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习惯错在哪里?
14824600000004

第4章 工作不良习惯是阻碍成功的玻璃墙(3)

这样一来,不但你的心中会时时充满对工作的热爱,你也一定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逐渐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当你的能力逐渐超过现在职位需要的时候,你就可以充满自信地向更高的职位前进了。一个成功的人总是满怀感激地生活、工作,同时在内心明确地保持着自己的理想。与其天天做白日梦或者失意地愤而退出,不如集中精力并且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让你的梦想变成现实。到那时,周围的人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你将会充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如果你不想一事无成,那就赶快克服好高骛远的习惯,要知道无数的小事将铸成大事,一天一天的成就会砌成你梦想的大厦,只要你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毫不松懈地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你的梦想会变成美好的现实。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随便说话的害处是非常多的。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有的人做一些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想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找麻烦。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事;他的阴谋诡计,你若参与其中,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不然的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达不到,而遭冷遇、受申斥也是意料中的事。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别人在说话时机、场合上的失误,拿他人当枪使,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

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个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哪怕感情不错,也不要随便把你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与公司的事有关,如果你无意之中说给了同事,很快,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它会成为公司上下人尽皆知的故事。这样,对你极为不利,至少会让同事多多少少对你产生一点“疑问”,而对你的形象造成伤害。

还有,你的秘密,一旦告诉的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他虽然不可能在公司进行传播,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一般说来,个人的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体面、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污点的事情。这个把柄若让人抓住,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地削弱。

小窦是某唱片公司的业务员,他因工作认真、勤于思考,业绩良好,被公司确定为中层后备干部候选人。只因他无意间透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而被竞争对手击败,最终没被重用。

小窦和同事李为私交甚好,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一个周末,他备了一些酒菜约了李为在宿舍里共饮。俩人酒越喝越多,话越说越多。酒已微醉的小窦向李为说了一件他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过的事。

“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有一段时间没事干,心情特别不好。有一次和几个哥们喝了些酒,回家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摩托车,一见四周无人,一个朋友撬开锁,由我把车给开走了。后来,那朋友盗窃时被逮住,送到了派出所,供出了我。结果我也被判了刑。刑满后我四处找工作,处处没人要。没办法,经朋友介绍我才来到厦门。不管咋说,现在咱得珍惜,得给公司好好干。”

小窦来公司3年后,公司根据他的表现和业绩,把他和李为确定为业务部副经理候选人。总经理找他谈话时,他表示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的厚望。

谁知道,没过两天,公司人事部突然宣布李为为业务部副经理,小窦调出业务部另行安排工作。

事后,小窦才从人事部了解到,是李为从中捣的鬼。原来,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李为便找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谈了小窦曾被判刑坐牢的事。不难想象,一个曾经犯过法的人,老板怎么会重用呢?尽管你现在表现得不错,可历史上的那个污点是怎么也不会擦洗干净的。

知道真相后,小窦又气又恨又无奈,只得接受调遣,去了别的不怎么重要的部门上班。

既然秘密是自己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同事讲。你不讲,保住属于自己的隐私,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你讲给了别人,情况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会以此为把柄攻击你,使你有口难言。

所以说,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才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而且也不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扔掉太计较利益的工作习惯

有一位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在一家航空货运公司里做报关、跟单等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攻”下了极为难通过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几年下来,他已经对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非常熟悉,并且在海关与几家大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工作上一帆风顺。但渐渐地,那些琐碎的具体工作已经无法让他产生更大的满足感,而且自从有了那个金字证书之后,公司那微薄的薪水早已让他产生了“叛逃之心”。并且有同事告诉他,在他们这个行业中,像他这样拥有报关员资格和良好业内关系的“熟手”,绝对应该是业内的抢手人才。于是他就匆匆地通过一家猎头公司,跳到了另外一家高薪聘用他的企业,但在那里的工作却很不顺利。后来有人告诉他:他原来的那家航空公司在他离任辞去之时,正在对他进行考察,准备给他加薪水提职。此时的他只能追悔莫及……

一个人如果只盯着金钱,那么他很容易就会掉进金钱的陷阱里。我们都要小心控制自己痴迷于金钱的欲望,每个人都要提醒自己,钱只是供你维持合理生活水准的工具而已,金钱绝不是人生的唯一。前面例子中的人只看到一时的利益,却忽略了人生的长远发展,他拿到了高薪,却失去了美好的前途。生活中,一些人把金钱看得过重,习惯于把薪水高低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除了薪水之外,他们丝毫不在意对工作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自己。结果他们在一个个高薪的诱惑下跳来跳去,无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从现在开始,你必须明白薪水不是你的唯一,未来比薪水更重要。

有这样一个故事:茹长得并不漂亮,是一家建筑公司计算机打字员。她工作的地方与老板的办公室之间隔着一块大玻璃,但她也很少向那边多看一眼,总是低头忙于打不完的材料,因为她明白,工作的认真刻苦、不斤斤计较是她唯一可以和别人一争长短的资本。就算在下班后,她也总是抽时间多看点书,充实自己的知识。一年后,公司的资金出现危机,无奈之下,只好减薪。职员们纷纷跳槽,逃离公司,老板坐在办公室里深深感觉到人情冷漠。然而茹却没有离去的迹象,每天早上依然早早地来到公司,仍然打字、接电话,为老板整理文件。

一天,茹走进老板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问老板:“您认为您的公司已经垮了吗?”老板很惊讶地说:“没有!”她说:“既然没有,您就不应该这样消沉,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好,可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虽然您的3000万元砸在了工程上,成了一笔死钱,可是公司没有死呀!我们不是还有一个公寓项目吗?这个项目就可以成为公司重整旗鼓的开始。”老板沉思良久。隔了几天,茹被派出搞那个项目,两个月后,那片位置不算好的公寓全部先期售出,她拿到4000万元的支票。2年后,她成了公司的副总,帮着老板做成了好几个大项目,又忙里偷闲,炒了大半年股票,为公司净赚了800万元。

后来企业改为股份制公司,老板当了董事长,茹则成了新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

当你汲汲于眼前利益时,你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如果茹当时也因为薪水低而离开公司的话,那她还会有后来的成就吗?

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分得太清楚,工作中表现出例行公事的样子,认为一份报酬一份付出,因为他们认为:公司又不是我的,我干吗那么劳神费力呢?

他们有的人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出售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公司发给自己薪水,解决生存问题,实行等价交换,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甚至有的人认为目前的工资太过微薄,竟故意逃避工作,或者是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心底里希望以此来报复他们的老板。可是他们可曾静下心来想过:因为过分计较薪水的高低,把自身与薪水等价交换,他们已经把比工资更重要的东西都放弃了。由于对薪水的不满,他们固然可以不断地跳槽或是在工作中敷衍了事,但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因为对短期利益的过分关注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技能、获得经验、发展专长的机会,将本属于自己的成功机会拱手让人,把自己的希望和前途断送掉,终其一生只能做一个平庸的人。

愚蠢的人赚今天的钱,而聪明的人赚明天的钱,如果你有计较眼前利益的习惯,那就要赶快克服,否则就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人生犹如一盘棋,要赢得这盘棋,就必须走一步看三步,看得越远得胜的把握就越大。

顺境、逆境都要积极主动

一个小姐拿着一份招聘报,向她的新朋友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她的第一任老板是个严厉的中年人,那时她刚毕业,对公司的业务一点也不熟悉,老板却塞给她一大堆工作,拼命地找她碴,看她不顺眼,千方百计想在试用期满之前让她走人。第二任老板是“海龟”(海归),作风开明,有亲和力,她在那里工作很顺利,可慢慢地不知为什么,这个老板也开始变得爱找碴,最后竟为了一个小小的失误,炒了她鱿鱼!第三任老板……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目睹她近几年频频被裁的经历,就可以看出原因在于她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做第一份工作时,她没有经验,工作做得漏洞百出,但真正让老板生气的不是她的失误,而是她的工作态度:交代一样做一样,从不主动去学习,能躲过去的就不做,遇到困难就放弃……做第二份工作时,老板最初很看好她,因为交给她的任务完成得都不错。可一段时间后,她开始盲目满足,工作对她来说成了“混”饭吃的工具,她根本就不想再付出努力,老板一气之下“开”了她。以后的经历也大致如此,她就这样带着消极的工作习惯,一份一份地换工作,如此下去她就很难取得什么成就了。

这个女孩认为自己倒霉,但却没有找到令她“倒霉”的真正原因,没有老板会喜欢工作消极被动的员工,她真正该做的是克服坏习惯,立志进取。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就会变得不思进取,目光狭窄,最后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所以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的环境,都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劲头。

有两个师范院校毕业的朋友,一个被分配到某所山村小学当老师,另一个却幸运地分到了城市小学任教。被分配到山村小学的,常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山村里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单调,吃的用的差,同事水平低,他的雄心壮志被磨得一点都不剩。他开始把课余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上课之前懒得备课,整天琢磨着怎么能调进城。一次教育局局长突然来听课,没有任何准备的他,就这样被开除了。他难过地想:“如果当初我分在城里,那我一定会努力的,说不定现在已经是教学骨干了!”奇怪的是被分到城里的也下岗了。因为自从到了城里后,他与领导、同事相处得不错,工作轻松、工资优渥,他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挺不错。他不再钻研教学方法,不再认真备课,很多孩子都把他叫做“催眠大师”。一段时间后,学校引进竞争机制,被淘汰了。他想:如果当初我被分到农村,那就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进城,而现在我却变成了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看出这两人的问题了吗?是他们自己把消极被动的种子种在了心中,环境如何并不能成为他们消极被动的借口。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的习惯,那么处于顺境便盲目满足、放弃努力,遇到成功便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处于逆境便轻易退缩、灰头土脸,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怨天尤人。这都是消极的种子最容易破土发芽的环境,简直是“风调雨顺”!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具体环境,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人就很容易不思进取、目光狭窄,慢慢地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忘记了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人生信条与职业规划,最终将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而最可怕的是生活态度的消极。工作上的消极、失败与无望,必然会对人的其他方面产生非常可怕的负面影响。想想看,一个人,消极地面对世界,满眼的灰色,为周围的朋友、同事所不屑,该是多么的可悲!

一个环境,怎样是好?怎样是坏?标准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环境。环境对人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而最关键的还是人自身,顺境或逆境都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

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会使你慢慢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忘记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职业规划,最终一事无成。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分析和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平常心面对顺利与挫折,兢兢业业地处理手中的工作,就不会养成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

顺序合理地组织工作

纽约市中央火车站的咨询处大概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地方之一了。每天,那里总是人潮拥挤,匆匆忙忙的旅客都争着询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都希望能够立即获得答案。对于问询处的服务人员来说,工作的紧张与压力可想而知。疲于应对是他们的共同感受。可3号柜台后面的服务员却是个例外,他看起来并不紧张,这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这位服务人员戴着眼镜,样子文弱,却要面对大量秩序混乱和缺乏耐心的旅客,让人很难想象在如此巨大的压力面前他还能镇定自若。

在他面前的旅客是一个衣着鲜艳的妇女,头上戴着一条头巾,已被汗水湿透,她的脸上充满了焦虑与不安。询问处的先生倾斜着半身,以便能倾听她的声音。“是的,你要问什么?”他把头抬高,集中精神,透过厚镜片看着这位妇人,“你要去哪里?”

这时,有位穿着入时,一手提着皮箱,头上戴着昂贵帽子的男子,试图插话进来。但是,这位服务人员却旁若无人,只是继续和这位妇人说话:“你要去哪里?”“三藩市。”“三藩市是吗?”他根本没有看行车时刻表,就说,“那班车将在10分钟之内,在第11号月台出车。你不用跑,时间还多得很。”“你说是11号月台吗?”“是的,太太。”“11号?”“是的,11号。”