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14818500000001

第1章 序 心怀天下的大智慧

儒家的智慧更多地包含着一种千古不朽的人文精神,它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追问、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探索追求,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文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源。在中国儒学人文精神的视野中,差异化的生命个体本身就是独特的、复杂的、创造的“生生和合体”。生生是儒学人文精神的血脉。

忧患精神、人本精神、和合精神、笃行精神、乐道精神是儒家精神的精髓,是儒家智慧的体现。这五大精神是人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的思考和回应,是对本体生命尊严、意义的重建,是对价值理想的终极追求。

忧患精神——心怀天下的智慧。儒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于国家、生命和人民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体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全民忧患意识由此得以孕育,走过了宗教的人文化、圣王的分裂和“士”的自我觉醒的历程,在漫漫岁月中铸就而成。

孔子讲“士志于道”,首倡知识分子以维护道德价值理念为己任,肩负起拯救社会无序的宏愿,激发起无数志士忧道忧民的悲情,人格结构得以丰隆。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和承担实践责任,使忧世悯民精神得以提升,而与“仁”相融合。

孟子继承孔子的忧患精神,提出了“忧患”概念,认为人的生命生存、事业兴败、国家存亡都与有否忧患意识相关联。范仲淹发挥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光照后世。

人本精神——明于本体的智慧。什么是人本?中国古代人本思想与西方现代人本思想意思不同,是指以人为根本,肯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在解释一切问题中所体现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的价值,更富于智慧。

和合精神——“自我”与“大我”的智慧。和合是儒学对人的生存、意义、可能世界的思考活动,它是儒学所普遍认同的理念,并纵贯儒学演变的全过程,尽管先秦以后有断裂,但仍有传承。它统摄社会伦理道德、心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感等。

和合精神是儒家的价值理想。它既是宇宙精神,又是道德精神,是天道与人道,即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冲突融合而和合的精神。和合是天地万物存有的根据或原因,是存有的方式,是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是心情宁静安详、心绪平和恬淡、心灵充实愉悦的境界,可以达到人和而天和、人合而天合、人乐而天乐的天人和乐的和合境界。

笃行精神——进取不屈的智慧。它凸显于儒学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是儒学积极投身现实社会、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精神。儒学认为,忧患精神的化解、乐道精神的实现、和合精神的追求、人本精神的弘扬,都有赖于笃行精神的支撑和践行。儒学由于其具有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激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忧患精神,提升了处贫贱而乐于救道的乐感精神,探索了“和实生物”和化解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冲突融合的和合精神,培育了仁者爱人、民贵君轻、水(人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人道(人本)精神。在忧患、和合、人本等精神中,都蕴涵着笃行精神的意蕴。

乐道精神——自信悠然的智慧。儒家并非正人君子板着一副威严的面孔,而是懂得享受生活,且讲究生活的质量。“穷则独善其身”是一个人偷着乐,“达则兼善天下”是天下同乐。乐道精神是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人总有所向往,有所追求,这是精神的特殊需要。无论是创建理论、学说,还是研究高超的技艺,如茶道、花道等等,都是一种乐道精神。只要可以给人以精神宁静、愉悦的享受,都可以接受。在这种健康的享受中,人的气质得到了陶冶,精神获得了提升,情操获得了超拔。

本书通过对儒家思想与精神的集中展现,让您再次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无比鲜活的生命力,同时再次得到它有力而无价的帮助,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

总之,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不是死死揪住儒家原文中某个字大做文章,以显示自己满肚子的之乎者也,而是用儒家的智慧来解决当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