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说说文景之治那些事儿
14793700000026

第26章 晁错的救国之道

中行说的到来使得匈奴人一改原来的“颓废”面貌后,稽粥对中行说越来越器重,最后发展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多次对汉朝边境进行了“打草谷”。

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十一月,稽粥入侵狄道,对大汉进行了赤裸裸的“骚扰”,抢走许多人畜。文帝以“言然无信,不知其可也”对稽粥进行责问和劝说。但效果等于零,此时的稽粥根本就不吃他这一套,在边境上这里转转,那里游游,东边抢抢,西边烧烧……总之,边境上常常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不是,不战也不是。汉文帝面对上任以来最头疼的外交问题,烦恼之时,他便这样吟道:“何以解忧?何以解忧?”

他话音未毕,一人答日:“何以解忧,唯有晁错。”

继贾谊之后,大汉又有一位能人横空出世,他就是晁错。贾谊是刘恒的智囊,晁错是太子刘启的智囊。他两父子都好智囊,但两位智囊都因他父子而死。“文景之治”如一园子的鲜花,贾谊和晁错就如两株参天大树。这两株大树粗壮挺拔,一株招展儒家风范,正气浩然;另一株延续法家刚正,凛不可犯。

晁错是颍川人(今河南禹县),为人严峻、刚直、苛刻。一句话,他有法家代表所要求的品行。他曾经在张恢门下学习申不害和商鞅的思想,文章博学,任太常掌故。晁错的性格和学识预示了他今后的命运,他是政治上的强硬派,愿为理想牺牲自我。读到晁错,不禁想起雨果笔下的沙威。沙威是雨果虚构的人物,晁错的品行也近乎虚构。

晁错为人很有才学,在宫中先做太常掌故,后提升为太子舍人,深得太子刘启的器重,刘启赐其“智囊”绰号。晁错师从伏生。这伏生乃是秦朝博士,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他幸运地成为了漏网之鱼,非但在乱世中苟活了下来,而且还把一本旷世奇书《尚书》,成功地保存了下来。

文帝即位后,下诏征求留下来的经书,唯独少《尚书》找不到,后来听说颍川伏生用《(尚书》教齐、鲁两地的儒生,就派晁错前去学习。

未料此时伏生年事已高,头发花白倒也罢,偏生嘴里的牙齿也不争气,今天掉一颗明天掉一颗掉得差不多了,牙齿掉光了倒也罢,偏生说话“风来风去”,瓮声瓮气,如同念梵语。因此,伏生每次讲授时,晁错洗耳恭听,竖耳静听,侧耳细听,听来听去,听到最后,每每照读,只听得清伏生讲一个“错”字。

好在那时晁错凭着自己英俊的外表,才三五日便和伏生的女儿羲娥对上了眼。后来伏生讲课时,羲娥主动充当晁错的翻译官,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晁错很快就领悟到了其中奥秘,最终满载而归,不负汉文帝的期待。

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匈奴发兵侵扰汉朝北部边境狄道一带,给边境汉人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太子家令颍川人晁错上书文帝说:《兵法》说:‘有战无不胜的将军,没有战无不胜的民众。’由此来看,安定边境,保邦定国,关键在于良将的选择,因此一定要慎重行事。

臣又听说,在战场上与敌人交锋,有三件事情最为重要:一是武器精良,二是士兵训练有素,三是占据有利地形。按照《兵法》:步兵、车骑兵、弓弩、长戟、矛铤、剑盾等不同的兵种和武器,适合不同的地方作战。如果战场地形不适于发挥手队和武器的长处,十个士兵抵不上一个士兵的情况就可能出现。士兵不经过挑选,军队缺乏训练,起居管理混乱,动静不一致,胜不能进、退不能守,士兵不能听令行军,这是不训练军队的错误,这样的军队,人数虽多却不中用。兵器不齐备不锋利,与空手作战一样,难以快速制敌;盔甲不坚固,与脱衣露体一样;弩箭射不远,与短兵器一样;目标不能被射中,射中习标却不能深入,就像没有箭头一样,与没有箭没有区别。这是由于将领不检查武器装备造成的,这样的军队,也难有什么大用。所以《兵法》说:‘器械不锋利,是把士卒奉送给敌人;士卒不听号令,是把将领奉送给敌人;将领不懂兵法,是把他的君主奉送给敌人;君主不精心选择将领,是把国家奉送给敌人。’这四种情况,决定用兵的成败。

臣又听说;在用兵时,应按照双方国家大小、强弱和战场地形的不同,选择不尽相同的作战策略。选择侍奉大国,这是小国应采取的措施;如果与敌方旗鼓相当,就应联合其他小国对敌作战;中原王朝应该采取的战略是利用蛮夷去进攻蛮夷部族。和匈奴作战情形与在中原作战大不相同:在山间河流行走,中原的马匹比不过匈奴;在危险的道路上,边策马奔驰边射击,匈奴的骑射技术胜过中原;不畏风雨疲劳,不怕饥渴,中原将士比不过匈奴人。这是匈奴的优势。如果到了平原,在地势平缓的地方,形势就会好转,匈奴的军队就容易被使用轻车、骁勇精锐的汉军打乱。汉军使用强劲的弓弩和长戟,箭可以射得很远,长戟也能远距离杀敌,持小弓的匈奴就无法与我军抗衡;汉军身穿坚实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长短兵器配合使用,弓箭手适时出击,士兵按什伍编制统一进攻,匈奴军队就无法抵挡我军的进攻;聚集勇敢强健的弓箭手,以特制的好箭射向同一个目标,匈奴用木材和皮革制成的防御武器就全不起作用;在平地作战,剑戟交锋,近身搏斗,匈奴人的脚力就不如汉军。这是中原的军事优势。由此来看,匈奴优势有三,汉军优势却有五。加之陛下动用了数十万军队,去攻打只有数万军队的匈奴,从数量角度看,这是以十击一的战术。

“尽管如此,战争总是万分凶险之事。由大变小,由强变弱,很快就会实现。用人的生死去决胜负,失利就难以重振国威,就会追悔莫及。英明的君主在决策时,应确保万无一失。现在来归降朝廷的胡人一义渠、蛮夷等,部众达数千人,他们有与匈奴一样的饮食习惯和善于骑射的特长。可以赐给他们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粮食,加上边境各郡的精锐骑兵,再起用通晓兵法、能把蛮夷部族的人心笼络到一起的将领,以陛下明确的约定统率他们。如果遇到险阻,就发挥这些人能够冲锋陷阵的优势;在宽阔的平野,敌人就会被我们的战车、步兵制服。两支军队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再加上以众击寡,这才是万无一失的战略。”他的意见得到文帝的赞赏。

晁错再一次上书说:臣听说秦起兵攻打匈奴和百越,并不是为了戍边安民,而是出于贪心,想扩大它的领土范围,所以,功业还没建立,天下就已经大乱。而且如果对敌人的虚实强弱不了解,进攻就会被敌人所瓦解,屯守就会被敌人所围困。北方严寒,南方扬、粤一带的人,生性耐热。秦朝的戌卒不服南方的水土,戍守的将士死在边境,输送给养的士兵死于路上。秦朝的百姓被征发当兵,就像被处死在刑场上一样,于是那些犯罪的人就被秦王朝发配去戍边,称‘谪戍’。先是犯罪的官吏以及赘婿和商人被征发充军,后来又扩大到曾有市籍的商人,然后又扩大到祖父母、父母经过商的人,最后居住在闾左、按规定不负担兵役的人也都被迫去当兵。被强迫当兵的人都心怀怨恨,他们去戍边就等于去送死,朝廷却没有丝毫报偿给那些死于战场的人们,他们的家属得不到国家任何回报,天下人都清楚地知道秦的暴政祸及自己。陈胜前去戍边,中途起义,倡导天下人反秦。他的主张得到天下人的响应,如同洪水势不可挡,这是秦以威势强制征兵的恶果。

匈奴人不是依靠土地获得衣食来源,因此经常骚扰我国的边疆,这是匈奴人的谋生之业,却使中原汉人离开了农田。现在,匈奴人经常在边界一带打猎、放牧,偷偷察看汉军守边士兵的状况,发现汉军人少,就会入侵。如果陛下不发兵救援,边境老百姓的失望情绪就会产生,最终导致归附匈奴;如果陛下发兵救援,发兵太少就不起作用,多发援兵,从远方各县来的援兵刚刚到达,匈奴军队;则又已撤走了。不撤走聚集在边境的大量军队,军费开支太大;撤走援兵,匈奴人又会趁虚而入。如此往复,那么中原地区就会受拖累,陷入贫困,百姓也就无法安居乐业了。幸得陛下对边境问题很关心,派遣将吏加强边塞防务,边境的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恩惠,对您感恩戴德。但是现在远方的士兵驻防边塞,一年轮换一次,他们对匈奴人的本领就不能清楚地了解。因此,不如选常居人口在边境安家,从事农耕生产,防御匈奴,利用有利地势建成高城深沟;在战略要地、交通要道建立规模不小于千户的城镇,城中的房屋由官府先来修建,准备农具,再招募百姓,赦免罪名,赏给爵位、四季粮衣,应募者全家的赋税劳役都免除,直到他们能生产自给时为止。如果不给边塞民众优厚的利禄,塞民就无心长期定居边塞。匈奴入侵所掠的财物有被夺回的,就把其中的一半给他们,边塞的百姓得到这样的待遇,里街坊互相救援帮助,同仇敌忾,与匈奴拼死搏斗。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对皇帝感恩图报,而是想使亲戚邻居得以保全。他们与那些远道而来的中原士兵相比,防御匈奴的效果要好许多。在陛下当政之时,迁徒百姓以充实边防,免除屯戍边境的百姓的徭役,而边塞的居民,家人彼此保护,不再受被匈奴俘虏的苦难。陛下这样做,就会利益万代流传,得到圣明的名声,与秦的强征百姓戍边是截然不同的。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许多百姓被招募到边塞定居。

晁错又一次上书说:陛下幸好招募迁徙百姓以充实边塞,屯戍的费用大为减省,运输费用更加减少,这对百姓是很大的恩惠。下级官吏如果真能相符于陛下对百姓的恩惠,遵奉陛下的法令,善待迁徙来的应募百姓,照顾其老弱,厚待其中的壮士,争取他们的拥护而不去欺凌他们,使先来的人乐业安居而不思念自己的故乡,那么贫民就会羡慕他们,也争相去边塞了。臣听说古代明君迁徙百姓,要先看一看当地的阴阳是否调和,然后再营建集镇、修筑城池,先为百姓修筑房屋、配置器物,使百姓有房可住、有物可使。这正是百姓不留恋故乡而互相勉励迁往新居的原因。官府在迁徙的新居住区设置巫神、医生,为百姓医治疾病,主持祭祀。百姓得以男女婚配,繁衍生息,彼此照顾生老病死,栽种树木,喂养六畜,屋房完好。让百姓乐于长期定居此地正是这样做的目的。

臣又听说古代明君为了防御敌人入侵,在沿边境的各县创设如下建制:使每五家为一伍,设置伍长;每十个伍的民户为一里,里设置假士;每四里为一连,连有假五百;每十连为一邑,邑设置假侯,都选择邑中贤才、有能力、了解民心、熟悉地形的人担任这些职务,安居本地就教民众学习射箭用兵之法,出临边境就教民众学习如何防御敌人的进攻。所以军事编制形成于平时的百姓之中,军事政令就能在战场有效地发挥作用。百姓训练有素,随便迁移是不允许的,年幼时一同玩耍,成年后一同共事。这样夜间战斗,通过声音就可彼此辨认,就能够相互救援;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就足以相互识别。他们能生死与共是出于友爱之心。在此基础上,朝廷再施以厚赏、重罚,百姓就会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所迁徙的百姓一定要强壮有力的人,这样才不会虚耗衣服粮食,才可用于充实边防;百姓强壮有力,同时也需要好官治理,这样才有功效。

“与匈奴和亲的事被陛下拒绝了,我私下估计他们冬季会向南进犯。如果边境得到巩固治理,就可以重创匈奴,他们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如果想树立汉朝廷的威势,就应该在秋季匈奴刚发兵入侵时给以痛击,假若不能打败匈奴的侵犯,使他们得志而去,以后就不容易降服他们了。”

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困扰他的“北胡”问题迎刃而解。汉文帝成功地解决了“胡强南劲”的边境争端问题,这为汉文帝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经济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