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14812400000003

第3章 孔菲德

美国股海“空手道”大师孔菲德从小家境贫寒,只能靠勤奋学习去改变现状。

1954年,孔菲德告别了费城,只身漂泊到了纽约,找了一份“互助基金”推销员的工作。

孔菲德起初是为投资者公司推销股票,然而野心勃勃的他并不甘心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1955年,经公司允许,孔菲德自费去了巴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禁止本国公民购买美国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国资本以这种方式流向美国。看来向欧洲公民推销股票这条路已行不通了。

经过观察,孔菲德发现了欧洲这个禁区中的“新大陆”——美国的侨民市场。

那时欧洲的经济正在成长,渐致富足,但和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情况比较,相去甚远。

这些美国侨民有很多余钱,他们有很多人都读到关于华尔街空前繁荣的报告,但由于远居异国,又没有一条方便之路可以让他们将资金投于美国股票市场上。孔菲德的出现,正好与侨民的愿望不谋而合,真乃是天赐良机。

孔菲德经过广泛游说,卖了很多投资者计划公司的股票,为公司和他本人赢得了巨额利润。

孔菲德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

这家公司当时的基金股票销路很好,比投资者计划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于是他毅然做出决定,脱离投资者计划公司,加入更有名气的垂法斯基金公司。

随后,孔菲德写信给垂法斯基金公司,谈论了他发现的欧洲市场情况,并提出了一个快速开发统计报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担任欧洲总代理。

这一建议很快送到了垂法斯的高层决策群中,他们反复研究讨论之后,一致认为这项计划对垂法斯的发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打开国际市场的局面。于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应了。

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并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投资者海外服务公司(简称IOS)。

开始时他自己一个人推销垂法斯股票,然后他招聘了许多推销员,这种安排是互助基金的标准组织方式:孔菲德可以从每一个推销员的每笔交易中提取1/5的佣金。

IOS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到20世纪50年代末,它已拥有100个推销员,他们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它的推销员队伍壮大到孔菲德一人难以控制的地步。

就这样,孔菲德也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组织,这回他已距离“金字塔”塔尖不远了。

他一层层地从每一个属下身上提取他应得的那部分佣金。

1960年,孔菲德已净赚100万美元,而他自己从未投入一分一厘的资金,实际上他不是“一本万利”,而是“无本万利”的空手道高手。

孔菲德手中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加之公司的声誉越来越高,可以放手大干了。

于是,他采取了在互助基金这一行中石破天惊的一步——成立了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

孔菲德的第一家互助基金,名叫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简称IIT)。公司在号称是“自由中的自由市场”的卢森堡登记。基金的通讯地址和实际经营的总部,依然在瑞士,和IOS在一起。

孔菲德的那些熟练而有冲劲的推销员们,能使一股潜在的客户获得一个印象,即IIT是一家以瑞士为基地的殷实可靠的大公司,IIT股票销售的情况就如股市繁荣时的热门股票。12个月以后,该公司已获得其投资者投入的350万美元,基金继续不断地增长,直到最后增长到将近7.5亿美元。

长期以来,孔菲德对他只能向美国公民推销的限制,一直感到气恼。

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个国家的政府抱怨IOS的推销员(也许并未得到孔菲德的支持),私下违背这个规定,而大批地将垂法斯的股票,通过银行和以货币交换的方式,卖给非美国公民。

孔菲德现在决定要设法将这一限制一国一国地解除。

他去见每一个国家的财政当局,说:

“你们现在担心资金流出贵国,对不对?好吧,我告诉你我的做法。我的新基金IIT,将投入一部分资金,购买贵国企业股票。但你们要准许我向贵国人民推销基金股票,作为交换条件。”

他一国接一国地说服了对方。

他就是这样一步步地从推销员、推销主任、超级推销员,到了老板的地位,登上了互助基金的“金字塔”塔尖,他的财源滚滚而来。

随后,孔菲德又在加拿大注册登记了“基金的基金”公司,财源又进一步开阔。

孔菲德又把注意力转向了金融中心——华尔街。

众所周知,华尔街股市一直是誉满全球的。它的许多热门股票都是抢手货,孔菲德只有跻身其间,才能有用武之地。于是,孔菲德和他的助手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美国的法律,由公众拥有的投资公司只做多层基金的生意,而个人拥有的公司则不受这种限制。这样,如果本公司成立只有一个股东的“基金的基金”公司,这就合乎个人公司的定义;这种私有资金也就可以在美国公开经营而不受干涉。

说穿了,他就是在华尔街设立一个公司办事处,这对长期不能在华尔街和美国其他各地立身的国际投资信托公司来说,更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私人基金成立起来,它们对任何股票都大胆投资,从炙手可热的热门股票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冷门股票,从房地产投资到北极石油探测,他们都插上一手,从中捞到不少好处。

“基金的基金”公司已经不仅是一个投资于其他基金的超级基金组织,而是一个受少数大亨操纵的公司,他们无所顾忌地从事着一连串的投资冒险事业。

孔菲德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虽是默默无闻,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脱颖而出,名声大噪,成为美国股票巨星并富裕得令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