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性格决定人生全集
14805300000068

第68章 失败背后的性格特征

贪慕权势,李斯的悲剧人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集大学者、大权谋家、大政治家于一身的李斯,作为秦国丞相曾经大红大紫,权倾一时,但最终他被腰斩于咸阳街头,全家老少都被杀害。李斯的一生是秦国政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自身个性特征的体现和结果。

李斯出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人。少年时李斯家境贫寒,年轻时曾经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官。

有一天,李斯上厕所,看到老鼠偷粪吃,老鼠又小又瘦,见人来就惊慌逃窜。过了不久,李斯又在国家的粮仓里看到老鼠在偷米吃,这些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不但不逃避,反而瞪着眼很神气的样子。李斯觉得很奇怪,仔细一想,他悟出一个道理:又瘦又小见人就逃的老鼠,是无所凭借;而又肥又大见人不逃避的米仓老鼠是有所凭借而已。

为了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求得荣华富贵,李斯辞去了小吏的职务,前往齐国,去拜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荀子为师。李斯十分勤奋,同荀子一起研究“帝王之术”,即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当官的学问。学成之后,他便辞别荀子,到秦国去。

临别前,他告诉荀子:“人生在世,贫贱是最大的耻辱,贫穷是最大的悲哀,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干出一番事业来。齐王委靡不振,楚王无所作为,只有秦王雄心勃勃,准备一统天下,因此,那里有成功的机会。”

荀子告诫李斯要注意节制,在成功之际想想“物忌太盛”的话,不要一味往前走,必要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李斯到秦国后,投入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很快就以自己的才华得到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小官。

为了引起秦王的重视,李斯给秦王上书:凡是能成就大业的人,应该善于把握机遇。过去秦穆公时代未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原因有二,一是周天子势力强大,威望还在,二是当时诸侯力量强大,与秦相比,并未拉开距离。现在秦国已强大起来,正是建立帝业,统一中国之时。

李斯因此受到重用,被秦王封为客卿。就在这时,秦国掀起了一场反对外国人的运动,秦国群臣坚决主张驱逐外国人,在这种状况下,秦王下了一道“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在秦国边境,他抱着尝试的态度,给秦王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列举从秦穆公起秦国四代国君遍访天下人士,任用了五位人才,才兼并了二十多个国家,在西方称雄,如果没有任用客卿,秦国又哪有今天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足。

秦王读后大受感动,撤销了“逐客令”,派人追回李斯,并封为廷尉。之后,秦王更加信任李斯,李斯可谓是前途无量。

韩非是李斯的同学,他们同在荀子门下求学。韩非著作极丰,为韩国国君出谋划策,并上书进谏,但这些上书都未被采用。传到秦国后,秦王感叹道:“我若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友,死而无憾。”

后来韩国在国势危急之际,起用韩非,让他出使秦国。李斯知道韩非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出于嫉妒,他对秦王说:“韩非是韩王的亲族,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理。”

秦王说:“既然不能用,那就放走吧!”

李斯希望赶尽杀绝,他对秦王说:“如果放他回韩国,他定会为韩出谋划策,对秦国十分不利,不如在他羽翼未满之时将他杀掉。”

秦王听信了李斯的话,赐给韩非毒药,令他自尽,就这样,李斯除掉了他的对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李斯也由原来的廷尉升为丞相,职位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重,名声越来越大。在统一战争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过程中,李斯是秦始皇的左右手,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做了大量的工作,就连秦始皇出巡郡县,也多由李斯随行,记载秦始皇历史功绩的不少石刻的文辞,也是李斯执笔的。这一方面说明,李斯坚决执行秦始皇的法家路线;另一方面说明,秦始皇对李斯十分信任和重用。李斯之子娶了秦始皇的女儿,李斯的女儿也嫁给秦公子,李斯真是“富贵极矣”。

有一次,李斯家里设宴,朝廷百官前往,门前车马数以千计,盛极一时。李斯感慨万端,说道:“我听荀子说过,‘事情最忌讳过了头’。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竟做了丞相,可以说富贵到了极点。但是,物极必反,盛极则衰,我还不知道自己会落个什么结局?”

在李斯富贵至极时,他已感到了对未来茫然莫测的矛盾心理。

公元前210年,李斯随从秦始皇出巡到沙丘时,秦始皇突然病危,便命令赵高写了一封诏书,让大儿子扶苏赶回咸阳办理丧事。诏书还未发出,秦始皇就死了,李斯恐怕声张出去发生变故,便严密封锁了这个消息。

秦始皇死后,以赵高为首的旧贵族蠢蠢欲动,他故意扣留了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准备立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胡亥为皇帝。

要立胡亥为帝,就必须通过李斯,李斯身为丞相,掌握着最高权力,没有李斯的同意,胡亥是当不了皇帝的。当时,朝廷内部李斯是可以揭露赵高,粉碎篡位阴谋的唯一的一个人。但是,由于李斯软弱、妥协,更是因为希望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他没有这样做。

为了让胡亥上台,赵高去劝诱李斯。他编造谎言,对李斯说:“诏书和玉玺都在胡亥手里,谁当太子都在你我一张嘴。”李斯表示拒绝。

赵高就挑拨李斯同蒙恬的关系,威胁李斯说:“你处处不如蒙恬,如果立了扶苏,扶苏就一定让蒙恬当丞相。到那时,扶苏是不会让你带着爵位告老还乡的。”随后,赵高又抓住李斯的弱点,用高官厚禄引诱李斯。赵高对李斯说:“如果你照我的话办,立胡亥为太子,就会永远封侯。否则就要祸及子孙,令人心寒!希望你转祸为福。”

李斯过于贪恋“富贵极矣”的社会地位,总想保全已经到手的既得利益,所以面对着威胁和引诱,他听信了赵高,对赵高的复辟阴谋未及时揭露和制止。在关键时刻,他的贪心为他带来的是巨大的祸患。

不久,赵高逼死了扶苏,杀害了蒙恬,立胡亥为皇帝。赵高在宫中操纵政权。

胡亥继位后,一味追求声色酒肉,听信赵高的言行。结果,秦二世被架空,一切政事由赵高一人决定。

赵高又陷害李斯,说李斯不满丞相职务,想“裂地而主”。陈胜起义军出自李斯的家乡,他可能与起义军相互勾结,秦二世便派人调查李斯之子勾结陈胜的罪状。

李斯到秦二世面前揭露赵高的罪行,但秦二世非常信任赵高,并告诉了赵高。赵高进一步诋毁李斯:“李斯最嫉恨的就是我,我一死,他就可以谋反了。”秦二世听后,立即把李斯逮捕入狱,并派赵高负责审讯。

李斯被套上了刑具,关进了监狱,并受严刑拷打,百般折磨,他忍受不了痛苦,只好供认了“谋反”的“罪行”。经过十余次的审讯,李斯被打得死去活来。后来,李斯被判处死刑。

在押赴刑场时,李斯回头看了看他的二儿子,说道:“我想跟你一道,再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猎逐狡兔,还能办到吗?”父子抱头痛哭。在北风呼啸中,李斯和他的全家死于非命。

李斯的悲剧结局,固然与当时的局势有关,与他个人的个性更是不无关联。他的“老鼠哲学”,注定他是一个贪婪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可以除掉他的同学韩非,甚至不惜帮助赵高篡位,他最终走入了赵高的陷阱,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一切的结局可谓是咎由自取,怪不了别人。

项羽:刚愎自用失天下

楚汉之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一直以来,史家都认为是因为项羽妇人之仁、优柔寡断的性格而失的天下。其实不然,在他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中,更多的还是刚愎自用,因为他不相信区区一个刘邦就可夺走他打下的基业。殊不知,事事难料,这个他并未放在眼中的将领,最终却取他的江山代之。项羽的性格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所以,楚汉相争,在一定意义上是性格之争。

在楚汉相争的初期和中期,刘邦实际上是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但他性格有许多别人无法比拟的优点,这种性格使他善于听信忠言,能够使用人才,为了大事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项羽虽然是个英雄,但他却天生没有领袖的品质。例如,他可以在打仗时身先士卒,可以为士卒吮吸箭伤的脓汁,但他却不能慷慨地封赏将士。据史书记载,任命将领的大印都刻好了,他却舍不得把它给应该封赏的人,而是把大印拿在手里,玩来玩去,把大印的棱角都磨光了,还是舍不得送给人。所以,他不能大胆地使用人才,更不善于使用人才。这一切,无不与他性格中的刚愎自用有关。而刘邦正是利用了他这一性格弱点,从而战胜了他,夺得天下。

在鸿门宴上,项羽本来可以除掉刘邦这个大患,但他仅仅因为刘邦的卑躬屈膝,就把他放走。要知道,心中没有十足的把握,岂敢轻易这么做,可是,刚愎自用的项羽错了,刘邦暂时的让步只是为了给他以后的夺权留下更多的时间。项羽因为自己性格的刚愎自用,错失历史曾经赋予他的良机,最后不得不自食苦果。

公元前204年年初,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项羽兵围荥阳,截断汉军粮道,刘邦的形势非常危急。

军队最不能断的就是粮食,时间一久就难以固守。于是刘邦派出使臣向项羽议和,提出荥阳、成皋以东归楚,以西归汉,以鸿沟为界,两国就此罢兵,分而治之。项羽听罢,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威胁不大,就准备罢兵。范增立即进言道:“刘邦即将兵败,今日不取,日后必悔。当初在鸿门宴上,你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此时再不灭掉刘邦,将来就必定要被刘邦所灭。”项羽听了范增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拒和,发兵猛攻荥阳。

刘邦见议和不成,在荥阳城内整日忧心忡忡。一次他对陈平说:“天下纷纷,究竟何时得了?”陈平说道:“大王所虑无非是那项王。我料项王手下只有范增、钟离昧等数位忠臣,他的能臣良将并不多。项羽生性多疑,向来刚愎自用,不能明察人事,大王若肯捐弃巨金,贿通楚人,流言反间,使项羽君臣相疑,然后乘机进入,破楚就容易了。”

刘邦听后,连说:“金银何足惜?只要能破楚兴汉,财物尽管用。”便命左右取出黄金四万斤,交与陈平,叫他按计行事。

陈平受金退出,回到住所,立即唤来几名心腹,叫他们扮成楚军模样,怀金出城,混入楚营,贿赂楚王左右,散布谣言。数日后,楚营中流言四起,说钟离昧自恃功多,得不到分封,将要联汉攻楚。这事正是项羽所担心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传言,刚愎自用的项羽更是深信不疑,所以就处处提防钟离昧。

为了弄清真相,项羽决定借议和为名,遣使人汉,顺便探察城内虚实。陈平听说楚使要来,正中下怀,便和刘邦布好圈套,专等楚使上钩。

楚使进入荥阳城,直往汉王府,拜见刘邦。刘邦假装酒醉,敷衍数语后,便令陈平将楚使带出。

陈平将楚使带入客馆,留他午宴。两人静坐片刻,一班仆役已将美酒佳肴摆好。陈平装作自己只是受了刘邦的托付,是替刘邦招待客人,并不认识来使,于是问道:“范亚父可好!足下是否带有亚父手书?”楚使一愣,突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正色道:“我是受楚王之命,前来议和的,并非由亚父所派遣。”

陈平听了,故意装作十分惊慌的样子,立即掩饰说:“刚才说的是戏言,原来是项王使臣!”说完,起身步出,楚使正想用餐,不料一班仆役进来,将满案的美食全部抬出,换上了一桌粗茶淡饭。楚使见了,不由怒气上冲,当即拍案而起,不辞而别,饿着肚皮返回了楚营。

一到楚营,楚使立即去见楚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告诉了项羽,并特别提醒项王,范增私通汉王,要时刻注意提防。

其实,这是个并不怎样高明的反间计,如果稍微地理智一点,就会察觉其中的破绽,只是项羽多疑,又兼性格刚愎自用,没有多想这些。

项羽听后,怒道:“前日我已听到关于他的传闻,今日看来,这老匹夫果通刘邦。”当即就想派人将范增拿来问罪,还是左右替范增排解,项羽这才暂时忍住,但对范增已不再信任。

范增可以说对项羽一直忠心耿耿,他心无二用,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心协助项羽打败刘邦。他见项羽为了议和,又放松了攻城,便找到项羽,劝他加紧攻城,项羽不禁怒道:“你叫我迅速攻破荥阳,恐怕荥阳未下,我的头颅就要搬家了!”范增见项羽无端发怒,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项羽性格多疑而刚愎,不知又听到了什么流言,对自己也产生了戒心。想起近年自己对项羽忠心耿耿,一心助楚灭汉,他不仅不听自己的忠言,反而怀疑自己,十分伤心。他再也耐不住了,便向项羽说道:“现在天下事已定,望大王好自为之。臣已年老体衰,望大王赐臣骸骨,归葬故土。”说完,转身走出。项羽也不加挽留,任他自去。

范增回到本营,将项王所封印绶遣人送还项羽。自己草草收拾,即日东归。他想到楚国江山,日后定归刘邦,不禁又气又急,不久背上忽然起了一个恶疮,因途中难寻良医,又兼旅途劳累,年岁已长,不久背疮突然爆裂,血流不止,疼死在驿舍中。

刘邦、陈平的反间计大获成功,除掉了项羽身边最得力的谋臣范增。楚霸王只好孤独地进行着与汉王的争霸之战,最后,因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不得不自刎垓下。

楚汉相争以这样的局面结束,似乎是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但反观项羽,他从不肯慷慨封赏有功之士,为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狭隘多疑,所以,他在楚汉之争中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谨小慎微太过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上书刘禅,也表明自己是谨慎的性格。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对诸葛亮谨慎性格失败的总结。

诸葛亮属于谨慎性格,他虑事周全,谨小慎微,对他这种性格描述贴切的是《三国演义》里他第一次兵出祁山的一节。

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使曹睿削掉司马懿的兵权后,开始北伐中原,曹睿派驸马夏侯桥为大都督来迎战诸葛亮,于是魏延向诸葛亮献策:“夏侯桥只是一个纨绔子弟,懦弱无谋。不如我们派出精兵五千,从褒中出去,向秦岭以东进发,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如果知道我们突然到来,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

诸葛亮听后却笑着说:“此非万全之计也。你不要以为中原就没什么厉害人物,倘有人进言,在山中僻静之地埋伏以兵截杀,不仅这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说:“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诸葛亮说:“我们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最终还是没有用魏延之计。

其实,魏延献的计策正符合兵家奇袭之计,妙不可言,后来司马懿重掌兵权之后,分析说:“如果是我进兵,我一定要从子午谷进攻,奇袭长安,这样长安一带便唾手可得。”魏延与司马懿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可过于谨慎的诸葛亮却未采用此计,实在遗憾。

后来邓艾率五千精兵,偷渡阴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奇袭成都,一举成功,他没按正规进攻路线来攻打成都,避开姜维剑门关的大军,灭了蜀汉政权,此计与魏延之计如出一辙。

这是诸葛亮北伐中原能够成功的唯一一次机会,因为魏主曹睿连续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中了马谡反间计,撤了司马懿的兵权;二是派不谙战事的夏侯杨为帅来拒蜀。这正好给了诸葛亮天赐之机,如果诸葛亮能抓住这一机会,按魏延之计,率五千精兵直取长安,自己再率军出斜谷,那么大事几乎成矣。再加之其他兵马呼应,谁能定天下就难说了。

然而,诸葛亮的性格却注定了他是谨小慎微之人,如果他不如此就没有“诸葛一生唯谨慎”之说了。酉斗酌间,他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一统天下的机会。他博古通今,智慧超群,但却性格谨慎,不敢冒险,使他一生都在徒劳心智。

诸葛亮谨慎细微的性格还表现在事无巨细上。唐代赵蕤的《长短经》上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的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这是告诫人们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不要事无巨细都一个人去完成。所以说,会办具体事的人只是办事的人,而善于使用人的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性格谨慎的人常常会关注一些细小之事。诸葛亮便是这样,他事无大小,都大包大揽。蜀国似乎只有一个诸葛亮是个人才,他事必躬亲,结果呢?落个好名声,却累死在五丈原。他诱司马懿出战就很能体现他这一性格特点。

一次,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因胆怯而不敢出战,就派使者去激怒他。这天,司马懿忽报诸葛亮率蜀兵进驻五丈原,派人送来一盒礼物和一封书信,司马懿只好把来人叫来。司马懿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却是妇人的头饰和素衣,再看那封信,竟是取笑他身为大将,却和关在闺房里的妇人一样,躲着不敢迎战,没有一点大丈夫的气概。

司马懿大怒,但他抑制住不肯发泄出来,却装出一副笑脸道:“诸葛亮竟把我看成妇人了!”说罢,吩咐把盒子收起来,重赏来人。

接着,他又问来人道:“你们丞相平时饮食的情况怎样,忙不忙?”来人回道:“丞相每天理事都到深夜,凡是刑棍在二十以上的,一定要经他亲自办理。然而,一天的食物却吃不上几升。”司马懿对身边的部将说道:“诸葛亮确是忠心无私的,只是不肯信托别人,所以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自己管,做个主帅怎么可以这样呢?况且他食少事烦,准是活不多久了!”

使者回到蜀营,把司马懿接受衣服以及那番话都回报诸葛亮。诸葛亮听后,不觉叹了一口气说:“唉,司马懿可算懂得我了!”原来,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神思不宁,有时还吐血。此事发生不久,诸葛亮就因劳累过度,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其贤相楷模的定论似乎是千古不易的。作为道德人格,他确实有不可否认之处,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做得是否成功,却颇有值得商榷的余地。

谨小慎微的个性让诸葛亮没有成功,这也是他最大的性格弱点,最终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失败结局。

任性而为的太平公主

争强好胜,位高权重,使太平公主日益骄横,权利欲也极端膨胀,任性妄为,骄横自恣,弄权专政,最终引火烧身,葬送了性命,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与高宗生的女儿,此女不但相貌极像武则天,就连性格也像武则天,活脱一个武则天的翻版。或许是武则天为争皇后之位已失去自己的大女儿,或许是太平公主跟自己太像了,总之,太平公主深受武则天与高宗的宠爱。

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掌了大权。太平公主不仅随侍母亲,而且也参与军国大事,她的一些见识,有时甚至超过武则天,所以武则天经常对人夸奖她。但太平公主也很清楚,官禁严峻,自己知道的秘密太多,绝对不能有丝毫泄露,否则将有不测,所以她经常检省自身,谨慎行事。因此,备受武则天赞赏,恩宠远远超过她的几个哥哥,在武则天去世前的二十多年中,天下独有一个太平公主,贵盛无比。

武则天去世后,李显即位,李显软弱无能,在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专权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太平公主韬光养晦,表示出其成熟、智谋的一面。韦后与安乐公主淫乱后宫,阴谋作乱,被中宗察之,她们便毒死了中宗,彻底掌握了政权。太平公主联合李旦三子李隆基一举除掉了以韦氏为首的韦氏政权,并把李旦推上皇位,是为睿宗。

剪除韦后之后,太平公主政治作为更远大,威望更崇高。睿宗对她佩服备至,朝廷事务都要与太平公主商量。太平公主每次入宫奏事,都要和睿宗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如果哪一天太平公主没有入宫议事,睿宗会派宰相到她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而她也乐此不疲,军国大政,事事参决。随着功勋越著、权力愈大、太平公主的地位、待遇也与日俱增,就食封而言,太平公主的食邑已达万户,这在唐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她的三个儿子崇行、崇敏、崇简三人均被封王。

然而,太平公主却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太平公主个性好强,但做事从不忘乎所以,颇有头脑,这一点极像武则天,她非常冷静地分析形势,她认为对她威胁最大的人只有一个,即太子李隆基。

李隆基虽只有二十几岁,但资质不凡,且自幼胸怀大志,见识过人。7岁那年,他自驾车骑至朝堂,金吾将军武懿宗(武则天侄孙)见他少年英武,很嫉妒,不准他在宫中通过,他怒斥武懿宗说:“这是我家朝堂,关你何事!你敢强迫我的车骑听从你吗?”武则天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小孙儿大加赞赏。在平定韦后、安乐公主之乱后,太平公主深知其处事果敢,才智超群,因而生怕其羽翼丰满之后,使自己失去权威,故视之为眼中钉,想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皇子为太子,以便长期保持现有的权势地位。因而太平公主与太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渐趋激烈。

太平公主阴谋废黜太子,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所谓“太子不是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该立为太子”。实际上睿宗即位后,对立谁为太子确实有过犹豫。来王李成器为嫡长子,但平王李隆基又有大功,李成器坚决推辞说:“国泰民安则应立嫡长子,国家多难则应首先立有功之人,否则会使天下人大失所望。”他坚决请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而大臣们也都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当时太平公主也主张这样做,睿宗才下决心立三子李隆基为太子。不到半年,太平公主自己首先变卦了,打出维护嫡长制的旗号,甚至私下挑拨成器说:“废太子,以尔代之。”如此出尔反尔,显然是非法的活动。其实,太平公主也不是嫡长制的真诚的维护者。她替成器争太子地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为隆基的“明察”,不利于她的专权。

太平公主还派人监视太子的行动,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告知睿宗,并进行一番诬陷。她还在太子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使李隆基深感不安,从而加倍提防这位姑母,并秘密地开始积蓄力量。

在太平公主与太子的斗争中,太子逼权,太平不让,软弱的睿宗左右为难。见长时间纷争不休,心好宁静的睿宗索性禅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后是为玄宗,他明白,眼下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与姑母抗衡,故采取以退为进之策,他表面上对太平公主仍然很尊敬。于是朝野上下都认为太子胸怀宽广。

虽是这样,太平公主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更加仇视玄宗,但她也不轻易露出,她私下网结党羽,扩大自己势力。李隆基竟然没有干涉,但他却密切注意太平公主的动向,并暗中积蓄力量。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先二天年(713)秋,太平公主决定七月七日由常元楷和李慈率领禁兵,突入玄宗朝见群臣的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和岑羲等宰相在南牙举兵响应,以实现其“废立”阴谋。

宰相魏知古得知此事,立刻向李隆基汇报。因为魏知古表面上是中立人物,故能了解一些密谋情况。在这关键时刻,魏知古立了一大功。后来,唐玄宗赞扬他“每竭忠诚,奸臣有谋,预秦其兆”。

紧接着,玄宗召集王据和歧王李隆范、薛王李隆业、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等人谋划,决定于七月三日举兵,收捕太平公主集团。

七月三日,传旨常元楷、李慈二人前来见驾。二人不知是计,应召而来,刚进虔公门,就被虎狼般的士兵按倒在地,还未等二人反应过来就已身首异处了。军中其他依附于太平公主的将领也很快被逮住斩首。窦怀贞在路上得知消息,趁混乱之际躲入城中一条沟中,想找个机会逃出京城,但他见城中已经戒严,过往之人都被严加盘查,自思无法走脱,使解下腰带自缢而死。太平公主集团的骨干顷刻间被消灭殆尽。

太平公主得知消息后,跑到城外的山寺中,三天以后她凄然地回到了城中的府第,赐死的圣旨立刻传来,面对殿梁上垂下的长长白绫,太平公主仰天长叹:韦后要临朝称制,安乐要做皇太女,难道我也会博个皇太妹夺兄弟侄子的皇位的后世名吗?

七月三日事变很快就胜利了,而“穷治公主枝党”一直延续到年底。经过半年多的清查与处置,太平公主的势力被彻底地铲除了。

太平公主被赐死了,这完全是她咎由自取。其实她本可安享天年,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用之不完,但太平公主就是太平公主,她的性格驱使她任性妄为,对权力肆无忌惮地攫取,最终也因此丢了性命,实在值得人深思。

优柔懦弱,李煜亡国

自古以来,性格优柔懦弱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他们缺少男子汉的阳刚果断之气,没有那雷厉风行的办事手段。

南唐后主李煜用他那哀婉凄切的词曲向人诉说着历史和他个人的悲剧。他那优柔懦弱的性格可以说毁灭了他的一生,他也是因性格而失败的典型的悲剧人物。

李煜是一个文人,但是世事难料,他却偏偏又做了皇帝。他的词写得委婉曲优,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于他做皇帝而言,由于性格懦弱优柔,最终沦为亡国之君,客死他乡,却是个庸君。

幼小的李煜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宫中谁还敢对这个小龙种慢待呢?专门服侍他的奶妈、侍女是在后宫中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无不尽职尽责,早晚起居,一日三餐……无不精心呵护料理。

他的皇父李璟算不上一位有作为的国君,却是颇有才气的词人,其词清丽婉转,旨意秀颖。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陶冶李煜的才能,使他从小就饱受得天独厚的滋养,并使他对词的创作取得空前的成就。

李煜真可谓是在金碧辉煌、翡环翠绕、钟鸣鼎食、诗词歌赋的南唐深宫里长大的,又从未披坚执锐,冲杀疆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怯懦性格是不足为怪的。

即使在亲兄弟之间相处,他也常常是表现得很懦弱。

李煜性格懦弱,有何能做皇帝呢?他依靠的是祖辈传下来的基业,成就了皇位。这个南唐皇帝每天写词赋歌,倒也逍遥快活。但天有不测风云,好景不长,宋太祖赵匡胤的铁骑打破了他的好梦。

李后主的先皇后周后(昭惠后)去世时,宋太祖派使臣魏丕去南唐吊祭,实际是借机让魏丕观察李后主的想法和打算。魏丕在周后灵前吊唁后,李后主设宴款待。席间,李后主君臣吟诗,认为宋使魏丕乃一介武夫,不会吟诗赋词,只是礼节性地请他赋一首,却不料,他提笔一挥而就,其中有两句是“朝宗海浪拱星辰,莫教雷雨损基肩”之句,实则是暗示宋太祖处心积虑要统一天下。李后主君臣看罢,惊诧不已。

没过几天,宋太祖就命崔彦进、曹彬等4员战将率6万大军,分兵两路直取后蜀。很快,兵临其京都城下,后蜀被攻破的消息传到江南,犹如晴天霹雳,南唐举国震惊。敏感的李后主暗想:孟昶踞剑门天险,固若金汤,宋军一到,顷刻陷落,束手就擒;而我仅凭长江天险,恐怕江山难保!

这还不算,宋太祖又兴师讨伐与南唐国土接壤的小国南汉。仅数日即攻破南汉,将其国君刘獾押往汴京。李后主心里明白,这是杀鸡给猴看,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仅如此,宋太祖灭掉南汉之后,大军移师汉阳,其锋芒直指南唐,气势咄咄逼人。宋朝此举把李后主吓破了胆,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宋太祖肆无忌惮,得寸进尺地威胁欺凌南唐。有识之朝臣深为社稷担忧,有人曾向李后主奏禀,宋太祖在荆南制造几千艘战舰,意在谋取江南。南唐爱国志士纷纷主动向李煜上表,请求前往荆南秘密焚毁战舰,破坏宋朝南犯的计划,可李后主却胆小怕事,不敢准奏。

一个天子,面对敌国的咄咄逼人,如此优柔退却,亡国属正常,不亡才不正常呢!

宋太祖对南唐蓄谋已久,虎视眈眈,步步紧逼,致使李后主恐惧得寝食难安。那么,在不可多得的御敌良机面前,他为什么一而再地错过呢?只一个字,就是“怕”!这种懦弱的性格就注定了南唐的锦绣河山要从李煜的手里断送掉。

国难当头,李后主却轻信谗言,诛杀良将林仁肇,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从而,南唐向亡国的路上又迈了一步。

在宋太祖谋取江南之际,南唐中书舍人潘佑向国主李煜连上六道奏章,论国势日渐衰弱的时政,指责朝中公卿将相多为酒囊饭袋,将误国政,并提出治理国家的措施。李后主也曾不止一次亲批奏章,对其观点大加赞赏,但一直未能付诸实施。潘佑盼望祖国强盛心切,眼见自己上的奏章如石沉大海,忍无可忍,于是上了最后一道奏章。李后主展开一看,其抨击的锋芒直接指向自己,言辞极为激烈,龙颜不禁大怒,未及看完就把奏章摔在龙案上。坐在一房的徐铉见有机可乘,拾起那足以能诋毁潘佑的言辞往他头上罗列罪状,加之张洎的奉和,这两位朝臣一唱一和,就把为朝廷一向忠心耿耿奉职的潘佑说得罪该万死,死有余辜了。

天性优柔懦弱的李后主还有偏信的性格,听了张、徐对潘佑的谗言,勃然大怒,当即降旨,赐死潘佑。

至此,南唐又向亡国的路上迈进了一步!

林仁肇和潘佑这两位文臣武将不仅是南唐不可多得的重臣,而且也是大江南北诸国敬畏的名人。李煜连续诸杀他们,无异于明崇祯杀袁崇焕一样,自毁长城。

宋太祖闻听李煜所为,喜出望外。他从心底里感谢李后主,认为取南唐的时机已到,理应兴师讨伐江南。然而,他在发兵之前还要来个先礼后兵,以示宽宏:让属下按照当年给孟昶建宅的规格,给李后主营造一座园林式的宅院,规模仅次于自己的宫殿,而且他还曾亲临建筑工地指导。这座壮观华丽的宅第建成后,召李后主乔迁,可他拒而不受。

宋太祖遣使对李煜说:“朝廷要修天下图经,独缺江南版图。”敏感心细的李煜不会不知道宋太祖的用意,可他不敢抗旨,不得不违心地命人录了一个副本送去。作为一国之君,把自己的国家的版图交给异邦的国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宋太祖由此掌握江南19州的屯戍距离、人丁数目……才胸有成竹地兴师直取江南。

后来,宋军数十万雄师攻破建康。身为一国之君的李煜,此时不想办法召集群臣采取措施,却回后宫去问老婆,其没有主见,软弱之极,可见一斑。

国家危难,此刻的李后主必须立即做出决定:是殉国还是投降呢?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宋兵已冲到第一重宫门。这就由不得李煜了,他只好身着白衫,头戴纱帽,迈着沉重的脚步带领皇族与属下出宫递上降表。平南将军曹彬率部下把被俘的李煜等40余人押解到船上,从水路奔赴大宋国都汴京。曹彬久闻李后主是一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词人,如今同乘一只船,他好奇地凝视着李煜那俊秀的容貌,果然不凡,但此刻却现出一脸怅然若失的神色,不禁对他轻蔑地一笑:如此懦弱之君,焉有不亡国灭族之理?难为他还当了这么多年皇上,真是可悲可叹!

当时在船舱里的李煜闭着双眼一语不发,内心像涌起翻江倒海的波涛:南唐建国40有载,昔日南唐之主,如今沦为亡国之君……一切皆如东流水,痛定思痛,真后悔不该轻信谗言,乱杀忠良!更不该在国家大事上一再优柔软弱!

宋朝大将曹彬押解被俘的南唐主李煜一行抵达汴京,监于明德楼下听候发落。

翌日,献俘仪式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宋太祖对南唐亡国之君的处置。李煜跪伏在明德楼下,浑身如筛糠似的抖动,听太监宣读圣旨:“皇恩浩荡,封李煜为违命侯。”李煜暗想,谢天谢地,谢不杀之恩。他被俘后就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下来了。

可又想:“违命侯”究竟是个什么封号呢?他细心一揣摸,个中含有讥讽与侮辱之意。他的心顿感难受,但总算没死,也就认了。

太监读完圣旨,又说:“圣上不杀你,并赐园林宅第一座,你还不快接旨谢恩!”李煜这才如梦初醒,连忙三拜九叩谢太祖龙恩,侍立楼下。

虽然保住了小命,但一个亡国皇帝做了宋朝天子的阶下囚,除了把哀愁、痛苦、眼泪往肚里咽,还能说什么?

在一个乌云蔽日,绵绵细雨的天气里,囚禁李煜的宅第,传出侍妾们为他祝寿的如泣如诉的歌声。这是李煜蘸着血和泪铸成的一阕《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当小周后和黄保仪频频举杯为李煜祝酒时,宋太宗的赐酒到了。可怜的李煜喝了两杯后就中毒死了,死时他只有42岁。

李煜个性优柔懦弱,没能逃脱亡国的命运,落个国破、身死的败局。

后来,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评论说:国破家亡之后,李煜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丢掉了祖宗创下的基业,应该到宗庙前痛哭,并向百姓谢罪。但是他根本没这么做,而是去聆听教坊乐手演奏《别离歌》,惋惜自己再没机会与宫娥彩女寻欢作乐了。这样,不亡国才怪呢!其实李煜何尝不想国力昌盛,但是性格使然,让他在皇帝的位子上实在是勉为其难。

不容于世,秋瑾以死谢幕人生

叛逆性格的人多是桀骜不驯,他们个性鲜明,骨子里流动的血液都是激进的。他们敢于向周围的环境发出挑战,不管面对的势力有多么强大,他们都不怕。当然,这种性格也有很大的缺陷,有时由于叛逆而把自己变得过激。秋瑾无疑是地地道道的叛逆性格,对婚姻、家庭、事业奋起抗争,她的这种“大不敬”的叛逆性格导致了她悲剧的命运。

秋瑾的叛逆是彻头彻尾的。她出身于清末官宦之家,在这样的封建门第里,封建传统的陈规陋习是根深蒂固的。既然如此,在这种环境里熏陶的女孩应该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完全符合封建礼教道德的淑女。然而,不知是性格使然还是被残酷吃人的封建礼教所逼迫,秋瑾却与封建型的淑女相去甚远,她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的叛逆者,更是清王朝残酷统治的叛逆者。

还在秋瑾很小的时候,母亲单氏就按封建习俗把秋瑾的脚裹了起来。没几天,疼痛难忍,秋瑾就闹着让母亲把裹脚布拆掉,并抗议说:“为什么男孩子不缠足?偏偏女孩儿倒霉!”她看着缠在自己脚上的那一层层的裹脚布,越发觉得这玩意儿怪诞、邪恶。于是就背着母亲把散发着臭味儿的裹脚布撕扯下来扔到了一边。

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秋瑾对“缠足”持着厌恶至极、憎恨至极的逆反心理,违背母命,不怕长大嫁不出去,更不在乎将来亲友对其讽刺讥笑,公然抗拒自古以来女人缠足的习俗。这是公然的叛逆所为!

对于自己的婚姻,秋瑾更表现出了极大的叛逆精神,公然对封建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挑战。

秋瑾的父亲秋寿南在那个动荡的社会里为了一家人的饭碗,就得想办法找个靠山来保住自己的官职。他衡量一下,唯有曾五爷的势力大,曾一跺脚,整个湖南便会发颤。

不久,秋瑾出落得眉清目秀,身材苗条。一天,曾五爷提出为她做媒。秋寿南正愁巴结不上呢,如今人家亲自登上门来,哪有不给面子之理?当即答应把女儿许配给富商巨贾王老爷家的少爷王子芳。

当王家把聘礼送到府上时,秋瑾没吭一声。她听说王家是个暴发户,担心未婚夫也是个纨绔子弟,不免埋怨父亲对自己的婚姻大事太过于仓促、草率。秋瑾所处的时代是清朝末期,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依然是很严酷的。尤其在那种社会环境下的官宦之家,对子女们的婚事,唯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根本没有自择的权利。即使未来的丈夫是疯子、傻子,也只有无条件地顺从。可是秋瑾对父亲为她订下的这门亲事居然持怀疑甚至埋怨的态度,这无疑是对老子的不孝,更是叛逆的端倪。

王家的确财大气粗,儿媳过门那天的下轿礼竟是一座钱庄。可秋瑾对这并不稀罕。她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不会长久。只要丈夫有才学、有抱负,就心满意足了。慢慢地,秋瑾察觉到丈夫虽然也曾读过多年诗书,举止却浅薄、粗俗,而且唯我独尊、专横跋扈,丝毫没有书生的儒雅之气。

更让秋瑾伤心的是,她发现王子芳五毒俱全:背着家里在外面酗酒、嫖娼、赌钱、打架、吸食鸦片无所不好,但她还是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不知多少次苦口婆心地开导他、规劝他。可是,丈夫非但听不进去,反而破口大骂:“你还想调教我?人各有志,我有的是钱,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你一个妇人家,懂什么?”后来,王老爷在京城为儿子捐了一个“工部主事”的官职。同年秋季,秋瑾也赴京到王子芳的任所,她以为他公务在身,无暇再出去鬼混。谁知,他那个小官儿,有职无权,整天无事可做。闲得无聊,王子芳旧病复发,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月俸禄远远不够他自己开销,还需老子寄钱,钱一到手就花光。秋瑾的心凉透了!

两种性格,两种人生追求,秋瑾与王子芳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她理想中的丈夫是博学多才,有阳刚之气,不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须是有志气、有远大抱负的人;而王子芳则认为,女人什么门第、什么身世无所谓,重要的须是恪守男尊女卑、夫唱妇随。

本来,秋瑾从小就对那套腐朽的伦理道德很反感,婚后,与公婆及丈夫所恪守、宣扬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更是格格不入。她把王家视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囚禁自己的牢笼。故此,以她的个性不可能不对王家封建家长式的制度产生叛逆想法。

秋瑾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日益强烈,这必然由叛逆想法发展到直接行为上的叛逆。她不顾王家的反对,父母的规劝,卫道者的诋毁,终于冲破封建樊篱,与王子芳离婚了。这是地地道道的叛逆行为,岂知更大的叛逆还在后面。

秋瑾赢得自由后,于1905年东渡日本。在异邦认识了宋教仁、陶成章、蔡元培等人,特别是由宋教仁引荐,认识了孙中山,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并加入了同盟会。她接触的人和事多了,眼界也随着开阔了。她从报上所见,从朋友们议论中所闻,清廷政治腐败:文臣不务国事,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徇私舞弊;武将不谙兵法,不会骑马,官兵不是吸食鸦片就是宿娼聚赌。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当时的清军已无力抵御洋人入侵。帝国主义列强以军舰、大炮轰开了大清国门。懦弱的清政府为了保住统治地位,只好同侵略者签订名目繁多的条约、协定,把大量的白银和土地送给人家。无奈,朝廷要向百姓征收各式各样的捐税,朝野各级官吏更加如狼似虎地勒索百姓,外国人也煞费苦心在百姓身上打主意,肆意榨取。国势每况愈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叛逆的个性,使秋瑾不可能成为大清王朝的顺民,她从日本回国后就开始了“不安分”的行动。

不久,秋瑾被推举为徐锡麟、陶成章等人创办的大通师范学堂的督办。从此她便以督办的身份为掩护,以学堂为基地从事反清的革命活动。

两个多月后,秋瑾认为宣传鼓动工作已经很充分了,在把省内务方面革命力量统一组织起来之后,应该迅速转入行动,形势不允许迟疑。于是,秋瑾召集会党诸带头人和光复会的骨干共同磋商大举的事宜:首先将这支拥有4万多人的反清队伍命名为“光复军”;公推徐锡麟为光复军的军长,秋瑾为司令;把属下编为八个部分,代号是“光、复、汉、族、大、振、国、权”。

在这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的时候,在光复军决定起义大事之际,秋瑾和军委成员在一间秘密的会议室里,通宵达旦地共同策划起义军的行动纲领。大家议定的事,都由秋瑾起草成文件或计划。

同时,为配合起义,秋瑾还相继撰写了《光复军起义檄稿》、《告国人书》、《叹中国》、《同胞苦》、《我羡慕欧美人民啊》等宣传诗文。

起义的一切准备工作均已就绪,起义的时间定于7月6日,秋瑾多么希望浙江乃至整个中国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啊!把所有的封建东西通通毁灭,一切都重新开始。这一天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是开始颠覆清朝的日子!这一天是将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废除延续了两千年封建帝制的日子!这一天是颇具历史意义的日子!

越是在大动荡社会的环境里,一个人的性格越发起关键作用,要么做顺民,要么做背叛者,以秋瑾的性格,她所选择的自然是后者,这也是她悲壮命运的开始。

当浙江光复军剑拔弩张,待秋瑾下令向清廷发难的时刻,不料,嵊县会党中的裘文高、张岳云无视统一领导,违反起义行动计划,竟在嵊县提前拉起光复军的义旗,宣告起义。这一轻举妄动给清军破坏光复军起义提供了信息,致使秋瑾苦心孤诣创建的浙江起义大业毁于一旦,真是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光复会起义的壮举震动了清朝政府,使朝中众臣惊恐万状,连下谕旨:命浙江府衙从速捉拿光复军领导,务必斩草除根。不久,光复军的最高长官徐锡麟被捕牺牲。

由于叛徒告密,秋瑾所供职的大通学堂已引起官府注意,并派得力的鹰犬严加监控。在这紧急关头,秋瑾的挚友王壁华想方设法托人与法租界疏通后,嘱托胡踵秋连夜去绍兴大通学堂邀秋瑾迅速赴上海避难。可是她却说:“我怎么能撇下大通学堂师生,自己逃命?虽然有几处光复军组织被破坏,但光复军并没有散,大家的心还是向着大通学堂的。我誓与大通学堂共存亡,只要学堂在,浙江起义队伍就在,决不能辜负全省革命者的希望!”

翌日,王金发也从他的驻地匆忙赶来,催促秋瑾:“情况紧急,我特地来帮你处理学堂的事,然后马上跟我出去躲避。”秋瑾说:“为什么让你来帮我?这里太危险,你快回去!”

“因为你是女同志,”王金发执意坚持:“女的不怕危险,男的反倒逃了,你一旦遭到不测,岂不遗笑后人!”

秋瑾正色地说:“女的又怎样?想不到,在你的脑子里至今还残存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当然,我感激你对我的关心,可你是我的部下,你必须听从我的命令,立刻离开绍兴。”秋瑾有五六次机会可以脱离险境,但她的侠肝义胆驱使她一定要坚守在大通学堂,最终未能幸免,她被捕了。

7月15日凌晨,秋瑾被差役从狱中带到山阴县衙的大堂上。县令李钟岳虽然是朝廷的命官,却对当局持着怀疑、不满的态度,反倒对朝廷的敌人——秋瑾寄以深切的同情与关照。在绍兴府该替她辩护的都辩护了;为寻找搭救她的机会,办案的时间已经一拖再拖了。此刻,李钟岳备感煎熬,他不忍心向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英姿飒爽的女革命党人宣判,可法令如山,他不得不依法执行:

“秋瑾,浙抚电令,判你立斩之刑……”

秋瑾听得清楚,可她视死如归,镇定自若。

秋瑾叛逆的性格与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存在着尖锐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她悲剧的命运。

希特勒:疯狂残暴自掘坟墓

希特勒是二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元凶之一。他为了称雄世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他残酷无情、好嗜杀的性格,使数以亿计生灵涂炭,等待他的是自掘坟墓,自我毁亡。

希特勒是因他的性格而失败。

希特勒天生好斗,对于战争,他有特别的嗜好,而且战争也能让他精神勃发。和许多战争狂人一样,希特勒有着凶残、贪婪的性格。这种性格驱使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席卷了整个欧洲。战争是残酷的,受害的自然是无辜的人民。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阴谋家,一上台就开始酝酿他的称霸欧洲的计划。

希特勒还是个战争疯子,他用他的战争理论——雅利安人种,也就是日耳曼民族比其他种族更优越,在历史上从来就是征服者——争取到了大多数德国人的支持,登上了德国元首的至高地位;他狂妄地鼓吹煽动,“如果我们把人类分为文化的创造者、保持者和破坏者三种,那么,唯有雅利安人种方能够资格做第一种的代表”,就是这种煽动,把德国变成了可怕的战争机器,将7500万德意志人推向战争的深渊;他靠着软硬兼施的奸猾辞令,令英法等欧洲大国纷纷卑躬屈膝,就连最强硬的对手苏联也曾和他握手言欢;他靠魔鬼般的凶残性格,驱使着德国战车横打欧洲,一座座城市沦为废墟,数千万无辜的平民横尸野外!希特勒还是个虐待狂,他杀人要有花样,比如毒气试验、病菌接种,对犹太女性的摧残更加疯狂,生育试验、节育实验,把被实验的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

人们都用“多行不义必自毙”来形容那些倒行逆施的统治者和历史上的败类,凶残贪婪的希特勒的最终毁灭,不是偶然,是历史的必然,这也是他的最终命运,更为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所不容。

年轻时的希特勒本想成为一名画家,但画家没做成,倒成了维也纳的流浪汉。流浪的生活养成了希特勒日后狂虐、怪僻的性格。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正如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这样写道:

“维也纳过去是,而且现在仍旧是我一生中条件最艰苦的学校,也是最彻底的学校。我刚踏进这个城市时还是一个孩子,离开时却已成人,性格也变得沉静严肃了。”

“在这个时期中,我形成了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哲学,日后成了我一切行动的牢固基础。除了我当时打下的基础之外,我后来很少需要学习什么东西,也不需要改变什么东西。”

应该说,战争造就了希特勒的残酷,残酷造就了他的疯狂。

战争也带给了他日益膨胀虚荣心的荣誉,他曾两次受奖,那时他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1914年12月他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奖章,1918年又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奖章。在前帝国军队中,后一种奖章是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和他同在一个团的一个战士说,他得到这个令人羡慕的奖章是因为只身俘获了15名英军,还有个战士说是法军。他一直自豪地佩带着这枚奖章,直到死去。

1918年11月,希特勒听到德国战败投降的消息时,仍固执地认为,德军并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它是背后中了国内“卖国贼”的暗箭。这种荒唐的看法在希特勒头脑中牢牢地扎了根,逐渐潜藏为他的病态心理。

在希特勒残暴怪异的性格里面,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在支撑他,他没有因失意、失败而一蹶不振,而是咬着牙把《我的奋斗》一书出版了。

书的第一卷是在1925年秋天出版的,它在当时并没有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但年年再版,销量逐年增多,到1933年,希特勒担任总理的头一年,《我的奋斗》已销了100万册,到了1940年,竟高达600万册,这在德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就这样,在动乱的战争时代,这本书在德国风靡一时,在日耳曼人身上产生了难以估量的魔力,驱使他们发疯发狂,为希特勒东征西杀,流血卖命。《我的奋斗》成了德国人所必须遵行的信条,成了纳粹人的当代圣经。在这本充满奸诈而又富有煽动性的书里,希特勒极其详尽地描绘了第三帝国的蓝图和行动纲领,特别是描绘了他在1939年到1945年强加给被征服的欧洲的野蛮的“新秩序”的蓝图,其露骨率直,令人毛骨悚然。

希特勒的疯狂征服中,除对版图的无边欲望外,更有对人的主宰欲。希特勒鼓噪建立“新秩序”,就是要由日耳曼人统治欧洲。希特勒一直有两个目标——德国对欧洲的主宰和对犹太人的灭绝。他在实现前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遭到了失败。现在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个目标上,当德军在进行一场长期的、代价惨重和毫无结果的拖延战时,一列列满载犹太人的火车日夜向集中营驶去。1942年1月,希特勒下达了“灭绝犹太人”的命令。

德国法西斯设立的30多个集中营全都是死亡营。据《地狱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披露,估计782万囚徒中死了712万人。有一个时期,用何种毒气处死犹太人效率最高,在党卫队领导人之间曾有过不少激烈的竞争。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奥斯威辛。这个灭绝营快要完蛋的时候,曾创造一天毒死六七千人的新纪录。

一般说来,把穷凶极恶的野兽关在笼子里,野兽会咆哮不安,誓死争斗,这叫“困兽犹斗”,用这个词形容希特勒也不过分,面对已成定局的失败,他仍叫嚣不止。

阿登战役前,希特勒对指挥们做了一番政治动员:“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我们的敌人那样的联盟,他们的成分那样复杂,而各自的目的又那样分歧……一方面是极端的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极端的马克思主义国家……”

“如果我们发动几次攻击,这个靠人为力量撑住的共同战线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霹雳一声突然垮台……只要我们德国保住不松劲儿的话。”

将军们散会时,元首的政治动员还在他们耳朵里盘旋着。他们谁也不相信会成功,但是他们仍然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去执行命令。

阿登战役,德军死伤和失踪约12万人,损失了1600架飞机、6000辆汽车、600辆坦克和重炮。当然,美军损失也不小,但是它能得到补充,而德军却办不到。希特勒使出了最后招数,把所有的后备力量全投入到阿登战役,进行最后一次疯狂的大反扑,这是二战中德军的最后一次挣扎,它的失败不仅使西线的失败不可避免,而且也葬送了东线的德军。

希特勒是个残暴的战争狂人,一连串的失败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毫无办法来克制他那可怕的脾气、古怪的个性,时时暴跳如雷。这时的希特勒,疯狂、暴怒已达到了巅峰,他歇斯底里地下了最后的命令:“把所有德国的军事工业,运输和交通设备以及所有的储备统统毁掉,以免落入敌人之手。”接着他又补充了一条,“一切指示与本命令相抵触者均属无效。”这就是说德国要变成一片不毛之地,使德国人民在战后维持生存的任何东西都将不能保留。

第二天,残暴而丧失理智的希特勒公布了他那臭名昭著的“焦土”故事。希特勒令所有的工厂,所有重要的电力设备、自来水厂、食品店、服装店,所有的桥梁、铁路和交通设备,所有的河道、船只,所有的机车和货车,必须摧毁。

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命令并未来得及实施,希特勒的嘶叫和哀鸣告诉人们这个残酷的恶魔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希特勒,因残酷好战的个性建立起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这次战争是不义战争,结果必然是失败,希特勒也因此臭名昭著,骂名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