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被审判的爱神
14791300000013

第13章 后记

这部报告文学集从着手编辑到初步决定付梓,已艰难地度过三个春秋。几次改嫁,几经磨难,由初时的黄花少女几乎已成为半老徐娘。但或许“仁颜”犹存,或许好事多磨,这次在中国妇女出版社的支持下又得以罩上了“红盖头”。

然而,当捉笔写这篇后记时竟又战战兢兢。因为:中国的事儿多变。

上溯一年又一个月,那时还戎装着身,在部队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曾以为不把持一个出版阵地出书难;谁知而今已在出版界加盟,出书也决非易事,难怪作家们为当今出书之难惊乎!嗟乎!

可是,惟有十月怀胎,才显示出母亲的伟大。此书正是问世不易,才显示出友谊的珍贵。期间,我的挚友时明及保定从事图书发行工作的杨秀峰鼎力相助;我的极好的朋友、著名青年作家刘亚洲拨冗作序。还应该再次感谢亚洲及好友高明学等,因为在有的篇章中也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在时下出版界尚不景气的情况下,出版社大都对严肃文学,特别是对短篇小说与报告文学一类的作品集往往是敬而远之,此书既属严肃文学又是作品集,则几乎要令出版社闻成丧胆了。为啥?回答也是两个字:赔钱。你想,对于赔钱的书焉能不远而避之!那么,既然姑娘已经发育成熟,总要想方设法嫁出去。可以断言,没有许许多多朋友们的帮助,此书仍是个“老处女”。

辑入书中的作品,时间跨度较大。有的是十几年前发表的,有的則是不久前刊登的,还有个别篇章是过去敷衍成篇后补充修改的。但是,对于这些报告文学作品我所以愿当“主婚人”,则是基于我充满自信地认为——倘若“报告”是汉子气十足的文夫,那么“文学”应是妩媚动人的妻。

1989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