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性格决定人生全集
14805300000014

第14章 爱自己,爱生活

认识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认可和接纳自己则更难。我们会认为喜欢自己应是理所当然的事,难道世界上还有不喜欢自己的人吗?如果我们换个说法,不少人都具有自卑心理,大家就容易认可了。其实,“自卑”就是对自己某方面不满意的心理状态。通常人们总以为自卑者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具有缺陷,那固然是可能的,但不是必要的条件。身心各方面并无明显缺陷的人,仍然可能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因为他虽然各方面并不次于他人,甚至比别人还优越些,但他仍然可能不满意,仍然可能不喜欢他自己。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由于他对自身的某方面(或全部)不满意,他可能拒绝认识自己。比如,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穷困,因而装成很富有的样子;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的限度,盲目地去从事力所不能及的工作。这些人把真正的自我伪装之后,希望在别人眼中建立另外一个形象。这一类的行为并不罕见,也并不难于了解。不过对当事人而言,这些行为有时并不是有意识的表现出来的。换言之,他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装腔作势”。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可能运用好些方法,来避免认识自己的真正面目。一种常被采用的方法,就是离群索居,不和别人来往。我们常以四周他人对我们所表现的行为,作为“镜子”,以了解自己的情况。如果一个人不希望了解自己,就不用去照“镜子”,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远离“镜子”,不与他人接触,就看不见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了。远离人群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减少了和别人比较的机会。

另外一种防卫自我的方法是,当事者将其对自身不满甚或自责的态度,全部转移到外界去,转移到别人身上去。如把本来“我不喜欢自己”或“我讨厌自己”等心理,转变成“别人不喜欢我”,或“别人在讨厌我”。即使真的别人不喜欢你,也不一定表示自身确有过失。但人若为自己所不容,则只能说明你不能接纳别人。一个人既认为四周的人在谴责他,在轻视他,又不容易喜欢其周围的人。那么,他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接纳别人,因为他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能喜欢别人,从另一方面讲,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喜欢别人。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不仅是难于接受别人,有时还会有其他方面适应的困难。因为喜欢自己的人,常会努力保护自己,爱惜自己。他会重视自己身体的健康,珍惜自己的品德和名誉,不肯陷自己于不义,也不会无端地把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他会洁身自爱,以取得别人的尊敬。他会设法适应环境,并且会努力谋求自身的充分发展。不能接纳自己的人由于不觉得自身有什么可贵可取的地方,经常会自暴自弃。他对于自己的身体、信誉、地位、前途等都不加以重视,因而也不肯在修身、养性、求知、服务等方面做任何努力,以求发展自己的潜能。他不求别人的敬重,也不注意别人的批评,甚至还会把自己陷于不利的情况,或是表现出危害自己的行为。美国精神医学家麦灵格氏称之为“自残”的倾向,并写了一本书专门讨论此类的行为——将自己评定等级。他发现那些平日被教师认为不易管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多数有将自己列入较低等级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常认为自己品行欠佳,缺少毅力,智慧较低——显然表示有对自己不满意的态度。而事实上,那些学生在平日的行为中,充分显露了“不爱惜自己”的倾向。比如,他们时常会为极小的事,和别人争斗,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那是一般“自爱”者所不肯为的。从这些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能接纳自己的人是难以适应环境的。

自我接纳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增进我们对自己的接纳之感呢?这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事实上“自我接纳”和“自我了解”二者是有密切关联的。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常比较容易接受自己,而一个人若抱有接受自己的态度,他就能发现客观的自己。

我们平日在说到自我了解时,就常以为有些人是了解自己的,另一些人是不了解自己的。这种非此即彼的分类观念,和事实常不相符合。因为完全对自己毫无了解的人可能很少,真正能完全了解自己人也不多;大多数的人都在这两极端之间,对自己有各种不同情况的了解。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们总是会随着自身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因此也有人认为应该把完全的自我了解,看成为整个人生发展的目标。

要增进自我了解,培养自我接纳的态度,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任何一种经验,都是个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个人运用某种才能或品质的结果。这项经验的回馈作用,使当事者对自身的情况获得进一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接触的面越广,将越能促进其对自身的了解。不过人们常有维持已有的“我观”的倾向,凡是和其“我观”不相符的经验,会在潜意识中有拒绝的倾向,甚至会根本回避和那些经验有关的情境。因此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囿于某个固定的生活圈子里,而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多从生活中摄取一些新的经验。

第二,诚实而平静地检讨自己的得失

每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得有失。他在某些方面可能有卓越而且使自己满意的成就,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可能会遇到阻碍或挫折,成绩并不理想。对于这些结果,个人要能平心静气地认真分析。一方面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在能力或品质上的缺陷,以及在工作方法或过程中的缺点;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失败与挫折给自己造成太多的心理负担与精神打击。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是有短处和弱点的,重要的是应知道如何对付自己的缺点。如果某项缺点是可以改善的,就要能毫不迟疑地进行改善;如果某项短处是确实无法改善的,例如某些不能矫治的身体残障,那就要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不必隐讳。伪装或能使别人暂时不致发现你的弱点,但因伪装而增加的心理负担,却常是十分沉重的。而更重要的损失,则是使当事者不能在其“弱点”的限制之内,谋求合理的适应与发展。有时候伪装不仅妨碍正常活动,而且对其他方面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例如,某君有口吃的毛病,因为怕别人取笑,就尽量不在人前说话,甚至回避团体活动,希望别人注意不到他的“缺点”。但是这样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而且由于他时常要观察别人对他的态度,反而使自己终日处于紧张状态。后来他接受了心理医生的意见,不再掩饰自己的“毛病”,开始在别人面前适当地表示自己对某些问题(学术性及非学术性的)的意见。在发言之前,他先把所要说的内容,作充分准备,整理成为简练而有条理的词句缓缓地说出来。由于他所说的话经过了充分准备,提高了他的信心,降低了说话时的恐惧心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口吃虽无显著的改进,但他已不再怕说话,而他与别人的关系,也大为改进。别人往往更注重他的意见,敬佩他的学问,而不再留意他口吃的毛病了。

第三,建立符合本身情况的“抱负水准”

所谓“抱负水准”就是每个人对自己成就预期的水准。比如某高中毕业生在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之前,有人问他有多少把握,他根据以往录取的标准和自己过去的学业成绩,会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表示那位青年对自己在投考大学这件事上为自己预定的目标,也是他用以衡量自己的量尺。

“抱负水准”是具有动机作用的。人们以某种程度的成就为目标,朝此前进,以期达到那个目标。一个人的抱负水准若是过低,虽然目标容易达到,但是不能带给他真正的满足,因为他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抱负水准若是过高,超过了其能力,虽然他已竭尽全力,仍然达不到自己所希望的目标,从而导致产生挫折感。所以在制定抱负水准时,要以自己实际的条件为依据,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自己的理想目标,做适度的调整。艾金逊在做抱负水准方面的研究时,做过一个投环测验:投掷的距离由被试者自己决定,结果发现凡是成就动机较高的人(也就是肯努力工作,愿意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人),多选择在中度距离位置投掷;而成就动机较低的人,则多选很近或很远的位置投掷。换句话说,后者是希望在十分有把握或完全凭运气的情况下工作,其抱负水准不是偏低,就是过高;前者则是情愿在有适度把握,又有适度冒险的情况之下做努力的。

第四,不以和别人比较作为唯一衡量自己的量尺和别人比较是建立“我观”的参照标准之一,事实上由于我们经常和别人接触,随时有比较的机会;而且大家又习惯于这种方法,因此与人比较也是颇为重要的参照标准。在学校里,分数和名次是衡量学业成就的量尺,孩子们拿它来比较高低。离开学校以后,大家很少有机会一起参加考试了,就得找其他的东西来做互相比较的量尺。如每月的收入、官阶或地位的高低、房舍的大小、汽车的有无(或等级)、财产的多寡……都是大家所密切注意的。有时还要把个人所隶属的团体、子女的学位或职位、儿女亲家的社会地位,以及应酬时所出入的饭店酒家等也都包括在内。这只要听太太们在菜场里闲谈的话题,就很容易看到大家是在拿什么东西来评量人。

可惜的是这样的量尺都不是适当的量尺。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地位、财富等的多寡或高低,除了他本身的因素以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能根据那些来对当事人做推断,更不能用它们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低。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承认自己可能在某方面比不上别人;相反,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事实。不过,我们不必以在某些方面高于他人为傲,也不必以在某些方面低于他人为羞。人不是为着要和别人相比较而生的,只要能充分发展自身的各种潜能就可以了。一个人若把超越别人当作他努力的唯一目标,他一定会失败。因为他绝不可能同时在各方面超越所有的人。反过来说,即使某人一般能力都较别人低,但他总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如果他能够把握这个长处,努力求进,使之得以充分发展,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