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鹤何许人也?——一位泉州作家、诗人。
初识轩鹤缘于泉州文友任剑锋先生的推介。
他将轩鹤的《煮酒听潮》转赠给我,我把赏读之后忽然很想见见作家,当时我就在泉州悦华酒店的工地上打工,那里离泉州晚报大厦(林轩鹤供职于泉州晚报社)仅一箭之遥,作为文学发烧友的我决定去拜访他。
第一次去没找到他。过了几天我又去找他,他送给给我两本他的著作,并我签名留念。因为当时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开,他答应我可以上他家里找他。他给我留了地址、电话。
后来我还真的带着习作上他云谷小区的家找他,而且是在晚上。他到楼下去接我。到了他家里,他拿出上好的茶叶泡了茶,还一杯又一杯地为我添茶,我真是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他带上眼镜,很认真地看我的习作,看得那么认真,让我都有些不忍心了,早知道他会这么仔细看,我应该抄写的更工整些……
他很诚恳地和我交流了看法,并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几乎每一句都能戳到要害。
我还向他讨教他是如何从一名文学青年到现在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他娓娓道来,其中有苦涩更有甜蜜,谈起他的“中国系列”诗歌,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的率真、豪爽也一览无遗!
现在想来,当时真的很冒昧,我和他其实并不熟识,他居然带我去他的家里,如果我是心怀鬼胎的不良青年,那真是不敢想象,呵呵。
轩鹤对文学有着不懈的追求,一路走来,有诗在灿烂!他和他的朋友们在遥远的海疆一隅,推动着充满生气的,而且是雄心勃勃的“文学运动”,“使那里原先颇为寂寞的地方,充盈着文学和诗歌的热烈”(谢冕语)。早在1981年(他18岁时),他就创作了相声作品,并发表在泉州市艺术馆主编的刊物上。上世纪80年代末,以崇武为圆心的惠安诗群开始崛起,轩鹤与他的文友们时常在家乡的海边煮酒听潮,谈文论诗,创作出许多好作品,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中国系列”、“教师系列”和“海洋系列”组诗。1988年,他的诗歌《中国砖》获得《诗刊》等单位主办的全国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其后,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文学比赛中获奖。如今,他已著有《沧海为镜》、《风骨》、《煮酒听潮》等3部个人作品集,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近800篇(首),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大系》、《福建省文学创作50年选》、《中国现代诗提纲》、《中国诗历》、《散文诗精选(1993-1997年)》等作品集。
“文学是心灵之窗”,这是轩鹤给我的赠言,更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文如其人!生活中的林轩鹤是那样的真诚和平和,那样的沉静和执著,但他无时不在平静中思索,思绪无时不在激荡。难怪青年作家王杰峰说“林轩鹤,一只飞翔在崇武海边的鹤,一只飞翔在刺桐古城的鹤,静静地感悟着人生”。
2006年11月8日下午于北京
如果没有他这番话,我可能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也许依旧还是个文学青年,依旧漂泊在厦门的建筑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