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候,出了一位武皇帝。因有着卓绝的政绩,所以被后人封为一代明君。殊不知,这位汉武帝的心中竟也埋着一颗迷信的种子。普天下,能够坐上王位的,也只有他一个人了。如今想来,其苦恋着人间的富贵而妄求长生似乎也并不是说不过去的事情。因而汉武帝也因之常常举行各种祭祀典礼。据传,汉武帝当时最崇敬的神是太一神,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太一神的典礼。
时日,从傍晚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京城之内灯火通明。也有人说,这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的来历。
这些故事,早已经沉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了。留给盛唐的,只有元宵节这天晚上的一片浮华,以及鼎沸人声。他们享受的是盛世光年,忘却的却是何人于何时何地造就了这一先例的源泉。历史,在这里也只能算作一场欢歌。
之所以会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有如此盛况,是和唐王朝时期长安城夜间戒严的举措密不可分的。若是没有皇帝的特许,任何于晚间擅自外出的人,一旦被巡逻的军队发现,都会因此而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
然而事情总是要有特例的,这一特例就发生在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的晚上。
在整个唐王朝,长安正月十五的花灯是最有名的。元宵节前后的三天晚上老百姓们在城中的街道上可以自由活动,憋屈了整整一年的心情也时候出来放放风了。既然是看花灯,就一定年年都要有一些新奇的形式和色彩才可以让人感受到新的气息。更何况,过了元宵节,一年的忙碌又要开始了,新年的新气象此时像是卯足了最后的气力要爆发出来一般,所有人都在做最后的狂欢。
又传说,唐睿宗先天二年的元宵节,曾在长安城安福门外搭起了高达二十丈的巨大灯轮,用绸缎包裹着,所有的装饰皆是金玉。在这个庞然大物上点燃了五万盏灯,灿烂得像是鲜花盛开的树丛。在巨大灯轮的下面,是穿着锦绣衣服、以翡翠珠宝为装饰的少女千余人,她们正在音乐的节奏下翩跹起舞。君王和百姓狂欢了整整三天三夜,才最终给这一旷古绝今的元宵佳节画上了句点。
其实,人们只是想要高高兴兴地过一个元宵节而已,至于铺张浪费的事情或许是之后才应该重新考虑的。因而长安城中的正月十五的盛况也早已经闻名。李商隐当年曾在永乐(今陕西芮城)为母亲服丧,只因孝服在身而错过了这一年的元宵光景。惋惜是必然的,所幸还可以写写诗文,略表心境: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若真论起花灯的光景,怕是连皎洁的月色都要逊色三分。长安城中必定是和往年一样被映得一片通红,在大街上想要寻得一方立足之地都是困难的。这一天晚上,早早地就已经万人空巷了。只有那些因其他缘由而无法赶上这次盛会的人,才会远远地望着长安的方向独自叹息。
对李商隐来说,虽说不能前去长安看花灯,好在还有当地迎接紫姑神仙的赛会可以解解闷。然而独自在家一人或许还能够经得住这份寂寞,看看眼前的庙会再去想想长安城中此时此刻的盛况,这一对比反倒更落寞了心肠。
同是一番热闹场面,何故还要差出这许多光景以及连游人自己都说不尽的心情?
热闹大抵都应该是他人的吧,若不在其中,也总是和自身扯不上丝毫关系。诗人王諲说"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只是这故事千万不要再提起了,只空惹得人满是羡慕,心痒一番,却做不得丝毫改变。
所幸的是,长安在当时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大都市了,即便没有元宵节的盛况,也丝毫影响不到其平日的繁华光景。在长安城中,集中在东部和西部的东西两市便是最早的商业区。市内每边都有长度约一公里、宽度达三十米的街道,商店就开设在街道的两旁。唐代政府对商业控制很严,每天中午都要打鼓三百下表示开市,之后店铺才能开始一天的买卖。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敲钲三百下,这时店铺不管生意好坏,都必须打烊。若真的无缘得见长安花灯的话,于东西两市中闲逛一番,也算是可以收之桑榆了。
这一朝一夕的钲鼓声,说尽的该是这片浮华之地的多少风流艳事啊!
对于在此地开店的商家来说,一日的光景,仅仅被局限在了六百声钲鼓中,若是细究起来,也未免显得过于单调。此时街上的热闹,又和他们有什么相干呢?
典籍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元和五年,唐宪宗问群臣天上神仙的事情。有官员回答说,昔时秦皇汉武也都一直在寻觅不老仙术,可在史料中留下来的结果却并不是令人满意的。天上幻境和人世俗尘孰轻孰重,也是该好好考虑清楚了。
如此讽刺的寓言,再加上从钲鼓声中流失掉的时光,映现在诗人李贺面前的画卷就此铺陈开来,像是绝妙的黑色幽默一样,一字一句都舍弃不得。
官街鼓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其实看罢全诗才会惊觉,满纸的文字中竟然只是夹杂着一句话:"越热闹,越孤单。"
当惊痛起时光的流逝时,岁月长才会变成流年短。纵然日月不停转,也终要人间四季轮换,绿了春草,枯了秋叶。在时间面前,还有什么是永恒的?
连美人香骨都是要化作一缕轻烟的,只剩下朝夕之间催着时辰的钲鼓声还在"咚咚"作响,徒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却记下了来往之人的侧目和欣喜。
第二天,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从不因昨天发生的故事而错掉了时令。鼓声唤日出,钲声催月明,唯独换不来青春二度,换不回美人回眸笑倾城。声声钲鼓不停,催得青丝变白雪,催得世人葬了神仙梦。
唯一岿然不动的,只有不远处的终南山,巍巍屹立,修着千年道行,叹尽天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