问已经进入“大精神”的层次。肯·威尔伯和后人本心理学对莫瑞诺的问题给出的答案是:我们的确将会成为腐烂的尸体并将变成无意义的尘埃,但我们同时也能够体悟到“上帝”。

肯·威尔伯创造性地把“我是谁?”的问题与意识层次联系起来。按照他的说法,当我们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时,我们就在进行一个确定我们身份的以及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在“我”与“非我”之间划界限。我们在进行描述或解释“我是谁?”时,是在内心里为自己的全部经验划出一条界线。在这条界线里面的一切,是自己感受到的,叫做“我”,而在界线外面的一切则是“非我”(not-self)。换句话说,我们的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完全取决于我们在何处划下那条界线。

从意识层次图来理解“我是谁?”,我们接纳、认同的“非我”越多,我们的界限去掉得越多,我们就越接近“大我”。

读了肯·威尔伯的书,我感觉他是迄今对“我是谁?”的问题回答得最有深度和广度的人之一。

三、一体意识

肯·威尔伯说,当我们最终去掉了所有的界限之时,我们的意识状态就是“一体意识”:

“在这种令人敬畏的大彻大悟的体验中,最具魅力的方面,即我们将会给予大量关注的方面,就是个体超越了任何疑虑的阴影,逐渐感觉到自己是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同为一体,没有什么高或低,神圣或世俗的区别。人的‘同一感’(Sense of Identity)扩大开去,远远越过了心灵与肉体的狭窄的局限,拥抱着整个宇宙。也正是由于如此,巴克将这一认识称为‘宇宙意识’(Cosmic Consciousness)。穆斯林称之为‘终极同一’(Supreme Identity),所谓‘终极’,是因为它认同了万事万物。我们把这种意识称为‘一体意识’(Unity 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是一种与浑然一体的宇宙的充满爱意的拥抱。”

肯·威尔伯关于“一体意识”(Unity Consciousness)、“无疆界觉知”(No Boundary Awareness)的概念极有启发意义。

所谓“一体意识”,简单地说是把整个宇宙认同为(或者体验为)一体的意识。可以说,“一体意识”与“无疆界的觉知”是相近的概念,当我们心中人为的疆界一道一道地消除的时候,我们就会体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大精神”的显现,当个人能够体悟到“大精神”的时候,能够用“大精神”的眼睛来看待万事万物的时候,就能够产生一种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感觉。类似这种“一体意识”的说法还有很多。中国“天人合一”的概念,马斯洛关于“高峰体验”的概念,都与之接近。

肯·威尔伯曾经引用下面的一些描述来说明“一体意识”,他认为这些体验都是对于“一体意识”的体验:

“片刻之间,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绚丽的彩云之中。起初,我以为是失火了,附近的那座大城市里燃起了熊熊大火。马上,我就明白了,那火是在我自己心中燃烧。紧接着,一种兴奋和幸福的感觉向我袭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智慧的通明。我不仅相信,而且确实看见了宇宙并不是一些死气沉沉的物质,恰恰相反,它是有生命的存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我自己的身上,我彻悟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这并不是确信自己将长生不死,而是意识到在那一刻我得到了永生,而且整个人类都是永恒不朽的。我洞悉了宇宙的秩序,毫无疑问,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为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共同运作,世界以及宇宙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称为‘爱’的东西。从长远来看,个体以及全人类都迟早将获得幸福。”

——巴克(R。M。Bucke)

“心动神驰的时刻来到了。它如此强烈,整个宇宙都静默了,仿佛为那难以言表的庄严与壮丽所震慑。无垠的宇宙成为一体,泽被万物的、完美的一体……也正是在那无比幸福的奇妙瞬间,我大彻大悟了。在内心强烈的想象中,我看见构成宇宙的原子或者分子——我不知道它们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重新调整着位置,而此时宇宙正处在绵延不断的生命历程中,从一种秩序转换到另外一种秩序。构成宇宙的原子、分子也在不断地重新组合,我不知道它们是精神还是物质。面对这环环相扣的生命之链,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时,那是怎样一种快乐啊!宇宙中的一切都融合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巴克

“街道上的尘土、石头都如黄金一般贵重,世界的最初就是它的最终。当我透过一扇门初次看见那些绿树的时候,我感到欣喜若狂、心醉神迷……在街头奔走嬉笑的小伙子和姑娘洋溢着青春活力,弥足珍贵。我一点也感觉不出他们是有生也有死的生命。芸芸众生都各得其所地天长地久地生存。在阳光下,永恒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

——特拉赫恩(Traherne)

“街道属我,神庙属我,人群属我,天空属我,太阳、月亮、星星,整个宇宙都属我,我是其中唯一的观赏者,陶醉其中。我不了解那些烦琐的条条框框,不了解什么是边界,什么是疆界,但所有的疆界、财富,以及拥有财富的人都为我所有……”

——特拉赫恩

肯窑威尔伯所引用的这些描述,其最重要的特点似乎是豁然开朗的一体感、充满生气的生命力感等,正是由于这种“一体感”,又会进一步地产生“大自信”。我相信不少读者都曾经有过类似的体验。

“一体意识”并不是什么不识烟火的、虚幻不实的一种幻觉,恰巧相反,它是从宇宙的本体来看世界,是最真实、最确切的一种意识状态。“一体意识”之外的其他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才是不真实的幻象。

肯·威尔伯的《没有疆界》一书的中心内容就是围绕“一体意识”进行论证。最后引导大家理解一体意识。一体意识是可以达到的,达到一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和减少疆界,走向“无疆界觉知”的过程。

四、无疆界觉知

“无疆界觉知”与“一体意识”是同一个概念,只是角度有所区别。所谓“无疆界觉知”是指这样一种觉知:我们在心中破除了所有的界限,醒悟到宇宙原本是没有疆界的,所谓疆界都是人为的。“无疆界觉知”和“一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个事情,即日常的“我”是虚妄的,具有“无疆界觉知”和“一体意识”的“我”才是最真实的。

当我们的自我同一性一步步走向无疆界觉知的时候,我们也正在走向大我实现。无论是“无疆界觉知”、“一体意识”,还是“大我实现”,都意味着潜能的终极开发。

达到“无疆界觉知”的途径是不断地破除疆界。每当我们破除一道界限,我们就向“无疆界觉知”接近一步。

对于“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的境界的接近,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治疗过程。随着我们不断地破除疆界,向“无疆界觉知”的接近,我们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在增加。“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对于心理健康、心理治疗至少有以下的意义:

1.“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对自信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我们体验到了心无疆界的终极状态之时,我们的自我(self)最终认同了整个宇宙,扩展到了最大限度。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支持系统原来是与无限与整个宇宙联结的,这样就能够使我们达到最大限度的自信。我们对自己所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有了最大的把握。

2.“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自卑,或者说它能够让人的自卑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使自卑不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自卑感是我们进行比较的结果,“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使我们淡化了分别心。

3.“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对人有一种全面调整的作用,好像是万能的无所不及的江水,流入广袤的、干枯的、遍体鳞伤的大地,所到之处,皆成绿荫。从这个角度看,“无疆界觉知”能够使我们的能量做到最大限度的畅通。

4.“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对“终极关切”极为重要。如果说“终极关切”是我们的一种“类本能”,通过“无疆界觉知”和“一体意识”,我们就真正表达和实现了这种类本能。

5.“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是迄今关于我们能达到的心理健康高度的一种较为清晰的表述,是我们自身成长所能够达到的高度的一种表述。

五、既热情又宁静

达到“一体意识”和“无疆界觉知”之后,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将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我们会陷入一种狂热吗?或者,像一些声称看穿了一切的人那样麻木不仁?

我们的状态将是既热情又宁静。我们的热情是真正的内在的热情。应该把“热情”与“狂热”区分开。“热情”与“狂热”的共同点是能量的上升。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热情是建立在高度的自知以及对环境了解的基础上;狂热有极大成分的一相情愿。

2.热情在能量的上升中保留有清醒;而狂热只是盲目的冲动。

3.热情是面对任何事情,可以满怀热情地去做,达不到目的则顺其自然;狂热也能够满怀热情,但是一旦达不到目的立即如坠深渊。

4.热情是能够入乎其中,又能够超脱其外;狂热是在躁狂和抑郁之间摇摆、跳跃,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

宁静和麻木不仁也完全不同:

1.宁静是“空”,是心理障碍的消除;麻木是一种防御机制。

2.宁静是有定力;麻木是反应迟钝甚至没有反应。

3.宁静是“无心以应有”;麻木是活力的缺失。

一体意识、无疆界觉知是令人愉快的。但是,在一体意识产生之后,我们又会怎么样呢?我们还需要回到现实生活之中,还得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所谓佛教所说的“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六、“通心”

我们在意识的层次上不断上升,最后达到无疆界的意识状态或者说“一体意识”,有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呢?

凡是一个人有不接纳的东西的地方,都有一道疆界。疆界以内是“我”,疆界以外是“非我”。

人与人的关系也一样。当一个人不接纳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实际上在他们之间就有一个疆界。当我们与他人之间有疆界、有隔膜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我与他人之间不通心。

“通心”的概念在进行扩大以后,其对象可以扩大到古人、大自然以及其他生物。

如何才能够去除我们人为的疆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通心”。

凡是有我们不接纳的地方,都有一个我们的心结或者说障碍存在。每解决一个心结,我们就向“一体意识”接近一步。(参阅本书第四部分《潜能深度开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