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纵神武:李渊
14798200000025

第25章 身后逸事

从历史事实上看,李渊做太上皇比他做皇帝更成功。

唐太宗贞观九年五月,也就是公元635年6月,李渊在做了9年多的太上皇后,终于一病不起。他想自己去年秋天便已经中风卧床,而且年纪已经70岁了,算来生命已到尽头,于是自己为自己下了一道诏令:“既殡之后,皇帝宜于别所视军国大事。其服轻重,悉从汉制,以日易月。园陵制度,务从俭约。”就在发布诏令的当天,作为大唐王朝开创者的李渊,在长安大安宫垂拱前殿与世长辞。群臣上溢号为“大武皇帝”,庙号为“高祖”。

李世民听到太上皇的遗诏,下令由太子承乾代为处理朝廷政事,他自己亲自去料理父亲的殡殓之事。

一个多月后,李世民恢复了听政,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太上皇的陵墓规格,他首先提出意见道:“应该依照汉高祖长陵的规模,即高九丈,宽一百二十步,务在崇厚,不能有所减损。”

秘书监虞世南认为陵墓工程量太大,提出缩小规模的建议,《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

“圣人薄葬其亲,非不孝也,深思远虑,以厚葬适足为亲之累,故不为耳。昔张释之有言:‘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可隙。’刘向言:‘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其言深切,诚合至理,伏惟陛下圣德度越唐、虞,而厚葬其亲乃以榘汉为法,臣窃为陛下不取。虽复不藏金玉,后世但见丘垄如此其大,安知无金玉邪!且今释服已依霸陵,而丘垄之制独依长陵,恐非所宜。伏愿依《白虎通》为三仞之坟,器物制度,率皆节损,仍刻石立之陵旁,别书一通,藏之宗庙,用为子孙永久之法。”

李世民本不想接受这个意见,就装作没有听清的样子,顾左右而言他。

可是,虞世南为此又上书说:“汉天子即位即营山陵,远者五十余年,今以数月之间为数十年之工,恐于人力有所不逮。”

李世民又觉得虞世南的建议很有道理,便让大臣们再议,后经众臣议论,都认为房玄龄的意见比较切实可行,这方案是:

“汉长陵高九丈,原陵高六丈,今九丈则太崇,三仞则太卑,请依原陵之制。”

这里说的原陵,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在李世民看来,刘秀是光武中兴的明主,能依原陵建墓,也算是一个开国皇帝的规格了,便同意以房玄龄的意见为准,按光武帝原陵的规格修建了献陵。

决定了陵墓的规格后,还要决定陵墓的内容,秘书监虞世南极力反对厚葬,他引用魏文帝曹丕的话说: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君,无有不发之墓,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乃不重痛哉!若违诏妄自变改,吾为戮尸于地下,死而重死,不忠不孝,使魂而有知,将不福汝。”

于是谏议大夫朱子奢请求立三昭三穆而虚太祖之位,便开始修建太庙,以供养李氏家族的祖先。

房玄龄等人认为李唐王朝源始于关陇,联姻于鲜卑,想以西凉王李暠做始祖;左庶子于志宁却说道:“这位李暠是陇西成纪人(也就是今天甘肃省天水市人)。而李暠的十六世祖,就是西汉武帝时因抗击匈奴、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因此,李唐的始祖应该是李广。”

李世民却说道:“朕之体系,起自柱下。”

这里说的“柱下”,即柱下史,传说老子曾经担任过周朝的柱下史,这就把李唐的始祖拉得更远了。

经大臣们讨论之后,李世民听了汇报,终于发话说:

“始祖不宜牵扯太远,以免祭祀起来过于烦琐,这样还是只有六室为好。”

到了这一年的冬十月,陵墓建造完工,唐太宗李世民率百官将李渊的灵柩安葬,称李渊的陵墓为献陵。李渊的原配妻子窦氏早死,李渊称帝后追谥她为“穆皇后”,葬于寿安陵。这次以穆皇后也付葬于献陵,加号太穆皇后。

为了能让李渊在死后也能继续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李世民提议:“后宫凡被太上皇生前封过名号的妃嫔,一律殉葬于献陵。”

此诏一下,一直与李世民作对的张婕妤、尹德妃只好悬梁自尽,而万贵妃、宇文昭仪等人,虽然在两大集团斗争时期,帮助过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但是,她们料想不到如今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会让她们去殉葬,用这种方式来报答她们!

献陵是堆土成陵的代表。它位于今天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四十三华里荆原上唐朱村,由于李世民依照汉代陵墓形式修建,所以墓冢呈覆斗形,长宽均约一百米,高十三米,陵前有大型的华表、石屋,还有石虎、石犀守陵。

那时的唐朝,十分讲究功臣、贵族陪葬,就是让与李渊曾经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和部分亲王贵族们,在他们死后也一同葬入献陵区,意思是这些人死了之后,仍然能经常和李渊见面。

当然,这还只是拉开历史戏剧序幕之前的一段前奏曲,激动人心的场面还来不及展开。

因为年代久远,这些陪葬墓并不能一一分辨出墓主的名字。如今尚能确定墓碑者有李凤(李渊第十五子)、李神通、李孝同、臧怀恪、樊兴等三十余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太上皇陵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北部的潭家乡昌平村,两陵相距仅有十五华里,陵墓的形状同样也是覆斗形。

这两座形状相同的陵墓,彼此相距咫尺之远,陵主又都是太上皇,不由人不想到:“在汉太上皇去世八百多年之后,又有一个类似的唐太上皇!真是无独有偶,难怪后人常把他们相提并论呢!”

李渊的献陵至今尚未发掘,地面的遗物有大型华表、石犀、石虎,形象都是颇具特色的。

献陵的石虎和石犀,都是唐朝石刻艺术的精品,用整体巨石雕琢而成,体态雄健,形象生动。

尤其是石犀,选择来自非洲的大犀牛做原型,造型巨大硕壮,轮廓清晰,在比例上也很适当,若从宽阔处望去,更加生动威武,很适合陈放在荒郊旷野的陵墓前。

石犀的雕刻并不追求细巧,但却抓住犀牛的特征,一半细雕,另一半粗雕,而精雕的一半明显地保留汉代石刻重神似意境的特征:如犀牛颈部下垂的厚皮,笨重的身躯和姿态,都充分显示了犀牛的形象。这不仅是关中十八座唐代皇帝陵中唯一的以犀牛为题材的艺术佳作,也是全国陵墓石刻艺术中罕见的。

李渊的献陵,用来守护陵墓门的,不是石狮,而是石虎,就更具特色了。

偌大的圆雕石虎,高达2.09米,呈走动状,体形庞大,气势宏伟。这种造型在唐代陵墓雕刻中,非常特殊,它纯系写真,不曾有半点守门卫户的意味。

但从石虎挺拔的形体,威严的头部来看,仍然有很大的威慑感。从整体的形象结构看,是非常生动而和谐的,头部稍倾斜,做出阔步向前搜寻的姿态,正表现出虎特有的性格。

有人不禁要问:“关中十八座唐朝皇帝陵中,用来守护墓门的全是坐狮,为什么李渊的献陵不是坐狮,而是石虎呢?”

据说,献陵完工之后,一天清晨,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眨眼之间,暴雨如注,等到风停雨止时,忽见朝霞满天,在一片彩云上,有一位白衣老者,骑着一头硕大的犀牛(古称青牛),朗声说道:

“我乃太上老君李耳,大唐天子李渊乃我李氏宗裔,他有开朝建国之功,为子孙创下三百年王者之业,当以出林王子为之守陵。”

说罢之后,只见李耳将指尖在空中一挥,献陵四门前的八只石虎忽然摇头摆尾,昂起头来,向着空中的太上老君长啸不止。那雷鸣一样的虎啸之声,震得周围山鸣谷应;刹那间,百鸟齐集,百兽奔至,一齐汇聚在献陵周围,鸟儿翩跹,兽儿狂舞,鸣声婉转,啼叫惊闻……

片刻之后,空中传来朗朗的笑声,笑声渐止之时,鸟儿又飞回林里,兽儿也告别了陵寝,再看那八只石虎,仍然安如磐石一般地静立陵前,纹丝不动。

自此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每当节日来临,或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里,李渊的献陵总要“显灵”的,而“显灵”之时,虎啸声、兽叫声、鸟鸣声,传遍献陵周围七乡八村,百姓们扶老携幼出门观看,虔诚地向着献陵顶礼膜拜,祈求李渊赐给他们福寿富贵,合家安康。

李世良得知这一情况之后,认为这是国家的祥瑞、大唐的吉兆,也是李氏的老祖宗——老子李耳降下的荫蔽。

于是,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两千余人,赶往周至终南山楼观台祭祀老子李耳。

李世民又召见道士们道:“朕之远祖经常前来降瑞,赐福给大唐子民,朕为大唐天子,其可无兴建乎!”

其后,李世民令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并赐米二千担,帛一万匹,白银一万两,留作兴建之用。

公元655年10月,唐朝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造反,占领都城长安之后,据说安禄山一时心血来潮,想到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的献陵前面去抖一抖威风,杀一杀大唐天子的傲气!

于是,选择一个好日子,安禄山带领他的三千禁卫军,耀武扬威地一路吹吹打打,来到李渊的献陵前,刚跳下战马,正要张口说话,猛然听到一声炸雷,平地刮起一阵狂风,顿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飞沙走石,人仰马翻,伴着一阵阵的虎啸声,吓得安禄山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他的兵马死的死,伤的伤,逃得无影无踪。

过了一刻工夫,风定之后,安禄山正想起来,刚一抬头,忽听半空中传来震雷一般的呵斥声:

“逆贼安禄山,死期将至……死期将至!”

安禄山急忙又把头埋进衣领,过了好长时间,看到周围安定下来才心惊胆战地爬起来,收拾残余兵马,匆匆离开李渊的献陵。可是,耳畔不时地响着那雷鸣一般的虎啸声,还有那句“逆贼安禄山,死期将至!”的呵斥声。

这一年刚过,春天才露个头儿,叛贼安禄山果然死期到了,竟然被他的儿子杀死。

献陵不断显灵的名声传出去之后,那些叛臣逆子再没一个敢到陵前去了;鸡鸣狗盗掘墓扒陵之徒,更不敢迈近献陵半步。因此,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李渊的献陵仍旧巍然屹立在关中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