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14818500000094

第94章 博学笃志——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但是知识越渊博思想越没有中心。这一点大家要研究一下,特别注意,尤其搞思想的人要注意。

不但是现在社会,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都是一样的,知识渊博的人,思想反而失掉中心。不过也许我这个看法是错的,如果知识渊博,人品又好,修养又有中心,那一定是第一流人物,这种人很难办,什么都沾不上,软硬都不吃,其实,一般的知识分子,并无可怕之处,都是很安分的。

试看历史上,皇帝们,对付文人很简单,都是这个法子,给什么翰林院,什么大学士,等于一个顾问,上了班泡杯茶去吹牛,再赏黄金多少镒,另外赐几个宫女给他,他再也没有精神来惹事了,就完了嘛,很容易安排的。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对某一人不满意,就借题发挥地闹。这些人也真可怜,没有中心思想,而且多半是穷极无聊,处处不满意。这就是博学不一定有用,博学要笃志,有一个中心,意志坚定,建立人品,那么知识渊博,有如一颗好的种子,意志的坚定是肥料,培养出花和果来。内在没有一个中心,知识越渊博,思想越危险,觉得样样都有道理,容易动摇,应该是真理只有一个,要把它找出来,所以要笃志。

“切问而近思”,切问就是经验,多听多问。但要注意,中年人都体会得到,人生经验多了,结果容易走上两条路:灰心或怨恨,觉得自己几十年都上当,社会上没有真理,切问包括了经验,所以有了经验还要近思,要真正有思想学问,去体会人生经验就好了。近思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思想要有中心,一个是不要想得太虚玄太高远,要切近的其实的思想,人生到底没有什么太高远,不必向外找,朱熹写过一本书叫《近思录》,就是取这句话的意义。子夏教育学生,如果能做这两句话,那么孔子所标榜的“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君子从事大事业,难免会有小事情上出差错,所以子夏主张大德不放松,小节可以宽恕。的确,人跟人不一样,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先天的遗传。有的君子,既能够大事不糊涂,也能够小事很谨慎;但往往更多的是顾了大事,身边的小事却难以顾及,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谁都有可能出现小节上的失误。而且很多大人物,就是因为小节上的问题,而影响了德行和前途。子夏的话,是从别人的眼光来看的,但从君子本人,还是要时刻谨慎,马虎不得。

学生学习应该先从最基本的人生道理学起,小事情上不能马虎,然后才能去从事大的事业。小的事情都不能够做好,如何去管理天下呢?这是打好学生的基本功,为的是将来。千万不要因为子夏说过上面的话,而忽视小节,以后就连干大事的机会都没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