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纵神武:李渊
14798200000007

第7章 攻取霍邑

大业十三年七月癸丑日,李渊亲自率三万大军誓师出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帝,将隋朝的赤色旗帜改为绛白,改朝换代的意图已路人皆知。

西取长安的进军路线是沿汾河东岸南下,直取潼关。而霍邑则是进军途中第一个军事目标。消息传至长安,留守京师的代王杨侑立即命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屯驻霍邑,同时派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驻河东,阻截李渊的西进。当李渊的大军行到霍邑西北五十里的雀鼠谷至贾胡堡,恰逢秋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得不扎营于贾胡堡。由于秋雨一直不停,李渊不得不派出一部分士兵返回太原增运一个月的军粮。霍邑地形险要,有险可依。守将宋老生有河东的屈突通遥相呼应,是李渊西进关中途中的第一道障碍。这时,军中谣传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一时又不能证实谣传是否属实,增运粮食的士兵还没有返回,将士们有些不安。李渊召集将领商讨对策,裴寂等人都说:“宋老生、屈突通联兵据险,未易猝下。李密虽云联合,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图。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

李渊赞同裴寂等人的意见,而李世民则反对说:“武周位极而自满,突厥少信而贪利,虽相附,内实相猜。突厥必欲远利太原,宁肯近忘马邑!武周悉其此势,未必同谋。又朝廷既闻唐国举兵,忧虞不暇,京都留守,特畏义旗。所以骁将精兵,鳞次在近,今若却还,诸军不知其故,更相恐动,必有变生,营之内外,皆为勍敌,于是突厥、武周不谋而至,老生、屈突追奔竞来。进厥面南,退穷自北,还无所入,往无所之,畏溺先沉,近于斯矣。”

李世民对形势的分析是正确的,表明了突厥与刘武周尚有存在矛盾的一面,并由此指出了撤退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李世民还进一步阐述说:“今来禾菽被野,人马无忧,坐足有粮,行即得众。李密恋于仓米,未遑远略。老生轻躁,破之不疑。定业取威,在兹一决。诸人保家爱命,所谓言之者也。儿等捐躯力战,可谓行之者也。耕织自有其人,请无他问。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

李建成也非常赞成弟弟世民的意见。

然而,老成持重的李渊,虽然认为李世民讲得有理,却仍然下令大军返回太原。李世民见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便想要入军帐再次向父亲进言,可是天色已晚,李渊已经就寝,世民不敢贸然入内。李世民与哥哥伫立在军帐之外,为拔营返还太原的决定而痛惜万分,兄弟二人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李渊听到帐外的痛哭声,便将两个儿子召入帐内,李世民再次进谏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

听世民这么一讲,李渊也有所感悟,说道:“大军已向北出发,如何是好?”

李世民见父亲态度有所转变,说道:“右军严而未发;左军虽去,计亦未远,请自追之。”

李渊见世民如此有见识,有决断,便说:“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惟尔所为。”

建成、世民连夜乘马向北进发,将已经出发北上的左军全部追回。丙子日,从太原增运的军粮也运达贾胡堡前线。

李渊集团在贾胡堡前线关于进军与退兵的分歧,关系到西取长安、夺取天下的大局。李世民对于形势的分析和进退利害的论断,并非是危言耸听。在关键时刻,是李世民据理力争和行动上的按兵不动,使得李渊在西进关中的重大决策问题上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失误,显露出李世民杰出的战略天才,为李渊的西取长安在交战前立了一大功劳。事后,李渊也埋怨裴寂说:“懦夫之徒,几败乃公事耳!”

八月已卯,长久的阴雨天气终于放晴。第二天,李渊下令军中晾晒铠甲行装。第三天,乘着漫天大雾,李渊带领骑兵从东南山傍小路神奇般地出现在霍邑城前,在城东五六里处扎营。霍邑易守难攻,宋老生采取坚守城池、不领兵出击的战略。李渊的军中攻城装备缺乏,如果久攻不下,将处于不利地位。建成、世民知道父亲的忧虑,便建议说:“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

李渊认为这个计谋很好,派出骑兵进至城下,做出攻城的姿态,然后建成、世民率数十名骑兵,一面做出围的样子,一面大骂城中的守兵无能,不敢出战。在辱骂声中,宋老生恼羞成怒,率领三万士兵从东门、南门出战,李渊下令收缩阵地,宋老生误以为李渊畏惧而后退,便引兵前进,在距城下一里处布阵。这时李渊的步兵也相继赶到,列阵与隋军对峙。李渊想要下令军士先吃饭再战,世民说:“时不可失。”于是,李渊与建成布阵于城东,世民布阵于城南。交战后,李渊与建成的军队向后稍退,世民与军头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直冲宋老生的军阵,使之腹背受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激战时,世民令军士传呼:“已获老生矣!”宋老生的部队闻听后顿时大乱,争相奔向城门。此时,建成、世民已分别把守住东门、南门。宋老生城门紧闭,退至城脚。此刻,城上守军放下一条大绳索,老生想要攀绳入城,被义军斩死于城下。这次大战陈尸数里,血流遍野。此刻,暮色已经降临,李渊下令立即登城。由于没有攻城工具,义军将士肉博登城,终于攻克霍邑城池。霍邑战役的胜利,打开了通往关中的门户。在霍邑战役中,李世民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李渊在进入霍邑后登城视察战场,他面对城下倒伏的无数尸体,动情地对左右亲随说:

河东已来,孤之所使,百姓见义旗有诚节,老生所逼,至于涂炭。乱兵之下,善恶不分,火烧昆山,谁论玉石?无妨死人之内,大有赤心于我者也。取来不得,及此战亡,生未被知,没有余恨,静而思之,良深痛惜。从今已去,当以文德来之,不复用兵戈矣。

其破霍邑,攻战人等有勋者,并依格赏受。这是李渊作为52岁的政治家投入群雄竞争的特殊表现。他面对大战获胜的壮观景象,并不是为自己的成功而庆幸,而是为大量无辜牺牲者而惋惜,并且表示痛心。尤其他提出战胜之后,将用“文德”取代武功,更是对建立新王朝大政方针的考虑。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取得了贞观之治的政绩,其成功经验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偃武修文”,很明显是受了父亲李渊的思想影响。李渊在起兵以后,总是想着下一步应该怎样做才好?这样他的行动,总是比其他人更受理性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胜利之后的重要事情之一是要犒赏三军。主管论功行赏的官吏请示参加义军的奴隶立了功该如何行赏?李渊说:“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这样对扩充他的军队起了重要作用,人们传说李渊对部下不问出身,一视同仁,即使是奴隶,只要有功,可以和自由身分者一样受赏,这样,李渊进军长安沿途,有大批人马加入他的军队,军事实力在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中不断增强。

李渊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又对隋朝原来官吏既往不咎。他在进入霍邑与宋老生部下官员见面时说:“除了宋老生之外,我不会责罚任何人的。即使你们中间有人不肯归顺我,我仍然会以赤诚之心对待。”说完,李渊宣布给霍邑原隋朝旧官吏重新授官,和在太原起兵时从军者同样待遇。霍邑隋军中有许多人发现他们现在衣食无着,不得不请求参加李渊的义军,李渊宣布全部编入自己军中,没有任何防范措施。为消除这些隋朝旧官吏和军人的疑虑,李渊还以礼厚葬了宋老生,这样一来,前来参加李渊军队的人络绎不绝,李渊把大量隋朝的残余力量都收归己用,取亡隋而代之的面目渐渐显露出来了。有人认为李渊对前来归降的隋朝官员授官品太高,如李渊规定只要是关中人愿随义军进军关中,即授五品官,这样授官太容易了,有过滥之嫌。李渊想自己的部下还不懂得他这是为夺取关中创造条件,于是做了一番解释,如《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所载:

不惜爵赏,汉氏以兴。比屋可封,唐之盛德。吾方稽古,敢不遵行?天下之利,义无独飨。率土皆贵于我,岂不益尊乎?且皇隋败坏,各归于此。雁门解围之初,东都援台之勋,在难即许大夫,免祸则唯加小尉。所以士无斗志,将有堕心。版荡分崩,至于今日。覆车明鉴,谁敢效尤?然亦使外寇觊觎之徒,尝授无过此也。又加官慰抚,何如用兵杀戮?好生任赏,吾觉其优。当以不日而定天下,非卿等小见所及。在李渊看来,官职是一种夺取政权的手段,人们之所以加入自己的军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得高官厚禄,把这些许诺说在前面,有利于动员这些人为自己卖命。李渊的军队在太原起兵后得到重要发展,与李渊善于收揽人心有着极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