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际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14805700000004

第4章 校园人际心理

干涉别人“内政”背后

现在,走进心理咨询室的这个大学男孩,一脸的愁苦和困惑。他说:“我今年22岁,正在读大二。我感觉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困惑,心里感到很不平衡,烦躁不安……”他反复诉说着心里的烦躁不安。

心灵的困扰必定有生活的原因。但是,心理咨询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不愿意涉及生活的现实问题,只是一味地诉说自己的心情,带着心理咨询师绕一个很大的圈子。于是,我说:“不弄清你究竟是为什么烦躁不安,怎么给你提供帮助呢?”

沉吟良久,他才开始谈生活的现实问题,还是吞吞吐吐:“今天,我的一个朋友,考试考得不好。我本来是好意地劝说,我说,不能天天谈爱情,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不然怎么成?这样我们闹了点小矛盾……”

那个朋友是男生还是女生?关系如何?为什么劝说?他的诉说显然在回避这些实质性的问题,还在绕圈子,还是让人一头雾水。我分明感到他还是有压力,只好再次介绍说,心理咨询师不是道德家,不会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不用有任何压力。

几经沟通,我总算弄清了他的生活故事。

这是一个女生和两个男生的故事中,故事的主角便是来访的这位男生。他说:“女孩正在和另一个男孩谈恋爱,我和他俩是好朋友的关系。出于为朋友着想,我和哪个女孩说,我们都是来自农村的,你家境又不是很好,应该学业为重,你看这次考试考得这样不好,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学业上来,怎能只知道恋爱而耽误了学业?你应该悬崖勒马!她却很不客气地说,我怎样与你有什么关系,你不要管我的闲事!这让我很是难为情。她为什么这样说我?那个男孩也责难我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她?我是为她好才这样说的呀!这让我很难受,很困惑,难道我劝告朋友错了吗?”

“人家怎么生活,人家是恋爱第一,还是学业为重,究竟是人家的事情还是你的事情?”我们平静地交流着。

“是人家的事情。”男孩很清楚。

“那就是说,你赞同下面的观点:作为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作为成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内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的方式的权利。到底该怎样生活,是个人的‘内政’问题。是吗?”我说,“正如国际之间两个国家再友好,也还是互不干涉内政一样,人际之间,更需要保持心理距离,彼此更需要心理的自由度。在心理咨询中常常有青少年遇到这样的困扰,一旦是朋友了,就忘记了求同存异,结果弄得彼此不愉快。其实,朋友最讲究‘君子和而不同’。作为朋友,即使再好,也只是在人家需要的时候帮一把手,而不是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不是替代人家对生活进行选择。就是说,好朋友也是彼此不干涉个人的‘内政’为好,你说是这样吗?”

“是……”

“那么,人家说你多管闲事就不是没有道理了,你也就不是蒙冤了,是吗?”

“对,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嘛,我干嘛要插手呢?干嘛要无端地自寻烦恼呢?”他似乎领悟得很快。

“烦恼是自寻的,但不是无端的,人的活动必定有其心理动因。为什么你要劝说女孩呢?”我话锋一转,“现在,心理咨询师也许要扮演一个未必让你欢迎的角色了。我们刚才从一般的人际心理规律的角度分析,你认识到了自己是干涉人家的‘内政’。现在的问题是,以你20多岁的一个大学生,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去干涉别人的‘内政’的,不会无缘无故地干涉别人的生活选择的。就是说,你多管闲事的背后必定事出有因,并非真正无端地多管‘闲事’。你所以那样对她讲,所以那样劝告她,必定有你可能不愿意说出来的或者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心理动因。就是说,一定有一个‘为什么’。这是必然的。如果你能够扪心自问,不回避,不掩饰,也许会意识到这个‘为什么’。即使当时你不清楚,现在也会意识到了。你愿意直视自己的心吗?”

男孩久久地沉默后,还是有几分心虚:“您说我是出于嫉妒,或者说我爱上了那个女孩,那么我岂不是太不够朋友了?”

“正是这个原因让你不敢直面自己,你不愿意或者没有信心直接和朋友去竞争女孩的心。”我继续分析道,“于是,你很自然地启用了人们常用的心理防卫机制: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说的家境不好,应学业为重,这的确是一个最好说出来的理由,但决非真实的理由,而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合理化作用’。这种心理防卫机制可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自然不妨使用,事实上人们也常常如此。问题是你把自我心理防卫的心态要强加给别人,并且正是你也爱恋的女孩,就难以让人接受了。这不仅是干涉了女孩的‘内政’,而且女孩又分明感到了你感情的不真实,不真诚,甚至还会看做是你的虚伪。于是对你很不客气了。于是,你的心失去平衡,烦躁不安了。”

这回,男孩默不作声了。久久地沉默之后轻轻地说:“谢谢您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心。”

别把阳光关在了窗外

马老师:

你好!您的文章说到了我们年轻人的心里。我也想向您讲讲我内心的痛苦。

我生在农村,自幼内向而自卑,与人交往很少,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高大强壮,经常遭人欺负和嘲笑。对这种歧视我记在心里,心想总有一天我会比你强,甚至还动过报复的念头。我总觉得自己这样很软弱,很无能,总想着逃避。我更加沉默寡言了,对谁也不说真心话,包括父母——我怕他们伤心。我拼命读书,从小学到高中年年成绩优异,只因高考发挥不理想,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有人说,长期受歧视的人只要给他一点尊重他就会感激涕零。我觉得我就是这样,我总是选那些善良尊重我的人交友。可是交往应该有吸引力,谁又会对一个心事重重的我感兴趣?过不了多久他们就看不起我了。而我内心的苦闷是从来不和他们说,也是不敢说的。我们只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对于那些社交老手,一者我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二者是我深受《朱子治家格言》的“毒害”,认为“狎昵恶少终必受其累”,不愿理他们。或许是我把“狎昵恶少”扩大化了。也许是自卑使我不敢和他们在一起,我会觉得自己傻里傻气的。如此能和我谈心能开导我的人就没有了。我长感叹世界之大,没有一个能倾心交谈的人。

或许是我将整个世界包括阳光都关在窗外,但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能令人相信吗?为了钱,为了享受,人们偷,人们抢,人们诈骗,人们杀人放火,人们贪污腐化,这就不必说了。在学校里,有的吃喝玩乐上网打游戏看黄碟,有的隔几天就换女朋友,偏偏不少女生就爱他们,或许是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因为他们结伙结伴,人很多,选班干,选先进都使他们占了很大便宜。并且因为有钱,考试时有些学习好的同学就帮他们,甚至亲去替考,学校也不严格检查。以后找工作反而比勤学苦练的容易。大学如此,社会上怎样我就不敢想像了。

我不相信有真情,不相信有正义,我很迷茫。别人的歧视使我伤痕累累,周围的环境使我疲惫不堪。我正年轻,可是我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我很累,很累……

我曾经幻想这样的情景:站在高高的礁石上,在蓝天碧海下的烟雨迷雾中,想着人性的可悲,自己的可怜,心灰意冷的我无法摆脱精神的痛苦,一位老人把我从不归的路上拉回。谁是那位老人,他在哪里?

心灵在黑暗中冲撞的年轻人 赵理想

赵理想同学:

很高兴你把马老师当成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可是马老师要说,如果有一个人能把你从不归路上拉回,那不是什么老人,一定是你自己!马老师更高兴你能够把自己拉回来!

你为什么可以把自己拉回生活中来呢?因为你在冲撞,这说明对生活还抱有希望。是的,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可你为什么对生活感到茫然?

首先是你却陷入过分概括化思维。过分概括化思维,是指仅仅根据非常片面的根本没有反应事物本质的信息就作出概括。你由童年受了欺负,推论别人给你的都是歧视,由某些不良现象,推论整个人性的可悲。其实,一叶有时未必能知秋,一个麻雀并不代表整个夏天。你需要多视角看事物,看看事情别的方面,就知道以偏概全不可取。其实你很清楚,如果说这个世界就还自己一个好人,不是太无知了吗?如果说因为有阴天和阴影就否认了阳光的存在,不是太糊涂了吗?静下心来,你当然知道不该这样看世界,所以你对生活还是抱着希望的。对吗?

其实,让你心灰意冷主要还不是过分概括化思维,而是极端的自我封闭。用你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你“将整个世界包括阳光都关在窗外”。也是,把整个世界和阳光都关在了心灵的门外,怎能不心灰意冷?心灵怎能健康的成长?怎能焕发出青春的生机?

你说自己也愿意和善良的尊重你的人交往,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觉得和这样的人交往安全可靠。对吗?这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原则,人们都愿意和能够把握的安全可靠的人交往。你把自己包裹的严严的,“对谁也不说真心话”,你一点也不让别人了解你,别人对你一点把握也没有,你就像一个“黑洞”让人难测。难道还有比这让人感到更危险更可怕的人吗?你说,如此谁还敢去靠近你半步?

你不用担心开放了自己,别人会伤害你。别人对你有所了解,就容易产生一种亲近感,就愿意与你有较深的交往。记住,人们都愿意和安全可靠的人交往。让人感到安全可靠的办法就是让人了解自己。要让人了解你,就不能再封闭自己。开放自己吧,开放自己,你的心灵就会洒进新鲜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如此,你的心灵就重新焕发了青春的生机,你也就不用再寻找那位老人了。因为你感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人,原来是这么美好!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同学丢东西,为何我害怕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女孩,被心理疾病折磨得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生活在莫名的恐惧中,对一切都感到恐惧,怕生人,怕熟人,更怕同学,路上遇到同学,就会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我的心无时无刻不绷紧,睡不好觉,吃不好饭。特别是听说谁的东西丢了,我更感到害怕,总把自己与这件事扯在一起,看到丢东西的同学我心里更是害怕,总觉得他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我。比如,一位同学发现钱包不见了,我就会在心里证明自己与此无关,就会整天想着这件事,越想越害怕,见到这个同学更是不知所措。过几天同学找到了钱包,我心里才稍稍得到安慰。同学之间的东西借来借去,一天不知彼此要找几回东西,于是我就整天生活在恐惧中了。

确切地说,我的心理问题从小就开始了。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父亲是个酒鬼,自己不去努力挣钱养活家人,还经常砸东西,打母亲。我只能哭着面对这一切,我是多么希望有一个和睦的家啊!于是我从小有了强烈的家庭不安感以及强烈的自卑。就这样,一直到了中学。父亲虽然变得好多了,我心中的阴影却无法抹去。

高中时,我在一所普通中学,我发誓要考重点大学。经过努力我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但我没有高兴,反而觉得自己太没用了,为什么与第二名只差一二分呢!况且我是普通中学,又怎么和重点高中比呢?于是,我给自己定了更紧张的学习计划,从每天5点到晚上10点多,时间排得满满的。可是我一次也不能完成计划,上百次的计划上百此次的失败,使我失去最后的信心。

正在这个时候,邻班发生了一起偷窃事件。因为我是管我们班钥匙的,来得早,那天正好是我帮他们班开得门,于是我就牵扯进去了。他们班同学找我了解了一下情况,虽然他们信赖我,虽然他们没有怀疑我,但我还是非常害怕,觉得别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那时正是学习计划的失败,于是,我的心就转移到这件事情上来,整天害怕同学,怕见人。后来慢慢地淡忘了那件事,但我已经变得非常怕人。

我也知道需要与同学增进交往,但学习的压力,强烈的自卑,内心的恐惧,使我不知道从何做起。我真的支持不住了,请您帮帮我吧!我的尚在残喘的心告诉我,在您的帮助下,我一定可以走出困境!

一个求助的女孩 黄学会

黄学会同学:

你好!马老师很感谢你的信任,但是,马老师要说,走出困境关键在自己。你怎样走出困境呢?首先是看清自己恐惧心态的来龙去脉。

你“听说谁的东西丢了,我便感到害怕”的心态,显然是先前邻班发生的偷窃事件你被牵连的后继反应,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是,那个事件不是根源所在。你恐惧的心理根源在于心灵没有安全感。所以做事总是希望毫无瑕疵的完美的结局,想把自己保护起来。但是,盲目的完美主义,让你制订了“更紧张”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不切实际的学习计划,这必然“不能完成”,必然“上百次的计划上百此次的失败”,于是,你不仅没有获得安全感的满足,而且感到自己完全彻底的失败了。如此的失败感怎么得了?如何应付如此的痛苦?正在这时发生了邻班偷窃事件,于是,你的内心压力和痛苦“借题发挥”了,置换成了担心被人怀疑的恐惧。后来,由于泛化的结果,这种恐惧感扩展到了所有的人际交往之中,“变得非常怕人”了。

如果领悟了上面的道理,你就明白走出困境的关键的是破除完美主义。人应该追求完美,但是,陷入盲目的完美主义不仅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心灵获得保护,还会让人更难以面对生活。我们只能力争完美,我们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我们对自己应该坚持两点:一是接纳自我。能够接纳现实的自我是一个人获得自信的基本心理前提,如此,作为第一的女孩,你会有非常的满足和自信;二是发展自我。以现实的自我去面对生活是最重要的。这样,你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都会变得现实起来,也就容易实现。而每一个计划和目标的实现,都会给你增添信心和力量,让你更容易看到生活的阳光。生活的阳光下,你的恐惧感也就会自行消散了。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大学女生的人际障碍

一名外地的大学女孩千里迢迢找到我。应她的请求我们坐在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女孩很压抑,满脸的愁苦。几经沟通后,她说她是精神分裂症。她说对照书上面说的也挺像的。她说去医院看病,医生也不和她交流,进去就给她开药,吃了也不管事。她就播通了心理咨询专线,终于找到我。精神分裂症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为什么她千里迢迢前来做心理咨询?而且就初步沟通看也没有发现精神分裂症症状,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在我们宿舍没法生活了,和同学们关系闹得很僵。”女孩开始了诉说,“比如,一个同学的腿走路不方便,我就常常帮她买饭。突然有一天她竟然怀疑我花了她的钱,怀疑我是出于贪心才这样帮她的。我就非常生气,充满恨意。第二天她又主动和好,向我道歉。再比如,我在宿舍和一个同学说我心里挺烦的,她不但不理解还表现了对我的不满,说我,你怎么总是烦?我心中就怒火生起,过几天都不想理她,也不想理宿舍的每一个人。我讨厌宿舍的每一个人,讨厌学校的每一个人,我很想离开这个学校。甚至我想杀了他……”

“谁?为什么?”虽然我预感到他的人际关系紧张事出有因,还是有几分惊讶。

“去年暑假前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我外出,在出租车上司机想欺负我,正好让巡警碰上了,就把我们带进了公安局。学校把我带回来,系里老师的态度太过分了,特别是系书记,又让我谈情况,又让我写报告。我非常讨厌,非常恨他,有一种想杀掉他的念头。那天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大喊大叫起来,学校就和家里联系说我想自杀。结果家里来人了,我不知该怎样面对,就再一次大吵大闹。当晚说什么也不肯睡觉,还把自己关在卫生间,把宿舍的人都吓坏了。老师同学都来了,撬开门,把我拉近医院,我大喊大叫。刚才的诊断书就是那会儿做的。后来家长把我带回家,家乡的人都怪怪地看我,好像我就是精神病一样。我家里条件不好,心里有压力。开学后回到学校,就感觉和宿舍的人很难相处了,就出现了开头说的那些事情,现在关系很僵,我是精神分裂症吗?我该怎么办?”

显然,这个女孩不是精神分裂症。她能够主动求治,有清楚的自知力,更重要的是会话本身证明了她语言思维的正常。很明显,是偶发的生活事件造成的精神压力,学校对问题的处理也许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她的整个感觉是蒙冤受屈,再加上性格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心灵的迷乱,集中的表现为人际障碍。由于不了解生活背景和心理背景,心理障碍是很容易误诊的。我和女孩大致说明了上面的意思,女孩轻松了许多。

随后我们又做了较多的沟通。她说,大约读中学的时候开始不爱和父母说话了,不愿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是很好,慢慢地我总是感觉别人太虚伪,自己总是吃亏,我愿意帮助别人,可是别人就利用了我这个弱点,并不回报你……她说了好多好多,随着她的诉说,但见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

“马老师猜想,你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谁说这么多话了?”

“这是第一次,第一次有人这么静静地倾听我的诉说,真的谢谢您,我心里好受多了……”

我知道现在是进行认知调整的时机了,于是笑道:“你心里好受多了,可马老师不是亏多了吗?马老师拿出休息时间特意接待你,到现在都不知你是叫什么名字,你说马老师怎样得到你的回报,照你刚才的说法,马老师不是太亏了?”

“您是好人!”女孩脸上第一次绽开了笑容,原来她的笑也是那样灿烂。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世上永远是好人多。”我说,“可是,你为什么感受不是这样呢?是因为你的人际心理出现了误区,你有较重的自我中心意识。你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你对学校处理那个偶发事件的过程的看法,都存在自我中心意识。要克服自我中心,就需要学会心理换位。就偶发事件看,由于你感到委屈,就对一切处理此事的人产生敌视态度。可是如果你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让你写报告,谈情况不是很正常的吗?就你谈到的几个人际关系问题看,你说同学怀疑你帮她买饭是为了贪小便宜,让你生气,可是如果站在对方角度想想,很可能是她哪个地方没弄清而产生误会,或许正是因此过后人家给你道歉,再说我们自己就没有误会别人的时候吗?你说同学对你的心烦不愿意听,让你很生气,可是如果站在对方角度想想,或许人家也正心烦,或许人家是为了劝你,何况人家有什么义务一定要倾听你的心烦?你说帮助了别人,别人却不回报你,这让你很生气,可是如果站在对方角度想想,也许人家没有找到机会回报你,难道别人帮你一点,你一定就立刻回报吗?如此心理换位,你就会为自己对别人那么多的恨意感到好笑的。”

女孩的悟性很好:“我懂了,破除自我中心,学会心理换位。”

第二天,应女孩要求我们又一次坐在了心理咨询室。女孩说:“昨天我收获不小。可是,我今后该怎样去做?我对别人友好起来了,别人是不是也会这样待我?”

女孩的顾虑可以理解,我笑道:“很高兴你的悟性,也高兴你想到了这些。我们昨天的沟通主要是认知领悟,那是关键的一步,看来你已经有了较好的领悟。第二步就是拿出行动,主动与人友好地交往,主动开放自己的心灵,你才能感受到别人心灵的阳光是那样温暖。这在人际心理学上叫做‘主动性原则’。还有一个叫‘互动性原则’。打个比方,你对着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一定送一个微笑给你。你还可以做个实验,面对一个婴儿,他也许一点也听不懂你的话,但是他一定会回报你的微笑。这就是互动性。所以,当你主动友好地与人交往的时候,你一定会得到友谊的回报,你会感到大家是那样地喜欢你。于是,你心灵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了。”

“主动性,互动性,好,我懂了。马老师,谢谢您!”此时女孩的脸上阴云已经散去,我知道她的心空开始晴朗。

大学男生的人际过敏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大一男生,遇到了心理问题写信向您求助。

问题始于高二。当时班上有个男生,由于平时交往较少,所以关系很平常。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向我的方向吐口水,而且声音特别大,似乎暗示着一种对我的不满。由此,我逐渐感到关系紧张。我曾一度想把关系搞好,但在实际接触中,他表现得若无其事,令我非常失望和痛苦。此后,只要他在班上,我就如坐针毡,心中的恐慌很难说清,最明显的就是与别的同学说话时常常词不达意,但与他本人说话时,那种紧张却自然消除。最终只好换班了。别人问为什么,只好找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

转眼到了高三,心想只要努力学习一切都会好的。可事与愿违,又一个男生出现了。他说话总是以“他妈的”开口,我每次听到,心里特烦,想去阻止他,又一想,或许是自己太敏感了,管他呢。但是由此我心里又感到关系难处。一段时间后,果然被言中了。怀着上次的心情,化干戈为玉帛,试着和他相处,结果还算不错。

目前来到大学,再次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弄得连入睡前都为此担心焦虑。看到了您的心理咨询专栏,心中有了一线阳光。请您帮助我告别痛苦。

痛苦的男生 林化为

林化为同学:

你好!马老师很理解你痛苦的心态。但是马老师要说,你的所有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告别痛苦只有靠自己。你怎样才能告别痛苦呢?

首先是认知调整。

困扰你的人际关系问题并非什么实质性的人际障碍,而是由于你对人际关系太过敏,而导致的人际方面的主观猜想。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先来看看你与第一个男生的关系。你们是“关系很平常”的同学,看不出他有任何与你不和的原因。吐口水纯属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是对你的不满?在你试图刻意接近搞好关系的时候,对方的“若无其事”,恰好反应了人家其实根本没有对你的什么不满。你看,这不是自作多情吗?你与第二个男生的关系也是如此。你对他的说话习惯不满意,于是你主观感觉似乎你们的关系难处了。当你试图表示友好相处的时候,“结果还算不错”,说明其实在人家那里,也许根本谈不上什么“化干戈为玉帛”,而是根本就不曾有过什么“干戈”。所以,你一旦表现出友好相处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效果不错。你看,这不也是你的自作多情吗?由于你的自作多情,产生了心理暗示效应。如同“疑人偷斧”的故事一样,你说的“果然被言中”,正是心理暗示效应。你猜疑人家对你不满,于是就感觉人家的言谈举止似乎都表现出来,于是你就越发猜疑人家对你的不满。恶性循环,让你陷于痛苦之中。再说,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着一个互动规律。就是说,人际关系很难是单方面的事,往往是相互作用的结果。你既然自始至终对人家没有任何不友好的实际表现,从人际规律角度说,人家也不可能对你有什么不友好。所以,关键是不再自作多情吓唬自己。

你还可以这样进行自我认知调节。中学生活已经过去了,就眼下的大学生活说,其实,大家刚刚走到一起来,难免显得有些隔膜,这原本不算什么。如果你又感到人际关系让你担心焦虑,你可以做两件事。一是自我辩论。把一张纸从中间分为两栏,分别写上正反论点——他对我不友好;他对我很正常。然后逐一寻找论据,事实的,道理的,都可以,这样可以帮你战胜自我的多疑和猜想,不再自作多情。二是调查论证。以一种不为他人觉察的方式,侧面地在其他同学那里进行一个调查,看看大家是否发现了谁对你的不友好。调查的结果也会让你不再自作多情。

接下来是行为调节。

与认知调节相配合,是积极的行为调节。当出现这种自作多情式的人际过敏的障碍时,最重要的是不能逃避与对方的交往,不管有多大的心理障碍,也要积极主动勇敢地与对方交往。在实际的交往中,能够让自己切实感受人际关系其实没有什么麻烦,不必过敏猜疑,交往之前的忧虑重重很快就化为心情轻松,说不定你会情不自禁地笑自己: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所说的与第一个男生本人说话时,那种紧张就消除的感觉,正是这种体验。你与第二个男生的主动接触效果不错,也证明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说,在面对第一个男生时,选择了换班,是很不足取的。因为那等于是逃避,逃避的结果只能是加重心理障碍。所以,马老师比较支持你主动接触的做法。但是,不能刻意“套近乎”,那样弄不好反会让对方反感,让自己更紧张。所以,主动接触最好是在自然而然之中进行。

最后是注意性格的修炼。

你所以对人际关系如此过敏,与你的性格有关。提起性格,你也许会说自己是个敏感多疑的人。这自然不错,但是依马老师看来,关键还是你的自信不足。自信不足,就容易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就会谨小慎微,谨小慎微,就容易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敏感多疑。所以,在性格修炼上,重要的是学会喜欢自己。以为别人不喜欢自己,往往是自己不喜欢自己。有的人自视过高,很以为了不起,这自然不好,但这样的人很少出现人际关系上如你一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固然不必自视过高,但是,我们可以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包括悦纳自己的一切。如此,你的心就会归于安宁,人际敏感带来的人际焦虑也就会逐渐消散了。不信,你试试看。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女孩为何如此贪吃

怡然是一名大学一年级女孩,最近一个怪病让她困苦不堪。她每天都要买一大堆零食,无论在寝室、教室还是走在路上,都吃个不停,嚼个不停。走进食堂就更无法遏制食欲,只要食堂卖的食品她都要吃到。吃了饺子想吃包子,吃了包子想吃烙饼,看到小点心又要吃小点心,直到撑得难受才算罢休。如果想吃的东西没吃,就会没心思上课,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由于不断地吃,怡然身体明显发胖。苦恼中她一再发誓再不吃零食,再不滥吃了。但又无法控制自己,尤其是心情不好时就吃得更凶。吃多了消化系统负担很重,所以老是昏昏欲睡,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她去医院专门检查过,医生没有发现导致食欲亢进的躯体疾病。为此,她更是痛苦和困惑,苦闷之中她开始了心理咨询。

怡然说:“这个毛病从初中就开始了,但不是总这样。上高中后我立志要考上名牌大学,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那时症状就好多了。后来我考上了这所大学,但大学并不象我想象这样美好,尤其是像我这样相貌不佳的人,学习再好在这里同样要受歧视。于是,不久我贪食的毛病又犯了。我这是怎么了?”

爱吃零食是许多女孩子的共同特点,或者可以说是女孩子的一种“正常爱好”。然而,这种“爱好”不能过头。怡然的贪食就不再属于“正常爱好”了。虽然有些躯体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会导致这种进食障碍,但医生已经排除了躯体疾病方面的原因。根据她的表现可以判断,怡然的问题属于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是指从难以克制的进食到进食之后的后悔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难以克制的进食欲望;二是进食后十分担心发胖而影响自己身材;三是进食后常常后悔,甚至自我催吐或药物导泻;四是情绪波动,焦虑,抑郁;五是存在心理障碍;六是具有冲动性行为;七是女性的月经紊乱。其核心是一面贪食,一面怕胖,常为自己的贪食行为后悔自责。

神经性贪食症属于心理障碍。有些青少年为了向往魔鬼身材,而过度控制进食,结果又控制不了自己,变得大量进食,也就由厌食变得贪食。有研究认为,进食障碍与情感障碍有关。比如,人遭遇挫折情绪抑郁的心态下,就容易出现贪食行为。而且,由于恶性循环有的会转化为一种强迫行为,成为强迫症的一种表现。一般说来,贪食症状的背后往往反应了当事人面临某种心理压力。

从怡然前面的叙述中心理压力已经初见端倪,她后面的倾诉更证实了这一点。

怡然很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十分繁忙,她被寄养在奶奶家。奶奶同叔叔婶婶生活在一起,叔叔有一个比她小的女儿,她与堂妹一起吃睡,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她发现周围的人都特别喜欢堂妹。人们总是夸奖堂妹长得漂亮,逗人喜爱。好吃的,好玩的,大家都愿送给堂妹,常常把她冷落在一边。

怡然的父母每隔一段时间到她奶奶家看她一次,每次来都是给堂妹带一件漂亮的衣服或其它礼物。堂妹虽然年纪怡然小,但个子却比她高,因此她常常是捡堂妹穿剩下的衣服来穿。这一切深深地刺伤了她幼小的心灵,她恨堂妹,恨周围的人,更恨自己的父母,认为连自己的父母都嫌她长的丑而不喜欢她,不给她买漂亮衣服和玩具,让她穿堂妹穿过的衣服。进而又恨父母为什么将她生得这么丑。

上学后,怡然回到父母的身边,经常跟父母赌气,发脾气,抱怨父母让她长得这么矮这么胖。初中的时候,母亲经常劝她少吃点,节制一点,就会瘦下来。有一次,听了母亲的话她大为气愤:“小时候在奶奶家有好东西大家都给堂妹吃,今天还不准我吃,你越不让我多吃,我越要吃。”于是近乎发疯地吃。当她看到母亲生气和无奈的样子时,心中体验到了一种快慰,感到是对父母的一种报复,也是对幼时被人歧视的一种补偿。于是,此后经常更加无节制地进食。

在中学时,怡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堂妹则成绩很差,连高中都没考上。这使她非常高兴,立志要考上名牌大学,要用出人头地将人们集中在堂妹身上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来。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段时间内她很少发生贪食。怡然成功了,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一时间人们的赞美、羡慕、崇敬之声不绝于耳。高考胜利的光环笼罩着她,使她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贪食现象也消退了。

可好景不长。来到大学后,她除了功课学习外,她还努力参加一些社会工作。一次她报名参加竞选学生会干部,结果失败了。她自感演讲稿写得很精彩,临场发挥也不错,可班上一位比她表现差的同学却入选了。这是为什么?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归咎到自己的长相不好,被人看不起。这使她重又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正好这时候寒假回家,怡然看到堂妹凭着一副“美人胚子”进入了一家外资公司,当上了公关小姐,每日大把大把的票子往口袋里装,比原来更神气了。在堂妹和众人面前,她那高考胜利者的光环已不复存在,人们的赞誉声仍围绕着她的堂妹。于是她感到一切都破灭了,这使她对父母已经有所淡化的恨又陡然增加,回家向父母发脾气,不断向父母要钱,回校后又开始贪食多吃,以此来发泄内心的愤恨。

现在,我们终于读懂怡然贪食背后的心结。

人的心理压力常常不知会以怎样的突破口来宣泄。怡然自卑的心态长期压抑在胸,难以排遣。初中时的逆反心理使她以贪吃来对抗母亲,偶然的行为使她得到了一种畸变的宣泄和满足。这种宣泄和满足强化了贪食的行为。于是,只要处于一定情绪压力之中就会“自然”出现贪食行为。怡然的贪食正是对父母不满情绪的表达,对母亲劝告的逆反,对积郁在胸的心理压力的宣泄。当自卑的心理压力缓解的时候,也就不用贪食来宣泄了。

既然如此,需要给怡然的帮助关键不在进食行为的调整,而在于认知调整。帮她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亲情,认识自我,通过新的领悟,化解心理压力,贪食的行为会逐渐淡化。

于是,我说:“天下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儿女的。别说长相如何,就是残废,那份爱也不会减少一分一毫。你的父母由于工作忙不得不把你寄养在奶奶家。那时你们家里生活困难,你的父母省吃俭用节省下来钱为你堂妹买衣服,其目的还不是为了搏得你的叔叔婶婶的欢心,免得你在他们家中受到嫌弃受了委曲?这不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亲情吗?他们当时没有给你买新衣服,而让你穿了堂妹剩下的衣服,那是家庭生活困难所致,父母是不得已而为之。哪个父母不想把自己的儿女打扮的漂亮可爱呢?至于说你的长相,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怎么能怨于你的父母呢?再说,你的相貌并不丑,而是你的自卑让你不喜欢自己了。一旦你建立自信,你一样是很有青春魅力的女孩。致于你的母亲劝你节食,是为了帮助你摆脱由于身体肥胖而带来的苦恼,这难道不是为你好吗?致于面对大学新生的生活,谁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何必因为偶然的落选而自我贬损?自己不喜欢自己,别人怎能喜欢你?”

为此,我们做了较多的交流。怡然逐渐领悟到父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她好,开始理解父母的深情,并承认自己用这种多吃贪食的方法发泄不满,向父母施以报复不象是成年人所为,而是儿童般幼稚行为。同时也领悟了一个人该怎样自我悦纳。

心结化解之后,往往伴随行为的改善。对生活的重新领悟,使怡然在随后的日子里贪食症状逐渐消失,而且,在学校里品学都有了较好的发展。

男孩为何心生杀机

又是一个周六晚,不知不觉中三个小时过去了,已经到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就要结束当晚服务的时间,我隐隐地感到了几许倦意。这时,电话铃声再一次想起,我有些倦怠地再一次拿起了电话。

“我想杀人……”

突然,伴着哭声话筒里传来一个小伙子嘶哑的声音,我的心陡然悬了起来,倦意跑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最需要的是让他的心稳定下来:“你能拨通这个电话说明你对我的信赖。马老师愿意倾听你的心声,你愿意说说究竟遇到了什么困扰吗?”

他的心态稍微平静了一些,伴着抽泣断断续续地说:“我觉得,我活得很累,我活这么大感觉好失败,我什么也没有干,只是考上了大学,我感到自己没有一点值得骄傲的地方,我感到处处不如别人,很自卑,多疑,别人的一句话我就受不了,我不喜欢比我强的人在一起,我不容许任何人看不起我……”

“你想让别人怎么看你?”

“我想让别人看得起我,我就想让别人提起我说这个人还不错。可以这样说,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老实比较诚实的孩子……”

“这是你的优点啊。”

“我没有优点,我做事很莽撞,我从来没有和人打过架,但是我今天想杀人,我要把那些看不起我的人杀掉,然后我再死……”

“谁看不起你?”

“很多人都看不起我。”

“那一定是因为你先看不起自己……”

“对,我看不起自己。”他似乎突然醒悟了。

“你为什么看不起自己?”

“别人都找到了值得骄傲的地方,我实在找不到骄傲的地方,我从小很自卑,今年高考我少估计了分数,才报考了这个我并不满意的重点本科院校……”

现在我基本上了解了他的心态,是过高的自我期望让他反而不满意自己。于是我说:“你算算看现在有多少你的同龄人不能走进大学的校门?”

“大约有90%吧。”

“那就是说绝大多数青年没有机会走进大学,就是说你是那些少数的幸运者之一,是吗?但是为什么你不为自己感到幸运呢?”

“我不是幸运,因为我苦读了,我每天早晨很早就起床读书……”

“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苦读呢?你的意思是说满世界的人,就你一个人苦读了?这个世界就你一个人努力了?你以为别人都没有付出你这样的努力吗?”

“不,别人也在努力。”

“但是你的初中同学都走进了高中吗?你的高中同学都走进了大学吗?”

“您说的对,我初中的同学只有少数上了高中,高中的同学不少人都没有考上本科,他们都能活得快快乐乐。我比他们高了两个档次,尽管他们都羡慕我,但是,我感觉并不快乐……这次我考试很糟糕,我感到很愧疚,我感觉活在这个世上有点愧对父母和自己了。还有,那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女友而我却……我没有背景,我没有后台,我担心自己出来找不到工作……我找不到快乐的支撑点,所以现在我真想杀人,然后我再自杀……”

“你所说的找不到快乐,其实是对自己不满意。想想是吗?”

“是……”他沉吟片刻说。

“别人同样努力却没有你的幸运,人家都能找到快乐,你为什么还要对自己不满意呢?为什么还不能找到快乐呢?”

他开始沉默了。因为这正是他的困惑。

“这是因为你的认知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心理学告诉我们,决定人的情绪积极还是消极的,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有时候,同一现实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您说得很对。”男孩的心已经不再躁动。

“马老师知道你不是一个鲁莽妄为的男孩,而是你的心找不准感觉,你对自己不满意,所以你的心焦躁不安了,不知如何是好了。”

“对。”男孩开始转换了思路,“我怎样才能做好呢?”

“很高兴你开始关心这个问题。”我肯定说,“现在你首先要做的让自己的心安宁下来,焦躁的心是不能好成事情的。怎样让自己的心安宁下来呢?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评价系统,扔掉过高的自我期望,学会换个角度用一颗平常心重新看生活。那么多同龄人不能走进大学,而你却生活在大学的校门之中,这不值得快乐?至于考试,谁没有不成功的时候?至于恋爱,今天没有女友明天也许会有一个属于你的白雪公主,怎么可能大家齐步走?大学校园里有几个学生是有‘背景’的,有几个学生是总统的子弟?担心找不到工作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面临的问题吗?怎么是你最不幸?当你换个角度感受到生活的时候,你的心就有了安宁,有了安宁的心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完成好自己的学业,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对这个世界太苛刻了,我们没有理由让这个世界给自己铺平一条高速公路让自己的生活一马平川。那叫生活吗?经历许多的坎坷挫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这样看生活你就满意了自己,接纳了自己。”

“对,我过去就是不能接纳自己。”

“你当然想改变自己,是吗?那么好,现在已是深夜,你放下电话,先睡个好觉,醒来仔细想想自己的优势和成功。你就会慢慢地接纳自己,你的心就有了安宁。”

“马老师,真的谢谢您,我会好好重新看生活的。”他终于心态平静了下来。

我知道他今晚可以安睡了,我的疲惫也再一次袭来,却很难进入梦乡。我想:大凡对生活不满和抱怨的人,都是不能接纳自己。这个小伙子就是在对自己不满的自罪自责中生活着。但是他自己并不清楚这一点。这是因为他在潜意识里运用了心理防卫机制,他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把对自己的不满转为对别人对生活的不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作用”。这样可以暂时减轻一些内心的压力,但并不能让心中拥有晴空和阳光。于是,他开始了心理求援。人,只有自己才能最终救自己。人的心灵最需要自我救助。他自救的关键是悦纳自己。接纳了自己,就会慢慢地接纳生活。对生活少了一份不满和抱怨,心中就会多一份平和与快乐。

让眼中的世界更美好

这一天,两位年轻的老师来到心理咨询室。她们是为学生而来访的。她们一位是班主任,一位是语文老师。经过沟通得知,语文老师最近收阅学生日记,结果见到了一位男生的日记怪怪的,就反应给了班主任老师。她们两位老师感觉这名学生似乎心理有问题。于是,就想到了来找我。

这名学生的日记的确不同寻常,连续以“我眼中的×××”的形式写了很多篇,这里不妨摘录三篇如下:

我眼中的周星池

韩寒说周星驰俗出了国际水平,依我看他除了俗出了国际水平,还傻出了国际水平。原因很简单,《大话西游》中话傻,《少林足球》中球傻,地球上的人都喜欢傻人。

眼中的周星池:傻人

我眼中的张小雨

诗人的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诗人的一切都与众不同。

当然,大便在张小雨眼里都是那么柔和与温暖,所以,张小雨写诗的时候总是先找一堆大便,来轻轻地抚摸它,轻轻地品味它,然后就写出好诗(屎)来。

眼中的张小雨:诗人(屎人)

我眼中的赵乾坤

我真有点不忍下笔,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尊敬关爱残疾人。我如何忍心去描写一个老年痴呆症的残疾人呢!我万能的主啊,多给他一些爱吧,让他和能和我们一样的生活,阿门!

眼中的赵乾坤:让人怜悯的残疾老人。

虽然我对影星不熟悉,但推知男孩日记的第一个主人公是一名影星。两位老师介绍说,另两个则写的是他班上的同学了。一个好诗歌,一个有点慢性子。看过通篇日子,表面看来,说他是在取笑或攻击别人,也不冤枉。但是,其中不乏机敏和创意,还有隐约中透露出来的点点善念,文笔也还不错。更重要的,是他在试图学着看人看事。只是由于还没有学会以正确眼光看人看事,而以一种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高中生容易出现的自居另类心态的反应,是一种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我们应取的对策关键在于“长善救失”,充分肯定他这些可取的东西,使之发扬光大。同时引导他学会以正确的眼光来看人,看事,看生活。两位老师同意我的分析与建议,表示以鼓励为主。但是,对于怎样“救失”,心里没底,不知这样自居心理很重的男孩怎样引导,怕他听不进别人的话,希望得到我的协助。

于是,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下,男孩似乎为了寻找知音似的主动来访。我充分肯定了他的长处,男孩确实得到了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颇有点欣欣然的自得了。我们谈得比较投机,我也发现这确实是一个悟性较好的男孩。但是,他的人际心理明显出现了误区。这样的误区在成人社会一样存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人看别人总是不顺眼,其实往往是自己的心出了问题。现在,怎样帮助他走出误区呢?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于是,我说:“有一个故事不知你是否愿意听?”

见男孩兴致很高,于是,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苏轼与佛印和尚是好友。既是好友就不免机智中的玩笑,结果常常是苏轼占了下风。忽然一天,苏轼兴致所至,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笑眯眯端详着苏轼做答:我看你像一尊佛。苏轼颇为得意。佛印转而问道:你看我像什么?苏轼窃笑道: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默然不语。苏轼自以为终于占了上风,归来与苏小妹如此这般炫耀一番自己的胜利。不料苏小妹说道:你这次输得更惨!苏轼不解。小妹说:心中有佛,看谁都是佛,你看人家像牛粪,那是你自己的心不干净。小妹一语点醒梦中人,苏轼深感愧然。

故事讲完了,沉寂了片刻,我说:“你是个很有悟性的男孩,你一定会让自己眼中的人们眼中的世界会更美好。那时候,你也会感觉多了一份幸福。”

男孩抬起头,眼中没有了刚才的自得,郑重而严肃地说:“马老师,我知道了,我知道该怎样看人了。”

心理咨询中,对于不同的来访者,自然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一个故事,也许难于让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一下子改变,但我相信男孩的领悟,从这个故事中,他一定能够学到怎样看人的真谛。

后来的消息传来,男孩确实更多地从积极方面表现出了聪明才智,品学都有进步,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好。我知道他的老师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当然,更有男孩的自我救助。

未必是爱情的力量

我是一名大三女孩,今年21岁。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偶然与外系的一个男孩相识。此前,我从来没有和男孩交往过。对他,不知为什么我却关注起来。于是,后来就有了交往。在交往中我们的感情走近了。我似乎找到了那种依恋的感觉。但是,身边的人都说我们不合适,说我们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的。我妈妈也认为不合适。我自己的感觉是,我好像一个姐姐,他好像一个弟弟。这样,我们分手了。

分手一年后,我也没有找到比他更适合的男孩。于是,我又思念他,感觉还是他对我的感情更纯洁。于是,我几经犹豫还是去找了他。开头,他拿我当一般朋友一样。后来我说明了找他的意思,他反而更冷淡了。有时,我想约他出来,他说没空,有时,我拨打他的手机,他也不回话。总之,我的感情没有在他那里得到回应。我很痛苦,我感觉是过去和他分手伤害了他,他没有原谅我。但是,我心里总是放不下他。

有一个情况或许需要告诉您。我妈妈的婚姻不幸福,于是,妈妈就对我希望特别大,把整个人生的希望都压在了我身上。父母从小对我要求就非常严格,妈妈更是,这让我和父母很有代沟,我们很少交流,和妈妈更少。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家庭的温馨,没有温情。我不知这件事是否会影响到我现在对这个男孩的感情?我不知男孩是否爱我?也不知自己对他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是我的感情没有寄托?

这是一个来访的女孩倾诉的感情故事。最后,她把一个难题留给我:“您说,我是该去找他,还是放弃?”

心理咨询师不会就这样的问题替人拿主意,因为这实在是每个人应该自己把握的。但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当事人看清自己的故事和心灵。

于是,我说:“先就爱情而论。有句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恋爱可不是‘一头热’的事情,不能单凭自己的一厢情愿,即使是你这边有情了,还要看对方是否对自己有意,不是你去找他就可以找来爱情的。何况,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你的故事更重要的不是人家是否有‘爱’,而是你自己的感情是否就是‘爱’?说句似乎不合常理的话:男女走近,未必一定是爱情的力量。”

女孩先是沉思,后是疑惑:“男女走近,未必一定是爱情的力量?”

是的,事实常常是这样。那么,除了爱情,还有什么力量会让男女走近呢?那就是依赖性人格。有些女人特别依恋男人,有些女人离开男人就丢了魂,有些女人轻率对男人投怀送抱,甚至有些女人很容易地和男人上床,常常既不是简单的性道德问题,更不是因为爱情的力量,深层的心理渊源是依赖性人格。当然,这不单表现在女人身上,男人也常常是这样。不论男女,情爱与性爱欲望强烈往往源于如下的心理动因:情爱与性爱活动可以提供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可以填补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可以满足强烈的依赖需要。由于不安全感和依赖需要的心理强度已经达到了婴儿的水平,所以,他们需要经常地保持情爱与性爱接触,来证明“自己依恋的人在身边”,证明“别人的确深深地爱着自己”。相对而言女性较普遍地更多依赖性,更少独立性。自从进入父系社会,女性的独立性渐渐地被消磨了。于是,男人成了女性的靠山,男人成了女人的一切,女性自己几乎失去了自己站立的能力,几乎不敢想像没有男人自己怎样生活。所谓爱是女人的唯一,与其说是女性对男人的钟情,不如说是女性对男人的依赖。这是导致许多两性关系误区的心理渊源。

沟通至此,我分析说:“透过你的故事,也不难看出‘依赖’这两个字,不难看出你有较强的不安全感和依赖需要。其实,你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你与那个男孩交往了一段时间才分手,很明显,决非全是别人的主意。以你的经历和心态,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大事上完全听别人摆布?就是说,当时分手分明有你个人方面的原因在里面。”

“是的,是有我个人的原因。”女孩脱口而出。

“你个人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你分明意识到你对那个男孩不合适,你们之间不是爱。不是爱是什么?你自己提出的问题——‘不知自己对他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是我的感情没有寄托’,这本身不是已经给出了答案吗?你的心灵缺乏来自家庭的温情,为了获得安全感,感情的缺乏是需要补偿的,于是,你便想在男孩身上寻找这种补偿,这便是你说的感情的‘寄托’。没有和男孩交往过的女孩,偶然有了和男孩的交往,自然容易寄托感情。但是,当你感到你们是不能相交的平行线,当你感到仿佛找了一个弟弟的时候,你的需要不能满足了,于是你们分手了。在你没有找到更合适的男孩的日子里,你难耐感情的匮乏,就希望在那个男孩身上继续寻找这种寄托了。于是,你继续走近那个男孩。但是,那个男孩实际上只是你寄托某种感情的‘替身’,这样的两颗心怎能撞击出爱的火花?这样的走近怎能找到好感觉?于是,你陷入了困惑之中。”

“您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您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心。”

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心灵蒙上面纱,当事人便陷于困惑。心理咨询师不过是帮当事人一把,揭开这层薄薄的面纱。一旦当事人看清了自己的心,面对生活往往就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为何让“爱情”乔装“友情”

“我是一名读大二的22岁女孩,现在遇到了一个感情的困扰。还是读高中的时候,遇到一个同班男孩。我们那时候的关系很密切,是无话不谈的那种朋友。高考之后,我们虽然考上了同样的专业,却天各一方,他进了北京一所大学,我到了南方的一所大学。刚刚分开的时候,我们经常联系,我经常给他写信或打电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关系渐渐地疏远了。我感觉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很不自然,打过电话心里不但没有惬意和满足,反而更难受了。于是我就不愿给他打电话了。这样我们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我也不知这是为什么?我知道时空距离会影响人际关系,是很难跨越的影响因素。但是通过双方努力友情也是可以增进的。有时我想,如果我不久于人世了,还有什么放不开的?不去想那么多,照常给他打电话,可跨越自己也不容易。我不知道我们的关系是否可以改善,我不知您能不能给我帮助?”

心理咨询实践中常常这样,当事人总是习惯给自己的心灵蒙上一层伪装,有意无意地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现在,这个女孩的诉说便是如此。究竟女孩面临的困扰是什么?心理咨询师要帮当事人直视自己的心。于是我请她用一句话简要地表达。

“我认为我们的这种亲密关系可以持续一辈子,为什么现在就疏远了?”

女孩还是给人一头雾水。我决定一步步地促进领悟:“这种可以持续一辈子的亲密关系是什么关系?是爱情?”

“不,不,不是。”女孩急切地辩解,“我们是友情,不是爱情。”

“为什么说不是爱情?”

“因为,因为,可能人的感情很特别的,可能爱情在很多人身上都能发生,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发生这种关系……”女孩边说边想,有点语无伦次了。

我紧追不放:“那么,你已经找到自己的爱情了?”

“没有啊……”女孩语塞。

“那么,你一个20多的女孩子,这么强烈地想与一个男孩保持亲密关系而且想持续一辈子,却说不是为了爱情,你自己都觉得不能自圆其说,这岂不是……”

“自欺欺人。”女孩几乎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并难为情地笑了。

“你能这样实话实说,很好。”我赞赏道,“那么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女孩迟疑地说:“可以这样说,我谈过恋爱,并不认为爱情是高尚的,是永恒的,我认为友情比爱情更宝贵……”

“我们且不论到底爱情是否高尚和永恒,也不论到底爱情和友情哪个更宝贵。你专门来访,一定是有更急切而具体的问题。我们就把那伪装揭开,来直视自己的心。刚才你不经意地说出的‘自欺欺人’恰好反应了你的真实心态,就是说,你的真实心态是想和他确立恋爱关系,却又不愿坦然承认,于是你陷入困扰。是这样吗?”

“是……”女孩再次用笑来掩饰自己的窘态。

“那么,你为什么不愿坦然承认?”我继续启发她的自我领悟。

女孩果然领悟很好:“因为,因为,可能是先入为主。他在我心中一直是很优秀的,他是那种很优秀的男孩子,我对他一直就是敬畏,不敢正视他,有一种很遥远的感觉。我对他是佩服,是崇拜。虽然自我感觉我还是挺好的,但在他这样优秀的男孩面前我总感到很自卑。如果说我对他有爱情的话,也一直在压抑……”

“好,你不经意间用了一个很准确的字眼——压抑。”我说,“我们的心理活动很多都是在潜意识层的。你对那男孩的感情本来就是爱情,却被你压抑到了潜意识之中,乔装为友情露出水面。连你自己仿佛都看不清真面目了。这是为什么?从你刚才一连用了好几次‘优秀’这个字眼可以看出,在他面前总是底气不足。再加上你以前恋爱的可能受挫和目前你们时空距离的限制,让你更没有了自信:他会爱我吗?如果不爱我岂不是又要受伤?为免于受伤,就给自己的心蒙上一层伪装:我们不是爱情,是友情。”

“马老师真厉害噢!”女孩笑道。

“这没有什么。”我为女孩开始坦然面对自己的心也笑了,“伊索有个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减轻痛苦。心理学便借用这寓言,把这种心理自我防卫机制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回到你的故事中来,你的心理就是这样:我很想与他建立爱情,但怕他不能接纳我。既然如此,谈友情不是可以少一些压力吗?于是,把爱情置换成了友情。怕爱情得不到,就说爱情还不如友情好,这和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不是一样吗?但是,这样的心理自我防卫并不能让心灵的困扰真正化解。因为,你们沟通的时候,你总是‘友情为重’,压抑了爱情。面对如此友情为重的女孩,他怎么敢对你想爱情?既然你们是友情,就不妨人家另找爱情。寻找爱情的男孩干嘛要跟一个友情女孩保持长期的亲密关系?于是你们的关系渐渐疏远了。于是你更加困扰。于是你来访求助了。”

“说得真好,您说到我心里去了。”从女孩的笑声中我听出了轻松和坦然。她转而问道,“那么您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应该说,心理自我防卫有时不妨一用。比方说,如果最终你不能从男孩那里得到爱情,不妨把爱情当成友情,进行一番心理自我安慰。可现在的问题是,你还没有直接说出你的爱,就先自己吓唬自己,吓得望而却步了。就是说,你的心理自我防卫机制运用得过早了,现在你需要首先面对现实,去大胆尝试。”我为女孩提供了最后的心理支持,“有句话说得好,有时候别人在你眼里之所以那样高大,是因为你跪在了他的脚下。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让自己站起来。所谓相爱,是说爱情是相互的。站起来,站平了,平等相处了你们才有可能相爱。二是直接说出你的爱。这样,即使他真的对你没有爱,也有助于你早日开始重新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这不是比把爱情乔装成友情自欺欺人好一万倍吗?跨出自设的心理藩篱吧,直接说出你的爱。这么一句话,何必非要等‘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再去放开?”

女孩自信地笑了:“真谢谢您,我知道该怎样做了。”

女孩走过师生迷情

我是个大三女孩。父亲在我早年就去世了,妈妈拉扯我和妹妹,很不容易。所以,我很少和男生交往,不会恋爱,更不想涉足爱情,不想因为恋爱而耽误学业。

没想到现在却陷入了一个感情的漩涡。这个学期我们学校请来了一个外教,一个27岁的男教师。以前我对他只是有好感,觉得他挺有意思。后来感觉就有些异样了。我感觉他强烈地吸引了我。一个是他的幽默,一个是他的英语,我一向喜欢英语的。再有,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外教,也许是新奇。我说不清。反正最近以来,我总是想着他,课也听不好。而且饮食无味,一直把饭当作药吃,前天去秤体重居然瘦了好几斤。同学还笑问我减肥的秘诀呢。

我们谈过几次话,最长的就一次。那天晚上,我给他打了电话,我就和他一起出去了。边走边聊中我们去了一家火锅店,我第一次喝了好多酒。我们谈了一些各自的情况,还说了一些笑话和故事。我对他说了自己总是想着他。他说,你是太孤单了,我给你介绍一个男朋友好了。他说,我的朋友中有十几个是女孩。如果我不是你的老师,就愿意做你的朋友,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他还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没有感情。他说应该让感情丰富起来。我们在一起有两个多小时。最后是他送我到寝室门口。他说有什么事可以来找他,不要有什么顾虑。

后来,听有同学说他好像心情不好。我想可能因为我。后来的课上,一个英语活动,他特意给我们小组布置了一个题目是:如果他走了。我想说好多话,但是没有说出来。后来,有一次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上,我们碰到一起,谈了几句话。他问我现在好了吗。我说没事了。前两天,我给他做了一个礼物,一个“心”。我有一种冲动,想送给他。几经犹豫,最后还是给他了。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这是心理咨询中,一个女孩讲述的感情故事。诉说到此,女孩疑惑地望着我。

“你想和马老师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我问。

女孩迟疑了片刻:“我这是怎么了?是爱上了他了吗?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忘记他?”

“就是说,你不想让你们的感情故事有续集了,是吗?”

“对,不想。”女孩很明确地回答。

“那就赶紧收回自己的感情的触角。这是当务之急。就是说,关键是管住自己的行动。”我说,“至于脑子里的活动,且不去管它。因为脑子里的东西充其量不过是性幻想。性幻想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拿来用用的。性幻想对每一个性发育成熟的人来说,都是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现象。换句话说,从来没有过性幻想的人,反倒可能真的有了‘毛病’。所以,马老师建议,你别太把性幻想当回事,正如那段相声所说的,不过‘活动活动心眼’,你不必为此而自责自罪。”

“我知道了。”女孩笑了,“那么,为什么我对他产生感情呢?”

“当然少不了两性的吸引。但还有复杂的心理。”我分析说,“一是你的孤独感。正如他所说,你很孤单,缺少朋友。再有是你想寻求一种保护。孤单的女孩,总希望能有一个年长于自己的男人在一起,满足获得保护的愿望。何况这是一个让你崇拜的老师。再有是新奇感。正如你所说,他是你第一个接触的外教,他身上的一切似乎都有一种吸引力。再有,很可能是你的恋父情结没有化解。你早年没有了父亲,家中又没有长兄。你的恋父情结潜在了心底,在外教身上你获得了替代性的满足。”

“那就是说,我对他的感情不是爱?”女孩释然了许多。

“很高兴你这样看。”我表示肯定,随后话锋一转,“换个角度说,以你的生活经历和性格,和一个与自己的文化背景差异过大的外籍男人,即使有了爱,未必是幸运。仅以一个性观念而言,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别是很大的。就这位外教而言,也许他不止有十几个女孩做朋友,甚或还与一些女孩同居过。这,在他也许不算什么,可你受得了吗?所以,没有现实性的爱大多是虚幻的。”

“您说的对,我对他的感情不是爱,应该说是我的幸运。”女孩领悟道。

“我们不要缺乏现实性的爱,但是,我们应该在现实中去满足爱情的渴望。”我说,“不会恋爱,未必是好事。对性心理否定的态度,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在别的方面表现出很多身心症状来。学业与爱情未必是敌人,未必只能相互对抗,还可能相互促进。性更不是丑恶的,而是天经地义的。性心理是消灭不掉,你可以试图把它关在笼子里,但是它已经长大总要冲破笼子,总要找一个出口宣泄出来。用这样的心态看这个问题,对青春期性心理就少了一些压抑和批判,你的心就不再混乱。所以,应该打开自己的心,让爱的触角在现实的空间活动起来。这样,就会寻觅到一个现实的可爱的男孩,不必在外教身上获得替代性的满足。”

“您分析的很对,我感觉自己像是在逃避什么,也许正是这种不可能性让我有勇气平生第一次向一个异性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干脆说是发泄,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太在意,不存在任何接受与拒绝,可以让我获得您说的那种替代性的满足。”

“当然,很可能在你的心中一时还难以抹掉外教的影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逆定律,人的心理活动常常是你越是不想让它出现,它越是要出现,你越是和它斗争,它越是要表现强烈。所以,不必再为它而忧虑,也不必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它了,而应顺其自然,带着它照常去做应该做得事情。如此,你的心就会慢慢归于安宁。”我做了最后的心理支持。

不久,又收到了女孩的来信。她说:感谢您让我看清了自己的感情。我现在已经好多了。昨天是这些天以来第一次把打的饭全部吃光。现在看书时精力已经比以前集中多了。但偶尔间还是会幻想一下,那是不自觉的,正像您说的,活动一下心眼。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现实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爱。

我欣慰地笑了。她到底是个悟性很好的女孩,我从心底祝福她。

她为何不准我和别的女孩好

尊敬的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大学女孩,最近碰到一件让我心烦头痛的事。

我和本班的一个女生关系很融洽,可以说形影不离。但是亲密的关系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扰。还是去年元旦,我突然回家,没有来得及告诉她。真的没有想到她哭得好伤心,她还打电话说好想我。当时我没有往心里去。可是,最近我说要转班,您猜她是怎样的反应?她居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说话。我觉得她太依赖我了,而且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她曾经对我说,如果我和别的女孩子在一起,她心里就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特别是我和妹妹在一起她更这样,所以她特别恨我妹妹。她还说,我转班以后,不准我和别的女同学在一起玩,一起闹,一起笑。哦,还有一点,她妈妈从小不爱她,小时候也没有知心的朋友。现在我不感和她说话了。她好痛苦,好伤心。我好害怕她。

马老师,您说她是不是心理有了毛病?您说我该怎么办?

一个困惑的女孩 杨柳

杨柳同学:

你好!你确实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麻烦。马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你的同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由于情况不是很具体,仅据你的来信看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她可能把你当成了“心理上的母亲”。我们谁都有渴望抚慰的需要。谁是满足自己抚慰需要的最合适的人呢?当然是母亲。这是生命一开始就留给我们的大脑印迹。于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情结:母亲是一个无条件地呵护我们滋养我们抚慰我们的人。我们形成了对母亲的依恋,母亲成了我们寄托感情的对象。但是,母亲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比如母亲老了,母亲不能和儿女在一起,或者如她的情况在母亲那里找不到温馨的感觉。于是,在我们的心理上,就会把和我们潜意识中起到了母亲作用的人当成母亲。这个人可能是任何一个人,而且会经常变化。比如,女儿可以成为母亲的心理上的母亲,哥哥也可能成为妹妹的心理上的母亲。就你们的情况看,她对你的那种感觉,就是因为她在母亲那里不能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而把你这唯一的朋友当成了心理上的母亲。于是,对你的感情就有了一种强烈的独占欲,不准你和别的女孩子在一起。

二是她可能正处于性倾向的混乱期。性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咨询的个案一再证实,青春期是一个性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许多少男少女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性别自我同一性障碍,表现出与自身的性别相背离的性心理或性行为。比如,少男少女进入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萌动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但是,由于复杂的原因,他们不能通过常态的两性接触和交往来满足性心理的需求,至于性生理的能量更是不能通过两性的性行为得到宣泄。于是,同性之间的一些亲密接触便起到了缓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紧张的替代作用。强化的结果,性行为与性对象建立了神经联系,于是,性倾向就出现了混乱而指向了同性。这不仅在男孩子中存在,在一些女孩子中也存在。等到他们比较能够和异性自然交往或者能够进行常态的两性接触的时候,性倾向慢慢地走向了常态。从混乱走向有序,是不少少男少女性心理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大多完成了性别的自我同一性,告别了性倾向的混乱期,而形成常态的性倾向。

上述两种情况也可能相互杂糅,难以截然分开。

不论哪一种情况,所以你们的交往出现了以前的麻烦,都既有她自身的原因,也有你的责任:没有把握好交往的距离。不过都没有什么。因为人最难的是读懂自己的心,何况你们还很年轻。马老师相信,至此你对自己的心,对朋友的心,都有了很好的理解。有了理解也就有了办法。你应该帮助朋友在获得友谊和感情的同时,培养彼此的独立意识,彼此保持距离。这是任何人际关系都应遵循的规则。这样,她虽然会有一时的痛苦,但从长远看是有助于你们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当然,你不必不和她讲话,而应该就上面的问题和她沟通,也可以把马老师的信给她看看,还可以介绍她与马老师联系。注意不要张扬,只在你们之间悄悄进行。这也是对朋友的一种爱护。她如果领悟了上面的意思,肯定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距离,你们必定既能独立成长,又能友谊长存。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我怎样才能改变同性恋倾向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心中的苦恼一直不敢让人知道。直到有一天我从书店里买来您的书,才看到了希望,决定向您倾诉我的苦恼。

最近几年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表现出病态。还是从小说起吧。小时候,邻居和亲友都叫我“假丫头”。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和其他小男孩相比,我不顽皮,听话,怕羞,见到陌生人就躲,更经不起批评,就像小女孩一样。渐渐地,我长大上学了,还是常和女生一起玩,不喜欢和男生一起玩。

后来到了中学,有了性的萌动,我也想和正常的男孩子一样喜欢女生,可我发现自己对男生却有了异样的喜欢。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可我们只是通信,在一起没有话说。我以为这是初恋,没什么经验,也就放弃了。到了大学以后,我又和一个女孩恋爱了。可是和初恋一样,没有多久,确切地说才半个月左右,我就烦了,于是又放弃了。现在,我常常把目光放在男生身上,并且常常幻想和他们发生性关系。有好几次做梦,都梦到和男生发生过性行为,我好害怕,我不希望这样,每次做完这样的梦,醒来都是满身大汗。于是,我就再也睡不着觉了,因为我怕一旦闭上眼,又会发生刚才的那一幕。我不想这样,想改变自己,我努力过,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想我已经完了,我已经不能自拔了,我……我恨自己,我怕别人知道后嘲笑我,好几次我都想离开这个世界,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最疼我的爷爷,奶奶,我就……

我希望自己的心理是健康的,不想做一个同性恋者,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马老师,希望您帮助我让我回到自我,一个心理正常的自我。

一个盼望得到帮助的人 夏怡

夏怡同学:

你好!马老师很理解你内心的痛苦。你怎样才能告别痛苦呢?

首先需要认清你的同性恋心态。

同性恋是指两个同性别的人发生肉体亲昵的性行为或做爱关系。性问题研究先驱金赛认为,在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有许多等级,就是说,同性恋有多种情态,有的是单一同性恋,有的是偏好同性恋,有的是境遇性同性恋,有的是潜隐同性恋,等等。就你的情况看,只是有同性恋心态,没有同性恋行为,至多是潜隐性同性恋,在同性恋意向中你扮演了女性角色。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就你的情况说,明显看出与你的后天的早期经验、生活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具体说来自我角色扮演失当是一个重要原因。角色扮演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指人们在各个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氛围中都扮演着各自相应的社会角色,而不同角色的扮演过程,就是人逐渐地形成与该角色相吻合的外部行为以及内在心理的过程。这告诉我们,人的生理性别是先天带来的,但是人的性别角色心理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其心理机制,一是内射作用,也就是把外界的各种因素吸收到个人的内心,成为自己心灵的内在因素。人的角色特征都是这样逐渐从外部内化的结果,即学习的结果。家庭生活中长期的“假丫头”的生活境遇、氛围和环境,太多太多的因素被内射到心灵深处,使你越来越具有了女孩子的性别角色特征。一是心理暗示,“女孩子”,“假丫头”,这样的他人和自我的心理暗示反复不断地长期地作用的结果,让你一个男孩子越来越有女孩子的心理,出现了性别同一性障碍,导致了性角色心理的错位。

其次是淡化内心的罪恶感。

过去人们的确对同性恋有较多的失之简单失之片面的否定态度。我们做的较多的是对同性恋的道德评判,而较少对同性恋有真正理解和帮助。由此带来的,是对同性恋者的人格的贬斥,是对同性恋者的心灵的压抑。你对自己的同性恋心态也有过重的批判态度,这样过多的压力和焦虑对改变性倾向是不利的。现在,至少我们应有这样的观点:既然同性恋存在于每个社会、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我们就应正视这一性现象,不必用一个简单的“不正常”来定性。今天,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有了宽容的社会氛围。在一些国家同性恋伴侣关系已经得到人们的承认。在我国也不再把同性恋视为违法犯罪。既然如此,同性恋者是否改变自己的性倾向,自然可以自由选择。你想改变,这是你的选择。科学与实践都证明是能够改变的。消除了罪恶感,更有利于你改变性倾向。

接下来是重塑性别角色。

积极主动地进行性别角色的重新学习,重塑性别角色行为,对你改变性倾向是重要的。比如用“我是男子汉”等进行良性的心理暗示,比如主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培养自己的刚毅果敢独立等性格,比如积极地进行异性交往训练以唤起对异性的兴趣,比如观察学习其他男性的交往行为模式。这是一个持久的实践过程。但只要坚持就有助于促进性别角色的同一性,让你越来越像个男人。

与此同时是行为矫正训练。

一是厌恶疗法。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原理,也就是把同性恋的刺激(如有魅力的同性者的照片)与不愉快刺激(如电击或化学药物引起作呕)配对,来抑制或消除对同性性反应的神经联系,来降低对不适宜的性刺激(同性的人)的快感。厌恶疗法还可以在想像中进行,即在想象中把同性恋行为和不愉快的结果联系起来。一是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即同性恋者在想象的或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逐渐地接触异性,直到接触异性时不再引起恐惧和焦虑为止。随后运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使性反应与有关异性的刺激建立神经联系。这个有关异性的刺激可以任意地设计,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妨碍他人,全不必进行什么道德评价。比如,在手淫时,可以想像关于异性的任何具有性刺激意义的情境,只要有利于把性反应与异性建立联系就是可取的。直到体验到对异性的性快感为止。这样,一面是抑制对同性的性反应,一面是激发对异性的性反应,逐渐地也就改变了人的性倾向。这是基本原理,在你实际进行自我矫正训练中,需要很大的努力,比如要坚持足够的时间和次数。如果自我矫正效果不理想,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最后,马老师要说,改变你的同性恋心态,是要付出较多的努力的,你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你能否告别痛苦,最终取决于你自己的矫正意愿如何。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