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不可不知的60个心理定律
14813000000023

第23章 詹森效应

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Jansen effect)。与之相近的还有一种心理现象叫做“穿针心理”。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集中注意力,越是瞄准目标,线却越是难以进入那小小的针眼。也就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目的颤抖”,俗称“穿针心理”。

詹森效应在中国的运动员身上也曾经出现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金厚望的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而同样是他,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却获得了这两个项目的冠军,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由此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夺金的实力,事实上,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心情紧张。詹森效应在学生的考试过程中也屡见不鲜。

同样是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2战胜俄罗斯队,赢得了奥运冠军。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时候,有多少人为此落泪。这不只是因为我们赢了,更多的是因为在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女排精神。事实上,他们起先负于俄罗斯队两局,不能再失局的中国队在第三局并没有出现人们意料中的慌乱,打得依然有板有眼,除了其间出现一次12平外,比分更是一路压着对手。就这样,赢回信心的中国姑娘笑到了最后。由此,我们不得不说是中国女排良好的心理素质赢了。还有乒乓女将邓亚萍,虽然已经隐退,但每每提起她,我们总会想到她在赛场上胜败取决于最后几个球的关键时刻,总能沉着冷静,最终赢得胜利。她自己也曾经说过,其实技术有时是不分上下的,这时靠的就是心理素质。

人生道路上有风有雨,有阴有晴。对此消极待之,则是苦是怨,愁煞人也;而积极相对,就可视之是情是趣,就像苏轼所说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了”,能给人一种澹泊宁静的情趣而回归到依然故我的纯真境界。宋代周密《酹江月》中的“如此江山,依然风月”,纵然世态冷暖炎凉,可那只不过是一时的风雨与晴空;归根结蒂,还要回复到依然风月的本真去。

要让每个人都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像古人那样淡薄名利,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次次考试,的确很困难。不经风雨,哪里见彩虹?少年周恩来在回答校长为什么读书时,没有向其他同学那样回答,而是提出“为中华之崛起”,并以此为激励,发愤读书,学习成绩始终优异。周恩来从小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但是他没有把这些作为压力,使之成为他迈向前进的心理包袱。他心胸宽广,虚心学习,严于律己,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取得了事业上的光辉成就。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在高考中屡屡失利,有些实力相当强的运动员却在赛场上发挥异常、饮恨败北等等。细细听来,“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而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之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在学校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在参加大型考试中,也经常会遇到詹森效应,即由于压力过大等原因,学生在考场上一败涂地,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然而缺少鼓励,使得孩子压力过重,导致考试落榜或失利。不少同学平时学习基础扎实,考前准备充分,然而一到大考,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其中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

“贴心提示”

考试中如何避免詹森效应?

第一、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许多考试焦虑、紧张的学生经常对自己或对别人说:

“我在重要考试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

“如果我在重要的考试中失败,我就会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

“如果考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毁了。”

这些话纵然能增强他们考好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想避免詹森效应,在平时就应当注意矫正学生这些不正确的想法,使他们养成以平常之心对待考试的良好习惯,减少紧张情绪,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第二、加强综合训练,提高考试策略。平时小考针对的是部分知识,大考往往着眼于前后知识乃至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加强对各种知识的整合理解和灵活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应对综合问题的策略。此外,还需要对以往大考表现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第三、教师、家长保持平常心。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期望过高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所以他们应当调整过高的期望。我们应当明白,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而不仅仅是“你一定要考上重点”等诸如此类的话。除此之外,家长和教师还应以平常心态去对待正式考试,否则势必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考不好,会对不起家长和老师。

第四、要淡化结果,注重过程。学生在考试时要将精力集中于解题过程,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而且能使心情保持平静与放松。

最后,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调节,而少用否定性词语警戒自己,如“别紧张”、“别慌”、“千万别出错”等,越这样说越紧张。记住,积极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