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14818500000026

第26章 精神高于物质——与被金钱腐蚀的人保持距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士人立志于仁义之道,却对粗糙的衣食引以为耻,就无价值和他谈论了。也就是说既然“志于道”,而仍然在乎吃穿,就难免成为假道学了。但是,做到了超越富贵的诱惑,忽略贫穷的折磨,对于“志于道”的人来说是应有之义,不值得自美。

春秋时代,有志于儒家所说的大道不一定就能得到高官厚禄。所以,孔子认为,鄙视穷困生活的人,他们是没有多大的志向,这种人只是斤斤计较于个人生活的吃穿等琐事。因此,根本就不必与他们去谈什么道的问题。

真正的仁人志士安贫乐道,他们对于生活上穿破衣裳、吃差东西的贫苦生活,也会泰然处之,并不会由此而感到低人一等,悲观失望。

富贵功名是人们都想要的东西,但是如何得到,社会有一定的规定。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游戏必须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正确的规则得到了富贵功名,那就心安理得地承当;如果没有按照游戏规则,利用歪门邪道得之,那就不应该接受。

同样,贫穷卑贱是人们不想得到的东西,但摆脱贫贱也有一定的规则,利用这些规则摆脱的就是正道,否则就是歪门邪道,就不符合全社会的公平原则,真正的君子就不会加以摆脱。

一个人如果有志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他批评那种既欲求道又怕吃苦的人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矣!”

既然“志于道”,又谈享受,是矛盾的,所以“志于道”的人就应该有甘守清贫的心理准备。要有一种不讲享受、惟道是谋的精神。孔子曾自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其次是谦逊好学,人人为师。他一生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要向比自己多识的人学习,还要善于向比自己低下的人学习。在他眼里,处处有学问,人人可为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在任何一群人中,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取法的老师,只要留意就可得到教益,即使是不善的言行,也可从反面受到警醒。他成才后,有人向弟子子贡打听孔子的老师,子贡说:“仲尼焉不学,亦何常师之有?”都是“志于道”的表现。孔子知识渊博,技能全面,正是他“志于道”,无所不学,学无常师的结果。他曾学琴于师襄,学少吴氏职官于郯子,学乐于弘苌,相传孔子还向比自己小得多的项橐请教过,流为千古佳话。他还注意从生活中学习,“入太庙,每事问”,有人不理解说:“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进太庙,每事问。”孔子回答说:“这就是知礼呀。”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就是聪明人,知道自己无知又能积极求知的人就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为了“志于道”,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固然可学,而且草野之民、蛮夷之人也同样值得学习。他主张“礼失而求诸野”,又说“天子失官,守在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