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枕边书Ⅱ
14792500000001

第1章 何谓健康的心理

古往今来,人人都希望健康。因为健康总是与家庭的幸福、学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这样描述:人生有两大意愿,一是家庭幸福,二是事业有成。如果家庭幸福为10分,事业有成为100分,那么健康就是0前面的那个“1”,可见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

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因素与疾病

被誉为中国国宝之一的中医一开始就将精神心理因素列入致病原因,一方面强调外邪入侵体内而致病,另一方面也不忽视“七精致伤”“病从心生”。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因为心脏为五脏六腑之首,所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及心脏,而心伤则会联动起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

心理因素,情绪状态既可致病,也可加重已有病情。我们常听说某某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癌证晚期后,几天,几星期之内便苍老许多,仿佛换了一个人,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月就命归黄土了。其实到检查出癌证时为止,癌症已在体内和平共处了几年、十几年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十几年来能正常生活、工作,而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就立即倒下了呢?这正是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力的集中体现。人们平时从各种传媒中知道癌症是绝症,是死亡魔鬼,一听说自己也患上了癌症,就立即联想到自己在劫难逃,于是精神崩溃,陷入绝望之中。一时间,对死的恐惧,对生的留恋,对亲朋的牵挂,对未了的事业的遗憾一齐袭来,悲怀难遣。在这种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之下,身体的各种机能急剧减弱,对疾病的抵御力大大降低,癌变便如一名猛将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急剧发展,导致悲剧迅速诞生。

美国一家规模颇大的综合性医院,对来门诊看病的患者进行随机研究,得出的结论颇为惊人,65%的发病原因与社会逆境有关,诸如事业失败、婚姻受挫、蒙受屈辱、职务下降、财物被盗、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等。美国另一家医院则调查发现,在500名胃肠道病患者当中,由心理因素、情绪状态引起的竟高达74%。一位英国医生曾调查过250名癌症患者,发现156人在患癌之前遭受过重大精神打击。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压抑情绪容易致癌”。

14.具有创造革新的思想和能力。

15.能够抵抗消极的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具有苏世独立的内在品质。

现代心理健康的新十项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