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罗崇敏演讲集
14806700000027

第27章 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发展红河卫生事业——在红河州卫生改革发展工作会上

大家下午好!

卫生事业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它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人的劳动价值,创造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的使命。我今天就卫生改革发展的意义、目标、举措以及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等发表意见。

一、充分认识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州历来十分重视卫生改革和发展工作,团结、带领卫生战线的干部职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卫生事业。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防止了严重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不断加强;基本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医政、妇幼、卫生监督、血液管理、爱国卫生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增大,结构得到不断调整,质量不断提高。卫生事业不断发展,逐步改变着城乡缺医少药的状况,促进了各族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充分肯定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宏观卫生改革和发展存在四低问题:一是公共卫生社会化程度低,二是医疗卫生市场化程度低,三是政府卫生监督法制化程度低,四是卫生事业效益最大化程度低,导致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卫生机构提供的卫生产品矛盾突出,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的社会公平性不高。我们更应当看到我州阻碍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比较突出,卫生资源短缺和浪费的问题比较严重,政府在卫生监管和服务中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比较突出,公共卫生没有得到全面加强,广大人民群众还没有真正享受到公平的公共卫生产品和基本医疗服务等问题的存在。解决这些问题靠发展,靠经济社会的发展,靠卫生事业的发展。要发展,关键就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就要增加投入,调整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素质和效益;就要加强监管,有序竞争,使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卫生服务。总之,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我州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也要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既要珍惜和用好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罗崇敏演讲集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发展红河卫生事业

只有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体是人,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发展的前途。健康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素。只有卫生事业的发展,才能推进人的健康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修复社会劳动者的体能和智能。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必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突破卫生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卫生事业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只有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卫生事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最根本的是体现在人民群众享有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上,体现在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体现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卫生利益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州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服务产品的提供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我州卫生事业的发展。从深层次来分析,导致这种差距和矛盾的原因,是卫生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资源不足,结构不良;规则不明,监管不力。不断提供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卫生利益,构建和谐社会,是各级党委、政府做好卫生工作的神圣职责。要履行好神圣职责,必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只有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才能促进卫生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尽管历届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广大医务工作者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我们仍面临卫生事业发展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同全国、全省一样,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从内因上来分析,是卫生事业单位自身没有在符合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逻辑轨道上运行。表现在政府和卫生事业单位社会职责不清,卫生资源产权不明,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用人体制、分配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活。从外因上来分析,全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不太明确,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卫生网络营运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不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以人为核心的卫生资源的潜力就难以调动和迸发;不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就难以实现和发展;不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不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事业单位就不会有良好的发展预期和发展前途。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卫生改革,创新卫生体制,是发展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产业富州、机制兴州、素质强州的三大战略举措,通过卫生体制变革,努力提高卫生资源素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我们的改革任务是,改革卫生产权制度,增加卫生投入,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益;改革人事体制,推进卫生从业人员身份社会化,理顺人事管理关系,依法实行全员聘任制;改革分配体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内部分配绩效机制,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充分行使对卫生单位的宏观管理职能,政府聘用、任命、监督公立医院和行使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的法人代表,卫生单位的微观管理职能由其法人全权履行;改革医保体制,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逐步建立促进医药分离、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加强医政药政监管、提高医药信息透明度、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的体制机制;改革财政资金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各类卫生事业的财政资金补偿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根本的目的和任务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卫生利益。

我们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立医院、股份制医院、私立医院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疾病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医疗保障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管体系;促进卫生服务公平,实现好、发展好和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利益和卫生系统职工的自身利益。

我们的改革原则是,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卫生战线干部职工为改革主体,以人民大众为服务对象,以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卫生利益和卫生战线干部职工的利益为根本目的。第二,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和社会卫生服务产品协调发展。第三,坚持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第四,坚持整体推进。综合考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整体推进卫生机构的产权、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第五,坚持效益最大化,增强改革成本意识,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综合效益,以改革促发展,努力实现卫生事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目标和原则,展开以下工作:

一是改革卫生资源配置体制。卫生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双重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必须从卫生事业的双重属性出发,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使政府与市场各就其位,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作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是借助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一种合作性的制度来配置卫生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的。从卫生事业的双重属性出发,按照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公益性强弱程度不同,我们应该把医疗卫生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共卫生产品,具有公共品性质;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准公共品性质;非基本医疗服务,属于社会服务产品。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领域,以政府为主配置卫生资源;在非基本医疗服务和部分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应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既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们要努力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机制。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制订和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改变农村和南部卫生事业发展较慢的状况;要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力度,夯实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采供血、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等公共卫生物质基础,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引进社会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格局,促进股份制医院、私立医院的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划配置卫生资源。现在的卫生资源配置一方面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浪费严重,重要的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区划来配置卫生资源,导致资源配置区位结构和要素结构不合理。要以方便群众、方便患者、减轻群众的负担、发展群众的卫生利益、提高卫生资源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行政区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要积极探索组建滇南中心城市医院、建设惠民医院、跨区域医疗服务的新路子。

二是改革公立医疗卫生体制。要以医疗卫生机构为单元,按照单位资产明晰化,人员身份社会化,内部分配多元化,机制运行活性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产权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各类公立医疗卫生单位都要依法进行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行使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主要是清产核资,摸清资产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机构负责人对国有资产安全性和效益性负责的制度。行使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的机构,可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可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改制成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单位。同时,允许这类机构之间进行产权重组或委托经营。对这类机构,应赋予其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法人主体资格。除上述两类以外的原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改组和改造,推进这类机构向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股份制医院或私立医院转变。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符合医疗卫生事业特点的新型人事制度。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促进人员身份转换,促进干部职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全面实现人员身份社会化。除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外,其余人员要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行使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按职能核定编制总控制数;行使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的机构,取消事业编制。以上两类单位均实行全员聘用制,推进人员身份社会化。聘用后的全体人员的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全部转入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员工的人事关系管理与用人机构分离。人员身份社会化后,政府按有关政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改革时点以前的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由财政分级承担。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机构干部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卫生机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为改革不断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全面推行机构负责人公选制,促进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方式的转变。要赋予机构负责人更大、更完整的人事权,使机构负责人能够进行有效管理。要规范对机构负责人任职业绩的评估,建立、完善对机构负责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改组为股份制的机构,负责人由董事会决定任命。要取消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级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财政对改革后保留的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投入由各级政府确定。扩大机构内部自主分配的空间,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岗位绩效考核为核心,实行岗位分配、绩效分配、项目分配和年薪制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增强分配激励力度,使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改革后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代表人的收入分配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内部职工的收入分配由政府确定基数,分配形式由单位职代会确定。推进财政资金补偿机制改革。行使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经济上实行“收支两条线”。行使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的机构,经费由财政核定后实行差额拨款或定额拨款。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处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经费缺口,由财政按其发生额,以政府采购的形式给予适当补助。

三是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着覆盖面不广,保障水平低,参保人员不满意,未参保人员无基本保障,医保基金入不敷出等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我们要广泛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但是,“高福利”型的制度,我们的财力支撑不起;“社会保险”型的制度,群众交不起费用。我们只能吸收其合理成分,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逐步推进。当前,在城镇,要大力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在农村,要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政府、个人合理分担,覆盖大多数人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药品生产流通体系中存在着定价不合理、流通中间环节多、医药不分、监管不到位、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是造成药品价格畸高、群众用药负担过重、“看病贵”等问题和困难的重要原因。加快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要减少流通环节,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招投标制度,推行政府采购,采取取消药品收入加成、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大型诊疗设备检查治疗费用、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实施处方药品使用通用名等方法,改变“以药补医”状况,还原药品真实价格,减轻群众用药的不合理负担。

四是改革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一要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和突发重大疫病防控。二要履行政府卫生宏观调控职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医疗服务结构,调节卫生服务供求。三要加强政府监管。加强国有资本和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监管和效益评估,强化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和基本建设监管,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机构、人员、技术准入和服务收费监管,规范医疗秩序,强化医疗质量评价,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保证群众医疗安全,努力做到收费合理。四要切实维护卫生服务的公平、公正。要为社会贫困群体和缺乏工作能力者提供健康和医疗救助,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五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依法查处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长效机制。

三、全面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红河州卫生事业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发展不足,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难以保证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难以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病的防控,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上。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我州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要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努力提高公共卫生产品的供给能力。公共卫生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直接相关的卫生事业,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产品供给能力,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卫生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一要努力增加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随着经济发展、财政增收而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公共卫生的机制。要调整投入结构和比例,重点向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重大灾害防疫处置、卫生监管、妇幼保健、采供血、农村卫生等公共卫生领域倾斜。要加强对财政投入资金的监管,保障其安全性,提高投入的效益。二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平战结合、应急优先、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抓紧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卫生信息体系、基层卫生体系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要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要把素质和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努力建立一支适应我州公共卫生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要在职称、待遇、研究经费、培训经费等方面向公共卫生领域倾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公共卫生领域中。四要增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要努力形成政府主办、各部门分工负责、从业人员爱岗敬业、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局面。

二要努力建立以保证群众基本医疗为主体,适应群众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一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以国家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力度为契机,巩固和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在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革农村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达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二要大力发展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在城镇,要坚持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以调整现有卫生资源为主、新建扩建为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优化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坚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防止高经济利益的行为,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做到便民利民。坚持硬件投入与队伍建设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更好地承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等任务。到2010年,争取全州县城都基本建立起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健全、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渠道畅通、适应社会需求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普遍享有费用低廉、质量优良的社区卫生服务。三要促进县级以上医院健康发展。要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改善条件、提高水平的要求,促进综合医院健康发展,努力达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南部边疆的县级综合医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对北部确立为基本医疗服务机构的综合医院,在加强监督、规范运作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上。同时,在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在现有综合医院的基础上,以重组、兼并等形式,打造一所具备一流设施、一流卫生技术人才、一流服务,能够解决较大病种和各类疑难杂症的高端医院,以满足群众较高层次的医疗需求。四要积极发展股份制和私立医院,特别是在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专科特色医院以及公立医院难以覆盖的地区等方面,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创办民营医院,充实医疗服务体系。五要建立“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试点工作,逐步在不同规模、不同技术水平的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规范、有效的“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切实解决对患者的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问题,使人民群众及时享受到与其病状相适应、收费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0年,争取初步建成以保证群众基本医疗为主体,适应群众不同需求,结构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要努力培育和发展医药产业。从广义卫生事业的角度讲,医药产业也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就必须努力培育、壮大我州医药产业。我州气候多样性特征显著,适宜多种药物原材料的种植、生长。境内物种丰富,拥有多种原生中草药材,已查明有记载的就有911种。州内各世居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摸索、总结出了相当数量的、具有特色的、疗效显著的偏方、验方,仅哈尼族群众就总结出药方670多种。我州医药工作者还编纂出版了《红河中草药》、《中国哈尼族医药》等专著,可以说我州拥有一座丰富的民族医药宝库。此外,我州境内还拥有10家制药厂,经过改制和技术改造,大多通过了GMP认证,正逐步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2005年全州制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亿元。近年来,我州大黄藤、灯盏花、大草乌等中药材种植技术不断进步。灯盏花、除虫菊等中药材产业开发已经起步。我州还拥有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的中成药、民族药产品。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深厚的民族传统医药积淀,一定的制药产业和技术基础,以及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使我州培育、壮大医药产业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优势。从我州医药产业的基础、优势、特点和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出发,我州应以优势药物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色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加强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和扶持。实施提升质量、扩大规模、突出特色、打造名牌战略,重点抓好生物药业开发创新,形成具有红河特色的系列产品,努力把以中药材产业为重点的医药产业培育成我州的新兴产业,促进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正确处理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重大关系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是我国社会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包括卫生战线干部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责任,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的关系。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的统筹发展。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搞好环境卫生建设,树立全民卫生意识。健全卫生监管体系,保证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

二要正确处理卫生体制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关系。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是为了创造有利于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和改革发展全局。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用改革推进发展,用发展促进改革。用发展检验改革的成果,发展成果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卫生利益的实现程度上。

三要正确处理卫生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通过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和谐红河的构建;确保社会稳定,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以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为前提,积极稳妥地推进卫生体制改革。要确立卫生系统员工改革的主体地位,调整好卫生系统员工的利益关系,协调和衔接好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职工利益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依靠他们推进改革,切实解决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四要正确处理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卫生事业单位为单元,全面推进改革。既反对不思改革、不思进取、求稳怕乱的倾向,也反对急躁冒进、不求实际、一刀切的行为。从各县市、各单位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改革承受能力,认真研究,合理制订改革方案。坚持分类指导,一院一策,不搞一刀切,不设改革时间表,成熟一家改革一家,充分尊重广大卫生从业人员的改革意愿,稳妥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

五要正确处理卫生改革发展的领导和服务关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领导,在充分听取卫生系统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正确决策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州委、州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全州的卫生改革发展工作。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是卫生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勇于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卫生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改委、财政局、药监局等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卫生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指导,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为卫生事业单位服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界人士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卫生改革和发展,形成推进卫生改革和发展的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卫生系统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和协调作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领导就是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做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服务、指导服务,服务人民大众,服务卫生系统职工,倾听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诉求,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一定要以勇于创新卫生体制机制的为政品格,以勇于开创我州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履职精神,承担起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卫生利益的历史责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共同努力,把我州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谢谢大家!

2006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