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地球年龄知多少
14822900000020

第20章 哈雷彗星轨道周期

彗星是一种形状奇异的天体,像一把大扫帚,缓缓地掠过黑暗的夜空。

它的轨道与行星不同,是极扁的椭圆,有些甚至是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轨道为椭圆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阳身边,称为周期彗星;轨道为抛物线或双曲线的彗星,终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而一旦离去,就会永不复返,称为非周期彗星。天文学家通过多次观测的资料,可以推算出彗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哈雷彗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颗周期彗星。早在公元前613年,中国古代史书中就曾记载这颗彗星的出没。1682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观测和计算这颗彗星的位置时,发现它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彗星有相似的轨道。他判断这三次出现的其实是同一颗彗星,并推算出它的轨道周期为76年,预言它将在1758年底再次出现。这颗彗星果然如时被观测到了。此后,人们称这颗彗星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3月,前苏联、美国、欧洲和日本先后发射了专门的飞船或利用卫星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彗星探测活动。

前苏联先后发射了“维加”1号和2号彗星探测飞船,飞到距哈雷彗星8000多千米处,首次拍摄到哈雷彗星彗核的清晰照片,发现彗核是由冰雪和尘埃粒子构成的,形状如同带壳的花生;此外,还首次发现哈雷彗星彗核中有二氧化碳,并找到了简单的有机分子,测得彗核表面温度大约是50℃。

欧洲航天局“乔托号”飞船飞到与哈雷彗星相距500km的地方,拍摄到哈雷彗星彗核的近距离彩色照片,显示哈雷彗星有一个明亮的白色内核,长约15km,宽约8km,外形凹凸不平,犹如一个被扭曲的“烧焦的马铃薯”,表面覆盖着一层黑色不均匀的尘埃,反照率很低,暗黑如煤。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约0.1g/cm3,说明它蓬松多孔。彗核周围被尘埃和离子层所环绕,有两条正在喷射气体和尘埃的喷气流。

日本“先驱号”探测飞船从距哈雷彗星700km的地方掠过,发现彗核周围发出很强的射电波,这种射电波是太阳风和彗发的离子碰撞所形成的冲击波。另一艘日本“彗星号”飞船从距哈雷彗星1.2亿km外拍摄到彗星的氢冕照片,观测到彗发周围直径达1000万km以上的氢冕,彗发中的氢原子因散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发亮;同时,还探测到彗发的气体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而变化,并沿太阳风运动的磁力线流去,形成离子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