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14818500000050

第50章 启发——对待事物不能迷信,而要敢于追问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孔子说:“不发愤思考则不启迪,不郁积难言则不开导,思想停滞,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给他讲解了。”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有的放矢的方法。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尽管“启发式”与“填鸭式”是两种教育方法,但其性质截然不同。实践证明采用启发式教学,“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清颜元语),而采用填鸭式教学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启发式在于开发学生智能,填鸭式在于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

同时,孔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鼓励学生“不耻下问”、“每事问”,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性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

“悱”就是内心有怀疑、不同意。譬如说古人这样讲,就告诉他这值得考虑。孔子所谓“当仁不让于师”,韩昌黎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不是光靠服从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学问会越来越差的。多怀疑就自然会去研究,“发”就是研究。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他可以回来,“复也”就是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能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能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发他愤、悱的求知欲。

举其一,要学生以三回报。不能够举一反三,那就没有办法去启发诱导,进行教育了。所以,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认识课堂上的真理的同时,由此及彼,进行推论和联想、对比、判断,从而得到智慧的升华与把握。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学无常师,一生虚心好学。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也向他的学生学习,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当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又问:“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他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

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他提倡奋发学习,讲求学习方法。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强调学与求的重要性,称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要求弟子“发奋忘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一再赞扬好学的颜回,称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同时又批评白天睡觉的宰予,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

他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学习探求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学到、听到和见到的东西加以分析研究,变成自己的知识,丰富提高自己。他还强调学与行结合。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耻躬之不逮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