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愫眼看世界
14802800000014

第14章 没有高楼的国都——堪培拉

作为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极富个性和有着与其他国家首都太多不一样的地方。

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首都,这里几乎没有高楼大厦,以致没有一处地方能真正成为城市标志的建筑;这里除了旅游业和博彩业等一些服务性行业外,几乎没有其它经济部门,更谈不到有什么工厂企业。倒是不愧一个首都的尊号——政治中心,很纯的政治中心。

12月24日清晨7点,北京时间凌晨4点,我们乘坐豪华大巴,迎着朝阳,沿着高速公路北上380多公里,从新南维尔市州和维多利亚州的交界小城——亚波里出发,正午时分到达目的地堪培拉。

如果不是导游提醒,我们还真没有意识到已经到了堪培拉。然而,既便知道进入了堪培拉,总让人觉得不像身在城市,更像在风光旖旎的乡村。这里的住宅造型各异,绝少雷同,却几乎都是一层到两层的别墅。若不是澳大利亚国会大厦和高高耸立的黑山电信塔,堪培拉的居民没准还真不知道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世界还有什么高楼大厦存在!

在堪培拉,除了联邦总理府有一道乳白色的围墙外,市政府规定其它场所一律不得修建院墙。于是人们便在街道两旁,房前屋后和花园里种上自己喜爱的法国梧桐和金合欢替代围墙。12月,正值澳洲盛夏,金合欢怒放着或红或粉的花朵,簇拥着一幢幢别墅,处处都能看到这绝美的风景线。尤其让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绿色,整个城市到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公园,绿茵茵的草坪和四季常开的花卉。堪培拉的树木不是一行行的植,而是一片片地栽。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树种,如白桦、喜马拉雅杉、丝柏、垂柳、云杉等等。树木绿荫如盖,掩映着各种建筑物,极富田园诗意。据资料显示,堪培拉绿地面积占整个城市面积的60%以上,36万市民每人平均拥有绿地70多平方米,仅次于波兰首都华沙而居世界第二,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堪培拉人对生活环境的注重由此可见一斑。

堪培拉城市独具一格,正是由于她是世界上少有的完全按计划建设的都市。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设计者却是美国人。美国人巴里·格里芬也许一个不经意的设计,让澳大利亚人把它推成了经典。它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建造就在于用巴里·格里芬命名的面积较大的人工湖把城市分成南北两部分,南北两侧分别以首都山和都市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去,使整座城市井然有序,美观大方。站到首都山极目眺望,这座神奇的国都树比房多,车比人多,整座城市既像一个大的村落,又像一座没有围墙的花园。没有中心,没有城郊。

根据日程安排,在堪培拉我们只有一天一个晚上的行程。到堪培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午饭,为了多转几个景点,饭后我们没有急于去酒店,而是抓紧时间观光。第一个参观点是雄伟壮观的国会大厦。从餐馆到国会山要穿过大半个城市,行进间有数不清的草坪花坛,走不完的林荫大道。进入格里芬湖畔,如同瑞士日内瓦、洛桑的湖光山色便呈现在眼前,湖中百米喷泉洋洋洒洒,湖边当地人在此闲庭信步。在离国会山不远的地方,便是国家机关工作区,外交部、贸易部等均在四、五层高的红色群楼里办公。

澳大利亚国会大楼位于堪培拉中部的首都山下,是澳大利亚最雄伟的建筑。要说堪培拉有点象征性建筑的话,国会大厦便是勉强且唯一能算得上的一个。这座大厦耗资11亿澳元,折合8亿多美元,历时7年,于1988年建成,总面积32万平方米,闻名世界的悉尼歌剧院投资不过3亿元。至目前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国会大楼之一。整个大楼设计新颖,远看宛若一个圆盘,平视过去,由四脚支撑的国旗塔高耸云天,达81米,非常醒目。前院部分是花纹平台和宽阔的走廊,平台呈梯次状,有水池、有草坪、有雕塑,有更广阔的观景台。平台底下是可停数百辆大小车的车库。后院就是大厦主体,楼高三层,第一层为大厅及接待室;第二层为公共用房,有剧场、展览中心;第三层为办公区。大楼里装饰着黑、红、灰等颜色的大理石,同时各个厅室和走廊还陈列着难以计数的艺术品,既富丽堂皇,又极具典雅之美。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到国会大厦参观是堪培拉之行的重点项目,所以,导游介绍得格外详细,加上科学奇妙的规划设计,近两个小时的参观几乎粗粗的读了一部澳大利亚近现代史书。

同其他国家的会议厅一样,澳大利亚国会参众两院的议会厅形状向中国农人挖的菜窖一样,议长席、议员席,记者席,旁听席。议员席是固定的,按得票多少排序,得票多者坐前排,依次类推。参议院的坐次就有些讲究了,议长席,总理席和反对党领导人席,以及部长席,各有固定位置,人人坐序不乱。让我欣赏的是这里的透明度,既使两院开什么重大会议,公民都可以随便进入旁听席旁听,只是进门要做例行性的安全检查。

跨过历史隧道,一百多年前,不知天高地厚的澳大利亚人曾参与了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罪恶行径,竟然还陈列着被斩首的清人长辫子。不用说,这些狂徒是要遭到中国人唾骂的。

在国会大厦的对面,我们参观了澳大利亚有名的战争纪念馆。该馆依山而建,极富自然美。在这里我们领略了澳大利亚人崇尚英雄,尊崇历史的传统。虽然只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200年的世界近代史几乎都有澳大利亚人的身影。在走入会议大厦的走廊里有干余枚自由奖章、纪念章拼凑成的“光荣墙”。进入第一层大厅,左面墙角感应式的电影墙便自动开机,向游人诉说澳大利亚历史渊源。二楼大厅最具特色的是曾经参加过实战的军事武器陈列展,这里有真正的战机、坦克、运兵车、装甲车、各种大炮、枪械什么的,大屏幕电影不间断的播放着澳大利亚人参加一战、二战和非正义的越战、朝鲜战争的场景,同时还伴有飞机轰炸的模拟场面,大厅的两侧陈列着不同战争时期军人的服装、鞋帽等,还有一些重要战役的场面造型。

位于国会大楼西侧,是各国驻澳大利亚使馆的集中地。在这一高低不平的缓坡丘陵区,我们乘车参观了具有不同建筑风格的各国大使馆地面建筑外表,有穆斯林风格的中东国家使馆、有面目生疏的拉美小国使馆,有悬挂欧共体及本国旗帜的欧共体各国使馆。欧洲各国使馆建筑风格迥异,建筑规模相差太大,大的有美国使馆占据了一座小山,小的如汤加使馆就像中国的普通民居“三间房”。中国使馆占地不及美国使馆大,但也不算小,主体建筑及配套建筑均为古老建筑风格——红墙绿色琉璃瓦,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耸立在四层主体楼前面,大门口的石柱上嵌有同时用中英文书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使馆”铜质招牌。中国使馆和美国使馆配有院墙,其他大部分使馆没有院墙,也不见站岗的卫兵,倒是美国使馆那里墙内墙外站满了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本来大伙准备到美国使馆前下车照张相,因为这里面风景显得更美些,但见到美国人那警惕劲,我们倒没了劲,也就径直去了中国使馆。在中国使馆,我们没有见到一个工作人员和卫兵,倒是碰到了好几位“法轮功”分子,她们死缠硬磨着要我们听听她的讲解,看看正在播放的VCD录像。这种勾当早已被国人所唾弃,根本没理她们的茬,她们没趣的躲开了。

等转完最后一个项目——都市山和格里森湖畔,团里的女同志已累得不想再走了。下午,早早吃完晚饭返回了酒店。

有平安夜的诱惑,在酒店稍事休息了一会,我们又三三两两串街去了。堪培拉人早已放假过节了,所以街上的所有店铺都关着门,甚至走了半天连行人都很少碰到。都觉没意思了,便老老实实回了酒店。这一夜大家都睡得很安稳,因为几乎没有吵杂声。

这,就是堪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