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全集
14805200000013

第13章 父亲的心,都是相通的

吴先生是我的一个老学生、大朋友。他的儿子女儿以前跟我学汉语,现在孩子们都去美国念大学了,吴先生接过孩子们的课,跟着我学汉语。

吴先生的女儿以前跟我说起她父亲,就会鼻子皱皱,眼睛直挤,只有一句评语:“老古董。”我说不会呀,你父亲特别容易沟通,我跟他很谈得来。他女儿笑着说:“那是因为你不是他的女儿。如果你是他女儿,你就不这样想了!”

小姑娘给我举例说明其父亲作为“老古董”的表现。

首先,他不允许18岁的女儿穿吊带背心出门。新加坡终年夏季,满大街都是两根细细的带子吊着刚盖住肚皮的小背心,又凉快又养眼,将女性的优美身段充分展现,吊带背心和踢踏的拖鞋是这里一道流行的风景。可吴先生就是不许。

其次,他不许女儿超过10点回家。如果女儿晚上有party,他一定负责开车送去并接回,女儿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外过夜。这个我还真不理解,我学生才四五岁,父母都允许他们在朋友家借宿。

第三,他不许女儿在高中期间谈恋爱。这个也许中国父母可以理解,但身处新加坡的我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新加坡是鼓励早婚的,孩子们在小学中学是男女分开学习,到了高中就可以合一起上课,意思是可以谈恋爱了。报纸上前一阵子还倍赞一个20岁的小妈妈读书生孩子两不误,那孩子的爸爸还一脸稚气。吴大小姐是很有分寸和眼光的女孩,在国际学校读书,高二时认识了一个日本小男生,经小姑娘一介绍,我觉得简直无可挑剔。

谁知人家小男生初次上门,就被她父亲训了出去。据说吴先生跟那男孩说话跟审犯人似的,压根儿没给过笑脸。她父亲再三告诫她,女人的贞操对她一生的幸福很重要,一定要保持到结婚的那一天。(小姑娘当时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瞪着我,小声追加一句:他好像还活在18世纪!)

最后,他不许女儿嫁老外,必须嫁本国人,中国人也可以。这让他女儿很为难,就跟我抱怨说,我在美国呀!那里选择太少了!我爸爸为什么要care(介意)他是哪国人什么肤色,他应该care他是不是爱我。

上个月给吴先生上课的时候无意中聊起他女儿的抱怨,吴先生笑了,跟我说,我女儿以为我守旧,其实,她不明白一个父亲的心。他后来跟我说的那段话,让我感触良多:

我不许女儿穿吊带背心,是为了她的安全。一个女孩子如果过分暴露自己的身体,男人看到了会想入非非,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大多数男人都是好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只要有一个动了歹念,受到伤害的就是我的女儿,我不能冒这个险。这与我保守不保守没有一点关系。你当然可以说,什么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出门走路还会被汽车撞呢!我能够做的,是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你说得对,满大街都是这种衣服,I dont care(我不介意),那不是我的business(分内职责),别的女孩受到伤害,我的确会感到sorry(痛心),但那不至于要了我的命。

我不许她在外留宿,不许她高中恋爱,也是为了保护她,不让她受到伤害。少男少女之爱那是荷尔蒙作怪。哦,我爱你!哦,让我们一起过夜!过后呢?怀孕、堕胎、分离,谁承担这一切呢?我的女儿。我不是在乎她结婚的时候是不是处女,我是希望她能够很平稳地等到一个真正爱她珍惜她的男人,有一天娶她为妻,结婚生子,这样我才放心。如果结婚的时候她已经不是处女,那意味着她已经遭受过感情的打击了。

我的女儿在我心里就是一块完美无缺的钻石,任何一丁点儿的划伤都叫我痛心。你不用告诉我说那些感情的经历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你不说我也懂,问题是她是我的女儿,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你不想让她多走一点儿弯路,所有的工作都要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

是的,我坚决反对她嫁外国人,尤其是白人。她从小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里,我和她的母亲都是同族人,我们有一样的家庭观念,一样的为人处世方法,受的教育也相同。她如果跟外国人相爱,刚开始也许会觉得‘哦,我爱这个男人,他是多么的强壮,sex(性)是多么的美妙!爸爸,我要和他结婚!’性这个东西不是一辈子的激情,一年过后,两年过后呢?渐渐发现思想上有差距,价值观念有差距,怎么办?你别跟我说即便是同族人结婚也会离婚。我们同族人结婚了会相互理解得深一些,外国人不一样,当感情不在时会很轻易地说分手,因为他们更自我一些。好好好!就算我说的话很偏激。两个不同种族的人结婚可以,不能要孩子。要了孩子是给孩子痛苦。

生下的孩子既不东方也不西方,思想既不传统也不现代,他们自己也经常迷惑,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我究竟属于哪里?’你别说我危言耸听,教堂里我看过很多类似的情形。孩子是混血儿,坐在我们中间很奇特,其他孩子说一口家乡话,他听不懂,也不会说,人家就将他排除在外;到了法国父亲那边的俱乐部,人家说法语,又将他排除在外。孩子会痛苦。大人的爱情,为什么要将痛苦延续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不公平!

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无法跟他们说明白为什么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唯一能说的就是‘不’。我想,等孩子大了,等他们做父母了,他们也就明白我们的心了。我小时候是个叛逆的孩子,父母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我所有的改变,都是从我有了孩子开始的,孩子越大,我越觉得自己在走父亲的老路,而老父亲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你没有孩子,等有了孩子,你的心,就会等同于我的心。”

心灵鸡汤

父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如海,厚重似山,不似母爱那般温柔细腻,却更多一份冷静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