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14810100000101

第101章 白首为功名

那场盛极一时的牛李党争的起因,便是从科举制度引发的。牛僧孺于贞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只因他作文触怒了宰相李吉甫,这才引发了此后长达四十余年的党派之争。

这一年,牛僧孺也怀着一腔报国热情来到京师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时,为了给自己多一份录取的机会,考生都会提前去拜访该科的主考官,以便能给阅卷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牛僧孺也不例外。他前去拜见的人是刘禹锡,并且还带着自己作就的一首诗文《席上赠刘梦得》,他说道:"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在这样的诗句中,总是极容易露出轻狂之态。大概也是因为多喝了两杯,刘禹锡便也顾不上牛僧孺的面子而当着众宾客在这篇诗作上指指画画,不多时就挑出毛病不少。一时间,牛僧孺有些下不来台,但他自己却又不能发作。事后,牛僧孺依旧还在等着刘禹锡有关于考试之事的回复,但却迟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实在等不及的他只得又去拜访了另一个考官--韩愈。

那一年的考试,牛僧孺顺利及第。虽不至于有考官当场为考生舞弊,但一番考试下来彼此间形成的裙带关系却是不可避免的。事后,刘禹锡还曾亲自向牛僧孺道歉,以解当日误会。这难免又要在彼此间生出许多人情世故。由此,更可以窥见当时考生求得功名利禄的心态。虽也有些无奈,但世风如此,也只能当作是常态了。

于是便有人作诗嘲讽起这样的政事了。

那是一位在官场上失意的朋友要来拜访,罗隐特地备下酒席,以酒解愁,或可以醉了平生。及至酒酣处,二人便相互念叨起当朝的时政来。因谈得实在投机,临别之时,罗隐又把自己作的一首七绝送给了友人:

自遣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原来,罗隐也曾历经过一场坎坷仕途。

咸通元年,罗隐于京师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每个考生在进考场之前都是抱着美好希冀的,可这份希冀在罗隐的心中整整生长了七年的时间。一直到咸通八年,他仍是一个未得高中的学子。满腔的悲愤都被他写进了《馋书》中,经过这么多波折后,又哪里还能禁得住心中的不平之气呢?可也正因为此,仕途的大门便永远也都不会再向他打开了。

只是可怜了普天下赴京赶考的人们,他们心中都向往着金榜题名时候的快意,却也总是要先有许多人去尝一口落第时分的苦涩。如此又怎么不会多生出一些仇恨来?面对着悠悠白云,说尽了心事也不会有人听得懂的。明明自己已经是最好的例证了,但后来人偏偏还要步入这趟旅程,只因功名实在太过于耀眼,才没人看得清生活的平凡。

得一杯酒,醉上一场,且不管世道如何,待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再去想明天的事情吧。今日只是念着这一场欢娱,愁也罢乐也罢,不都是逢场作戏的游戏吗?

只是这场戏,也终须有人来演。你我都不是观众,人人都是一个戏子,唱念做打却总不是自己的人生。在戏里活得久了,也就渐渐地忘了自己,忘记了多年前那个明朗少年对着天空许下的念想。那该是多么清纯的年代!可清纯永远只能活在记忆深处,是再见不满天阳光的。否则,换给自己的只是悲剧收场。

只是这世间事,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在放榜的时节,各自的悲欢离合全都鲜明地写在脸上。不论成败,放榜日也都成了考生一生中的最难忘的时节。

放榜日

徐夤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便随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这一定是高中了。

车马声喧,臣子们忙不迭地向圣上告明这次进士科的结果。于皇亲国戚们全都坐着雕龙画凤的马车前来看榜,他们也都只是希望榜上能有自己熟悉的名字,那该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啊!这一日,所有的官员和平民都是一样的心情,在没有见到榜单之前,是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人口中的传言的。

又见高中的进士们也都换上了新衣衫。这是一个好日子,人生也唯有这一次如此风光了。他们集结在花下摆起了宴席,以庆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换来了好结果。那杯中酒倒映出来的不只有盛开的鲜花,更有比鲜花还要美上几分的中举人的心情。一时间,长安城十二条大街的高楼全都打开了窗户,只是为了当中举之人从自家门口经过的时候,能够沾染上文曲星的一些灵气。

这一日,竟成了全城欢庆的大日子。长安城内的百姓个个都喜气洋洋,甚至连曲江池中浓密的梅花也因此等光景而争相开放。中榜的进士们已经能看到自己的仕途宏达,于是更要在第一时间酬谢起朝廷的恩典。

这是最好的时光,哪里能就这样辜负掉?唯有赶紧举杯畅饮,才算是一解风情。

可是却没有人记得未曾得中的学子们。人们总是容易被喜悦占据了头脑,再看不见另一些人的苦楚。越是这样的欢庆,也就越容易惹得他们心伤。面对着茫茫归路,竟不知该怎样踏出自己的归程。

等待他们的,不是无限光明,前途究竟还有多少磨难,总也是无法计数的。或许,下一次的考试便也是自己高中之时,但这样的事情也是要有几分运气在其中的,谁又能早早地下了定论?只祈愿自己在白首前能在皇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吧,否则便真的要空空地白了三千银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