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14815900000072

第72章 沉默应对,以无声达到说服目的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说服他人时,适当地采用沉默的技巧,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和信赖感,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战国末期,秦昭王因为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而使秦国在当时占了绝对的优势。殊不知,范雎为了谒见昭王,竟等了整整一年。见到昭王后,范雎首先示意昭王摒退左右,却一言不发地站着。昭王于是先开口:“先生有何赐教?”谁知范雎只回了两声“是”,又继续他的“沉默战术”。然后昭王再度询问,范雎仍然点着头回答:“是。”又沉默了。这样一连反复了三次,最后昭王终于忍耐不住,再次急迫地追问:“有何赐教,请先生明示。”直到这时,范雎才正式开始他的谈话,并得到昭王的嘉许,自此深得昭王信任,登上了宰相的宝座。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竞选时也采用了“无言说服”的技巧,并得到了公众的支持。

1960年美国总统的选举,尼克松和肯尼迪是一对竞争激烈的对手。尼克松以其时任副总统之职,在开始时占绝对的优势,但选举的结果,肯尼迪扭转了形势,获得胜利。

1968年,尼克松再次竞选美国总统,他记取上次失败的教训,想要彻底改变形象。他所采用的技巧之一就是无言说服。

这次的选举对尼克松来说,形势远比上次艰难,因为他首先必须打败洛克菲勒等强劲的对手,赢得共和党的提名。所以尼克松在迈阿密的共和党大会中,尽量保持沉默稳重,表现得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说话时,除了强调“法和秩序”以及“尽力达到完美境地”外,绝口不提其他具体的策略,希望能借此完全的无言战略,给人以可信赖感,彻底改变他的“败犬尼克松”的形象。结果,他的战略成功了,他不仅以微弱优势获得共和党提名,而且在总统大选中,大败民主党对手,荣登美国总统宝座。

当然,无言说服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说服技巧,一味的沉默只能说明你无话可说。沉默之后应有“一鸣惊人”的语言,这样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