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说说太康之治那些事儿
14819800000029

第29章 降服四海

泰始中年,晋武帝司马炎涛兴伐吴之役,下诏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遂举荐马隆才堪良将,晋武帝擢马隆为司马督。

马隆之“才堪良将”,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受命于危难的平定树机能这一最大边患的战役中。他知兵在精不在多,选3500名壮士出击拥兵数万且据险而守以逸待劳的敌军。这3500名精选之士果然以一当十,“弓矢所及,应弦而倒”,他精通战术,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处置。道狭窄,他做扁箱车以载兵;地平旷,就联车为营。四面排设鹿角;遇伏兵,他车载木屋避矢石;总是避敌锋芒,攻其不备,又以磁石乱敌队。这样,尽管敌军“或乘险以遏”,“或设伏以截”,均难以奏效。而且马隆采取的运动战,在转战千里之中,对敌军进行各个击破,使敌军的数量优势不再存在。

晋武帝太康初年,他以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军与南虏成奚交战,他命军士皆负农具,装作耕田农民,待敌军懈怠后进兵破之。以后,在他任政期间,胡虏不改再为寇。

晋武帝力排众议,起用马隆,充分显示了他知人善用的一面。这在史籍中已留作典型事例。

以后,在晋武帝执政期间,虽还有些外患,但基本已不成气候,无大威胁。据《晋书·武帝纪》记载,还有以下几次: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七月,轲成泥寇西平、浩奁,杀督将以下300余人。

太康二年冬十月,鲜卑人慕容魔寇昌黎。

十一月,鲜卑寇辽西,平州刺史鲜于婴讨破之。

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将军严询败鲜卑慕容魔于昌黎,杀伤数万人。

太康七年五月,鲜卑慕容廆寇辽东。

对边境或内部的其他民族进行武为征服和威慑,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这些民族同时进行安抚,使其归附于晋王朝,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而且,从产生的结果来看,武力征服和威慑只是手段,使其归附,才是目的。

《晋书·四夷传》写道:“武帝受终衰魏,廓境全吴,威略既申,招携斯广,迷乱华之议,矜来远之名,抚旧怀新,岁时无怠”。可见晋武帝自登基以来,对四方其他民族,主要是采取怀柔、招抚政策的。再加上政令统一,经济发展,民生安定,原先因战乱流亡其他民族栖息地的中原人纷纷思归,由此也带动了其他民族的内依晋朝。所以在晋武帝时代,形成了一个其他民族内迁或归依的潮流;在武帝执政期间,几乎年年都有大批的四方民族内迁或归依。这时的晋王朝广开容纳之怀,从而使国内人口得到很大发展。

晋武帝称帝之后,匈奴大水塞泥黑难等即举领2万余部落归依,散居在平阳、西河、太原等6郡。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二月,在并州诸军事胡奋大破犯塞胡人的同时,东夷则有8国人举国归依。

七月,在戊己校尉己循大败犯境鲜卑阿罗多等部的同时,东夷有17国内依于晋。

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先后有“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恋、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帅种人部落内附。”

咸宁四年,又有东夷的9国之众内迁中原地区。

咸宁五年三月和十月,匈奴都督拔弈虚、余渠都督独雍等,先后各带领部落归依。

太康二年(从元281年)六月,再有东夷5国内附。

太康三年九月,东夷有29国归依晋王朝,并贡献其地方宝物。

太康四年六月,牂柯獠2千余部落内附。

太康五年匈奴胡太阿厚率部落29300人来降,晋武帝茌塞内西河划地接纳居住。

太康六年四月,参离4000余部落内归。

太康七年八月,东夷11国内附。是年,还有匈奴胡都大博及萎莎胡(匈奴19种之一,按范文澜先生注)等各率部落共10万余人内附,居雍州。

太康八年八月,东夷两国内附。是年亦有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再率种落11500人前来归附。

太康九年九月,“东夷七圈诣校尉内附。”

太康十年五月,屡犯晋境的鲜卑人慕容魔来降。这一年,还有奚柯种族的男女10万人内附于晋。

慕容魔的曾祖父在魏国初期率领他的各个鲜卑部落人居辽西,曾从司马懿讨伐公孙渊而立功,被拜为率义王,始建其国于棘城之北。慕容廆的父亲慕容涉归后为鲜卑单于,迁邑于辽东北面。慕容廆自幼身材伟岸且容貌娴丽,胸有大志,受当时安北将军张华的器重,张华还将服簪帻巾等相赠,与其结殷勤而别。而该时的慕容鲜卑,亦是臣服于晋王朝的。由于宇文鲜卑与慕容魔的父亲有隙,慕容廆继父位后要平父怨,曾上表晋武帝要讨伐宇文鲜卑,晋武帝没有准许,慕容发怒,遂入寇辽西,杀人很多。晋武帝派军击败慕容廆。自此慕容廆再掠昌黎,每年不断,并夺扶余国而占之。晋武帝再调兵遣将击败慕容魔,重立扶余之国。慕容魔到底是个识时务的俊杰,遂与其众谋商说:我自先公以后世代事奉中国,况且华裔所依事理不同,我们本来就与他们强弱有别,我们怎能与晋抗争呢?为什么不与晋媾和以不再祸害我们的百姓呢?于是慕容魔派来使节,请求投降。

晋武帝不仅不念旧恶,反而嘉许慕容魔,拜他为鲜卑都督。

可是晋武帝的属下就不如晋武帝做得潇洒。东夷校尉何龛曾、败慕容魔兵。慕容魔请降后谒见何龛,以士大夫的礼节巾衣到门。何龛以胜利者的模样,严兵以见之。慕容廆随即改服戎装入见。人问其故,他回答说:主人不以礼待客,客为什么还讲求礼节?何龛听说以后,深觉惭愧,对慕容廆更加敬佩。

太康十年(公元元289年),晋武帝使慕容廆率其鲜卑人迁居于徒河的青山。

以恩威并用的政策使四方其他民族大量归附或内迁,是晋武帝时代人口发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晋武帝也十分重视国家内部咱身,人口的发展。如泰始九年(公元273年)冬十月辛巳,他命人定制,规定民间女子年至17岁而父母不让出嫁的,由政府代选配偶。

晋武帝还发官奴婢屯田,奴婢配为夫妇,每100人成立一屯。官奴婢是罪人,其中许多人是司马氏政敌的子女。他们被允许成家繁衍,可见晋武帝对人口增长的重视。

晋武帝在位时曾对王公官员的占围进行了限制,公侯所占的京师近郊田是依爵位高低而递减的。对下级官员来说,限制作用更为明显。与限田制一起颁行的有荫细客和荫衣食客制。荫佃客制对各个品位的官员私蓄农户的数量进行了依次递减的规定,荫衣食客制则对官府内的门人,仆役的数量作了不同规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黑人黑户”的存在,使国家对人口数量的把握有了更大的明晰度和准确性。

晋统一全国之前,魏、蜀、吴共有户146万多,人口767万多。在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吴后,晋已有户240多万户,人口1600多万人,比三国时期,户增100万,人口增一倍以上。到了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国家已经有户370万,几乎增加了二分之一以上。人口的大量增加,是“太康之治”的标志之一,也是太康年间晋王朝经济繁荣的动因之一。晋武帝在其执政期间,为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和睦相处以及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为当时的人口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